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个核心点,让大单元教学设计变简单(附案例)

近年来,课程改革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呼唤着语文课堂教学转型,大单元教学在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成为“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

面对这一改革,我们不得不首先思考,“大单元”指什么?它可以有多“大”?

大单元究竟有多“大”

首先,我认为,“大单元”的“大”不是大杂烩、大容量,不是把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资源统统放进教学方案,面面俱到地呈现单元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聚焦某一个学科大概念,设计教学方案。

如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议论文单元,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习了议论文的论点、论据方面的知识,本单元作为学习议论文的接续单元,要重点引导学生理清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知晓议论文的本质是“通过阐释、分析与论述,说明观点的真伪、优劣,及其是否合理”,单元习作目标为“论证要合理”。基于此,我在进行第五单元整合教学时,设计了聚焦语文学科大概念——理清写作思路的复习整理课。

本次复习整理课的课题为“理清论证思路”,设定了三个学习任务:

1.通过小组合作、创设情境,探究理清议论性文本行文思路的方法策略;

2.通过对比阅读,认识几种常见的论证结构;

3.借助情境,思路清晰地构思一篇议论文。(详细教学设计附后)

大单元如何构成

其次,我所理解的“大单元”并非完全等同于“教材单元”,不一定要完全按部就班地套用教材体例来设计教学方案。我们可以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立“学习单元”,可以基于单篇、多篇、专题等多种形态来设计教学方案。

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咸阳城东楼》和《长沙过贾谊宅》理解有困难,而且理解性默写总是一错再错,学生表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理解性默写该写哪一句。基于这一学情,我设计了一节诗词专题探究课:探究性学习——咏史怀古诗。

梳理七至九年级的教材,我发现教材中出现的咏史怀古诗较多,集中在九年级两册书中,且涵盖了诗、词、曲多种体裁。于是我将这些咏史怀古诗归类,带领学生从标题特征、常见意象、内容情感等多方面探究咏史怀古诗的题材特征,并且通过探究发现了咏史怀古诗的一般写作步骤: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就掌握了咏史怀古诗这一类诗词曲的阅读方法,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把握诗歌情感。

找到撬动大单元教学的支点

另外,我觉得语文的大单元教学甚至可以大开脑洞,大胆创造。比如在面对经典小说文本时,我们不妨去撬动一个支点,就像吃一颗夏威夷果,先找到坚硬外壳上的那条缝。

九年级语文教材中,小说是一重要学习内容,课内编排的有两个小说单元,课外的名著阅读也是经典小说《水浒传》。而小说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就是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能准确理解人物,小说的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为了达到这一学习目标,我从《水浒传》的阅读入手,设计了题为《妙“比”生花,学会解读小说人物》的名著阅读指导课。课上我带领学生细读文本,横向比较鲁智深和林冲不同的人物形象,纵向比较林冲从隐忍到反抗的变化,从而总结了解读小说人物的一类方法:妙“比”能生花,当我们在读一个好汉的故事时,可以看他在完整的故事线中的前后变化,做好纵向的对比阅读,当人物数量较多的时候,我们可以侧重于一个,再与其他人物进行比较,做好横向的对比阅读。

由《水浒传》的名著阅读到课内的小说阅读,“妙'比’生花”一直贯穿始终,如纵向对比菲利普夫妇前后的变化,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态度,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不同,杜小康在经历暴风雨前后的不同等等。也有横向比较大观园中众姐妹不同的笑所折射出的不同形象等。这次大单元则聚焦小说类的阅读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大单元教学被认为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佳路径之一,它理应成为教师教研活动的重心,以及促进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的契机。通过一学期的大胆尝试,大单元教学的确为我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自己也渐渐有了一种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教学上常常会有一些新的灵感和启发,但在大单元的领地也还有更多的未知值得去探索,去追寻。

附:教学设计

理清论证思路

——九上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清议论性文本行文思路的方法策略。

2.通过对比阅读,认识几种常见的论证结构。

3.借助情境,思路清晰地构思一篇议论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资源:

九上第二单元四篇课文、《怀疑与学问》(第五单元课文)

学习任务:

一、梳理方法策略

1.课前任务单:小组合作,梳理方法

复习第二单元的课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探究理清议论性文本行文思路的方法策略。

2.创设情境,交流展示

师:前两天,咱们班的小文同学找到我,说她在最近的议论文学习中感觉非常苦恼,虽然她学会了寻找或提炼中心论点,但对于整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却总是束手无策,你们小组成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总结了哪些好的方法可以分享给她吗?

示例:可以关注……,比如在《××》一文中,……

预设①:可以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比如《敬业与乐业》开头由先贤的两句话引出了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结尾进行了总结:“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预设②:可以关注议论文段落的首尾句。比如《敬业与乐业》第2段结尾“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第6、8段的开头“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预设③:可以关注文中单独成段的句子。比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第4段“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比如《精神的三间小屋》第7、10、15段。

补充:议论性文本中,单独成段的句子具有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的作用。

预设④:可以关注文中的设问句。比如《论教养》一文中“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再比如《敬业乐业》第7段,“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精神的三间小屋》第3段“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行文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提问和回答可以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预设⑤:可以关注一些关联词或其他提示性的词语。比如《精神的三间小屋》第9段结尾“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所以”一词,提示了上文要表达的观点。再比如:“我认为”“总之”“我确信”“因此”等等。

预设⑥:关注文章的句式特点,有时也能帮助我们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二、运用方法策略

1.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请阅读《怀疑与学问》,并结合本节课复习的知识,将你认为能够体现作者思路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勾画出来,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预设:学生如遇困难,可分组讨论)

师:请问你梳理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时抓住了哪些关键词句段?

明确:《怀疑与学问》:抓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的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大家能在短时间内理清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为大家点赞。如果小文同学掌握了大家提供的这些好方法,我相信她一定不会再那么害怕议论文了。

过渡:在议论性文本中,作者的论证思路会以怎样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呢?

2.对比分析,辨识结构

师:请大家再看看刚刚梳理的思维导图,《怀疑与学问》中,这两个分论点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明确:并列关系。也就是说,作者是先总的提出中心论点,再从并列的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那么这种论证结构我们可称之为总分结构(包含总分总、总分、分总)。

师:总分结构就是议论文最常见的论证结构,除此以外,还有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我们一起读一读。

屏显:小贴士——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指的是论点之间(当存在多个分论点时)、论点和论据之间、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常见的论证结构有四种: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层进式。

补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论证结构既指宏观上整篇文章的结构,也指微观上某几个段落,或某一个段落的内部结构。

师:我们现在再来回看第二单元的几篇课文,以《敬业和乐业》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结构?

预设①:《敬业与乐业》总分式,层进式

预设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层进式(或对照式)

预设③:《精神的三间小屋》总分式、层进式

预设④:《匠心之道“守破离”》总分式、并列式

师:可见,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议论性文本的框架很重要,要想把文章读得更明白、更通透,梳理段落与段落之间,或者段落内部的行文思路也很重要。我们来看一道阅读题:

读《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第4段,回答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证明了什么观点。


明确:总分式结构

3.情境运用,学会写作

【创设情境】

小文:进入九年级,议论文、二次函数、化学方程式……齐上阵,我感觉学习上的困难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没有信心了,不知道该如何坚持下去,唉,学习可真苦啊!

(1)小文向她的朋友们真诚地表达了她内心的真实感受,大家都很想帮帮她,有的想教她一些方法,有的想给她一些鼓励。如果你也是小文的朋友,你想对她说什么呢?请用一句话表明你的观点(拟定中心论点)。

(2)请你给小文写一封信,先列出提纲,要求明确论证结构,用上一些能够提示写作思路的关键词、句、段,使文章条理清晰。

(3)成果展示,师生点评。

三、课堂小结

(略。可从教学内容、过程、策略及学生反馈方面总结得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已备好 待君来取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全文阅读理清议论思路,学会质疑思考——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学历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上第二单元 单轶文优质教育课件PPT
语文复习系列学案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