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莉:我常常在他们身上看到力量 | 国庆特辑

“我常常在团队身上看到力量,又会把这种力量转化成理解和信任返还给团队,这是我与团队的能量互动方式。于是,团队就是我的底气。”

我叫黄莉,以前是宁夏银川兴庆区回民二小教育集团的校长,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后,我被任命为集团校的党委书记。回民二小在宁夏近十年异军突起,从一个九百多人的县级校变成了内含六个校区一万三千多学生的集团校。2022年秋季开学前,又有房地产商给政府捐资助学两千万,要求把他们旁边的一所乡村学校交给我们管理。我跟着学校的声誉在银川也小有名气。只不过许多人初次见面,都会很仔细地审视我一下,主要是这么大的集团掌门人和这么单薄的女子形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

这种反差在熟识的人眼里更甚。当年师范的老同学看到我在台上讲话,都十分惊讶,这个侃侃而谈的和那个整学期人前说话不超过十句的人是同一个人吗?这个被称为教育变革孤勇者的和那个被老师称为“林妹妹”的是同一个人吗?这个排除万难都要达成目标的和自诩闲云野鹤的是同一个人吗?这个投入工作就精益求精的和原来永远漫不经心的是同一个人吗?

因为这种反差,回二的管理策略也成了一个谜。经常有资深校长同情地问,“这么多学校怎么管得过来,光想想安全问题,能睡得着觉吗”。事实上我不但睡得着,还做了许多别人做不到的事,因为我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团队一群人一起在顶,我不过是身处其中,而且我的力量也是他们给的。

很多年的行政领导经历让我越来越趋于理性。当我们带领这样一支团队往前走时,我们更容易从管理学角度去考量领导力,看问题也喜欢关注宏大叙述,看大方向。但回望个人的成长之路就会发现,人生最真实的改变,恰恰来自由细微的天性所决定的,一个个贯穿日常打动人心活泼泼的小事件。

以爱做底的力量

救赎是精神的洗礼,剥茧抽丝远没有现在说起来这么轻松。

记得初为人师,接的是频繁换老师的一个问题班级,看着肆无忌惮的孩子,掌控欲占了主导,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设计各种活动把一团散沙的孩子往一起团,为了和他们有共同语言,我努力把自己放得很低。为了让孩子们按要求行事,定出规则我就先做表率,要求他们做到的我先做到。

我用语文课给他们朗读我感兴趣的书,让他们明理共情,利用课间给他们听我喜欢的音乐,让他们柔软安静,把每一次活动都看作是激起他们兴趣的契机,为他们担心为他们雀跃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我在孩子心中慢慢有了分量,我的话就变成了“圣旨”。

一个学期后,整个班孩子们的精神气质大变,男孩子彬彬有礼,女孩子张弛有度,印象最深的是早餐分肉汤时(那时候学校有营养早餐)孩子们发现桶底有个肉骨头,于是一群孩子簇拥着、端着勺子、穿过长长的走廊把这块肉骨头送到办公室我的碗里,那一刻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意识到,原来以爱做底的教育有着这样大的力量。“爱出者爱返”,哪里是我教育了他们,分明是他们给我这个初为人师的年轻教师上了一堂“眼里有人,心里有爱”的课。

这种爱的能量返还,确定了懵懂中我的教育生涯最初的行为认知:真诚能赢得学生的爱,爱能够化解一切成长问题。最初的职业体验获得的自我认知,后来就成了我工作的信念。果然,不到几年我就被学校推选做了主管教学的领导,这种认知也愈发强化。



真诚待人的力量

后来做了主管教学的领导,有更多机会深入到教师们的课堂,也才逐渐明白,真正的教育其实是在这一间教室里发生,课堂的质量直接决定教育的质量。作为主管教学的领导,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教师们的行为发生变化,受益的将会是更多的孩子。

意识到工作的意义所在,不由自主的使命上身,觉得手中的每一件工作都有了不一样的意味。

我年轻,又没多少资历,在一个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体系里,经验是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的,想让大家认同一个年轻领导并影响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我就本着真诚,安排工作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博采众家之长帮助大家解决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你会发现,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学术愿景,更容易凝聚大家一起为之努力。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轻的,其实没人会拒绝来自专业的成长。

上学时大量的阅读发挥了作用,同理心和洞悉力让自己对人性对良善有清晰的把握,成功地在一个复杂的中年教师群体中用专业去树旗帜。不知不觉中,曾经死气沉沉的课堂因为教师的改变而有了生机,曾经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为专业变得和谐。

看着教师们的改变,我的内心有了更笃定的力量。作为教育管理者,完全可以真诚地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教师一同去做教育人应该做的事。所谓领导,就是以真诚的心去唤醒教师内在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引领他们进入自我成长。

我承认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弱女子,气血弱,体能弱,竞争力自然弱。这就是我的老师和同学都认定我是不可能当领导的那一类人。但是,因这份以爱做底的工作赋予了柔弱另一种力量,没那么硬,韧性就足。

当了学校领导之后,我发现,一群人跟着你走靠的不是力气,不是权力,而是因为目标坚定内心真诚形成一种凝聚力,这种力量可以让团队产生更大的能量,一种不可战胜的信念。



躬身造梦的力量

一路以爱做底,一路真诚待人,我便被事业推着走到了校长的岗位上。接受回二这所新建校校长任命时,面前是空空的校舍,家徒四壁,搬迁带来的师生流失已成现实,但这并不影响我心中的梦想。

一个钢筋水泥混凝土构造的校园已然是我心中的伊甸园,对于校长来说还有什么比亲手建设一所学校更有吸引力的。没有绿化没关系,我们亲自来,田间地头、树苗一颗一颗挑,草坪一块一块看,设计图一笔一笔画。在我心中,绿化哪里是工程队的事,那是未来和我们的教师孩子共呼吸的生命场。一百多棵果树、两百多棵绿化树在我眼里是四季的轮回,是孩子最好的生命教材。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我这样的一个弱女子整日和绿化队攀上爬下,副校长和后勤人员坐不住了,主动站到了我的身边,我们三个人一边种树,一边在幼小的树苗间畅想枝繁叶茂时孩子们在树影下嬉戏的场景,感觉自己现在种的每一棵树都是一片风景。

树种完了,要规划功能区了,需要在电脑上大量作图,美术组长和技术老师也成了我的左膀右臂,不是专业设计师有什么关系,架不住我们在一万张图片里挑一张的执拗劲。学校的空间怎么用,教育人才有说话权,孩子的眼里需要看到什么,教育人才知道。

一份份设计、一张图纸硬是被一群不懂设计的人靠着对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做了出来,最关键的是当我们一群人投入到为孩子为学校的明天勾画蓝图时,工作就已经不是上下班的事,而是使命,做这件事不需要外界的监督和激励,是自己把心中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造过程。这就是躬身造梦的力量。

那一段时间,我们团队都穿着工作服,没有领导和被领导,大家一起想办法找材料。我们开着皮卡车跑遍贺兰山脚下,只为寻找一块心中的石头,跑遍废品收购站、旧货市场,只为找一件可以改造成校园装置的木材和铁链。一点点设计,一点点打造,校园在我们的手里一天天有了味道。这种躬身造梦的行为就成为回二的传统。花最少的钱做性价比最高的事情,全靠自己动手自己干。

直到今天,回二这个大家庭里,团队行动成为习惯,审美创造成为特征。劳动的过程没有上级和下级、行政和老师的界限,有的只是共进的伙伴和不同的分工,有的只是不同称呼背后各自的责任和担当。我们自诩虽然没有一起扛过枪、打过仗的过命交情,但是有在疾风暴雨的社会变革和时不我待的学校转型路上,一起同过舟、共过患难、克过时艰的命运共同体,因此伙伴的情谊坚不可摧。


如果要问,一所西部县属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秘籍是什么?这就是。集团化发展的快速量变,如何保证质不变,全靠创业最初建构的团队精神,躬身造梦的创造精神。

回二带分校靠的就是这两种精神,十年接管七所分校。缺编制、缺教师、缺桌椅等所有捉襟见肘的紧张时刻我们都窘迫过,但是我们都挺过来了,为什么能挺过来?因为回二有一群群的团队,都可以躬身造梦。

在回二很容易看到当代教育变革现场负重拼搏的教师群像:那些带着双班兼班主任的语文老师,那些带着双班数学兼班主任的数学老师,那些带着十八节课还要负责各种活动的综合组老师们、那些身兼数职的信息组的技术咖们,那些没有假日节日穿梭在校园各处提供保障的后勤团队们,那些永远身处尘土飞扬工地的文创人员……


这样的一群伙伴一起走,常常让我泪盈于眶。谁都是血肉之躯,但是因为责任、因为担当,大家生生要把自己锻造成金刚不坏之身。当我们超越了身体的极限、时间的极限、抗压的极限,潜能被逼了出来,我们变得有力量了,变得无所畏惧了。

面对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勇气、力量转化成生命的馈赠,金刚不坏之身支持我们在变革的路上扛过凄风苦雨,而对教育的赤胆忠心又让这份事业成了照亮生命的光。

这样的一路走来,我这个集团当家人反倒呈现出更稳定身体状态,这是团队的给予,是事业的反哺。但是我越来越愿意示弱,因为只有我的“弱”才换来身边力量的“强”。看着新生代蓬勃的成长,方得教育生生不息的圆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功校长的三“会”
一位好校长如何成就一所好学校?
精选文章| 学校管理该如何借力?
一个好领导可以带出一个好的团队
叩问校长:您凭借怎样的领导力带领自己的团队?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校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