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动设计 | 失恋,不失“望”——高中生应对“失恋”团体辅导

活动理念

本课聚焦失恋后个体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变化,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失恋可能导致的心理困境并尝试理解这些变化背后复杂的心理动力,同时也能看到失恋对促进个体人格发展的积极意义。

本节课努力在课堂中营造一个包容开放的心理空间,在师生、生生的人际互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并敞开讨论关于爱情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也示范一种对于与爱情相伴的各种体验更加包容接纳的态度。

课程设计特别受到叙事疗法中“由薄到厚”技术的启发,努力让团体通过更加完整、丰富的体验,叙说“失恋”的故事,把“薄”的故事讲到足够“厚”,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切地理解“失恋”和失恋后的心理修复过程,并尝试找到更健康和有弹性的方式去面对失恋后的各种困境。

活动背景

“爱情”可能是每个人都要去体验的最美好又复杂的情感,也是很重要的人生功课。青春期浪漫关系对于个体亲密关系的建立和自我同一性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我在日常沟通和个别心理辅导中也了解到,高中生因为青春期浪漫关系问题受到困扰的情况非常普遍。

与暗恋及恋爱之中的各种苦恼相比,“失恋”相对来说是让学生感受更为痛苦的一种情况。它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分离”的悲伤,以及因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降低产生的自卑与挫败。

很多学生会本能地以一些不够积极的方式去回避这些复杂又痛苦的体验,比如迅速开启新的浪漫关系以证明自己或者转移注意力;诋毁攻击另一方以维护自尊等。强烈的痛苦感也常常带来社会功能受损的情况,例如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甚至会出现因为失恋的痛苦与其他压力叠加而导致危机情况。

如果能让爱情教育走在“爱情”前,让关于失恋的讨论走在“失恋”前,当学生们面对爱情的种种困境与烦恼,也许就能更加深切饱满地理解自己的生命处境,也有可能激发积极应对的能力。

活动目标

1. 充分地感受和体验失恋后个体的生命处境;

2. 以一种更全面完整的视角看待失恋,丰富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

3. 探寻在失恋困境中的自我关怀策略。

活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学生分组,每小组约6 人;

准备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视频剪辑片段。

活动过程

一、热身阶段

播放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视频剪辑片段,呈现个体在失恋后不同心理修复阶段的表现。

引出主题,同时引发思考:视频虽以夸张戏谑的方式呈现女主人公失恋后的状况,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深切的悲伤和心痛。

那么我们的主题为什么叫“ 失恋,不失'望’”?当我们给“望”加上引号的时候,我们赋予这个“望”哪些特别的含义?希望我们能在这节课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二、转换阶段

(一)呈现绘本故事《好好照顾我的花》第一部分

故事梗概:

巨人莫亚的管家退休后, 为他找来一个瘦小的、像紫罗兰一样的女孩罗兰做新的管家。慢慢地,故事的很多画面隐喻着莫亚和罗兰之间发展起来一种新的亲密又浪漫的关系。但是在这个关系中也有很多失衡的地方,比如莫亚总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而罗兰则依赖顺从、可有可无。

有一天,莫亚突然离开家,没有说去哪里,也没有说何时回来。对于把莫亚当作全世界的罗兰来说,关系的突然停止让她感到空虚、落寞和悲伤,“等待让时间的脚步陷入深深的雪地中,前进得费力又缓慢。”

后来,罗兰逐渐把注意力从莫亚身上转移到自己的内心和生活, 开始阅读莫亚留下的书。在精神世界不断富足的过程中, 罗兰悄悄“ 变高”了,她不再是那个小不点,可以一伸手就够得到书架顶层的书,也可以站在窗前看到更大更远的世界。这个“变高”寓意着罗兰打开了更大的心灵空间,自然也可以做更自由和负责任的选择。她决定离开。

师:故事还会继续,但我们在这里稍微停一下,看看巨人莫亚的离开让罗兰发生了哪些变化。无论是内心体验还是外在生活,有哪些变化让你印象深刻?我们试试用关键词接龙的方式,把这些变化整理在黑板上。

生:空虚、无聊、难过、迷茫、孤独、失落、独立、成长、自由、力量……

(二)呈现绘本故事《好好照顾我的花》第二部分

故事梗概:

大雨中莫亚回到家,空空的屋子让莫亚感到孤独、悲伤甚至暴躁。紧接着,莫亚“变小”了,这个“小”在现实生活中是指身高变低,但在心理层面也许意味着自卑,也许意味着“ 糟糕的人际互动”,也许意味着“做什么事都变得很难”。有趣的是,绘本中无论“费力打开门的莫亚”和“用心照顾罗兰留下的花的莫亚”,影子都是罗兰的样子。那个影子,也许是莫亚心里的不舍,也许是莫亚的内疚与反思……

后来,莫亚经由照顾罗兰留下的花以及在新开辟的花园中劳作让生活逐渐恢复生机。

师:罗兰的离开又带给莫亚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依然用关键词接龙的方式,把那些印象深刻的变化整理在黑板上。

生:悲伤、愤怒、自卑、反思、共情、珍惜、博爱、成长……

部分师生对话摘录如下。

生1:悲伤。

师:你如何感知到莫亚的悲伤呢?

生1:通过绘本中那句“外面的雨刚停,他心里的雨才要下”。

生2:愤怒。

师:你觉得莫亚因为什么愤怒呢?

生2:因为罗兰的不告而别吧,也可能生自己的气,没有好好珍惜。

生3:莫亚也成长了。

师:你是透过哪些细节看到他的成长的?

生3: 他能够体验罗兰曾经的感受,学会共情和珍惜,也能慢慢从痛苦中走出来。

三、工作阶段

(一)体验与发现:失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请学生在黑板上呈现出的“变化关键词”中停留一会儿,去深切感受和理解失恋可能会给一个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小组讨论:关于爱情的新的感受与思考

以小组讨论形式,交流、分享自己此刻关于爱情的新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如何基于这些新的感受和理解去安慰一个失恋的人,这个“人”可能是自己的同学、朋友,也可能是此刻和未来的自己。

生1:如果我的朋友经历了失恋,我可能无法安慰他,因为失去了宝贵的东西,自然要经历一个让自己慢慢走出来的过程,但我会陪着他。

师:是的,失去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段关系,自然会体验到悲伤难过,我们可能的确需要一些时间去完成那个告别,而不是一味地压抑回避。

生2: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也要好好说再见。爱情很美好,但我们的生活不止爱情。

师:是的,在失去爱情后,好好生活会帮助我们建立新的内心秩序。

生3:失恋可能很痛苦,但也会让一个人有所成长,让他学会怎样更好地去爱。

(三)教师小结:失恋后的心理修复

心理学研究显示,在经历了失恋后,个体完成心理修复可能需要经历分离、个体化和重新联接三个阶段。

在分离的阶段,个体更有可能感受到强烈的因“丧失”而产生的痛苦、悲伤、孤独和失望。这是个体失去生命中很宝贵的东西后普遍的感受,也正是经由这些感受,我们才能慢慢完成与丧失的部分的告别。所以在这个阶段个体能做的是,多一些对自己的理解与接纳。

接下来,个体会慢慢接受分离的现实,并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内心和生活中。试着反思、整理自己,也试着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重建生活和心理秩序。

当个体化阶段顺利完成,经历了失恋的个体就能以更独立完整的人格状态重新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四、总结与提升

(一)呈现《好好照顾我的花》故事结局

故事梗概:

罗兰重新回到莫亚身边,但这一次,他们谁也不再是谁的全世界,而是比肩而立看着更远更大的世界。

(二)教师总结

失恋了,是真的会悲伤、难过和失望的。可是,如果我们在那样的痛苦中,没有失去对自己生命深情的凝望,也没有丢掉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那么当幸福再次降临的那一刻,我们的心就依然能够饱满地去感受。

如此,失恋,也可以不失“望”。

(三)课后思考

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可以帮助我们,即便在失恋中, 也不失“望”。请同学们思考整理后,记录在工作单后半部分。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课程目标重在让学生“全然”“饱满”“充分”地体验、讨论失恋可能会给个体带来的影响,从而允许并接纳失恋可能产生的痛苦体验,同时也对爱情有更多新的理解和思考,并经由这些感受和思考发展出更健康的自我关怀策略。

但是,具体要体验哪些感受,产生哪些新的理解和思考,教师更多地把答案交给了课堂,或者说更依赖课堂的生成。实际授课中,有些班级生成了对莫亚“变小”的热烈讨论,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失恋后的自尊与自我效能感降低、社会功能受损等心理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在课堂生成不足的班级,这些宝贵的资源就可能被遗憾地错过。

个人反思后,我觉得“生成薄弱”一定程度上与“预设不足”和“预热不足”有关。如果能更精心地设计提问,更有效地催化团体动力,课堂就会有更宝贵的“生成”发生。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2]吴熙娟. 熙娟叙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本文刊载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年第26期。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省兰州华侨教育集团华美实验学校

终审 | 何妍
审校 | 于洪 张国宪
编辑 | 张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高情绪智力的几种策略
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绘本故事【好好照顾我的花】
从TA观点来看《好好照顾我的花》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辅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