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个法则 10个方法,打通孩子阅读进阶之路

随着孩子年级越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增加。面对挑战,有的孩子忽然开始排斥阅读,自由阅读也变成了一件难事。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从“阅读滑坡”中跳出来呢?

打开有效阅读的大门,还需要加强父母和孩子间的情感链接。本文分析了影响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的三个关键因素,分享了实用的防止孩子阅读滑坡的方法策略





本文共5421字,仔细阅读需12分钟
编辑/肖梅香  统筹/孙习涵

周日

家教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哪些因素影响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
※ 如何利用“榜样法则”为成功阅读打下基础?
※ 如何让孩子养成阅读力,爱上阅读并形成自主阅读的良性循环?
有知名阅读推广者表示,进入小学阶段,孩子每年阅读量如果不足200万字,可能和没读没有什么区别;据了解,在一些国际学校里,小学生的年平均阅读量已经达到600万字;网上更有牛娃家长刷屏,晒出10岁孩子就已经读了1500本书,阅读量超2000万字......


阅读量,似乎是一个硬指标,决定孩子阅读是否过关的基础。

然而,人类天生并非阅读者,要将一个孩子培养成终身的阅读者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很多孩子在青春期之前后往往会对阅读失去兴趣。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心理学院珍妮夏尔,就曾把这种现象称为“阅读掉落症候”。她认为随着阅读难度的提高,孩子们不再只是流利阅读”,而是要完成“阅读新知、产生多观点、建构和重建”的蜕变。

但是在网络日益发达,生活方式日益娱乐化和快捷化的今天,让孩子兼具阅读广度和阅读深度,葆有阅读热情,成为终身阅读者,对当代家长来说,颇具挑战性。


家庭阅读的核心是关系建构

诗人兼儿童作家Emilie Buchwald说,“孩子们是在父母的膝上长大的。'毫无疑问,阅读是孩子在父母膝盖上最常见,也是最温馨的事情。

在孩子的教育生活中,父母能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影响、支持和培养。尤其是对孩子阅读能力和阅读的热爱引导,应始于幼年。

阅读的核心是一种积极的关系,让人感到平等和温暖。就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纽带,总有一条带有温度的丝带,将亲子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既亲近又亲密。

因此,阅读也算得上是最合适的家庭亲子活动了,不仅能伴随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也能帮助他们从小养成阅读习惯, 成为一生的财富。


有质量的陪伴是亲子关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家人一起读书是儿童美好的时光,也应该是父母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一起依偎在沙发上,翻阅着那些充满乐趣、笑声和爱的好书,是成年之后,儿女关于童年和家庭最愉快地回忆。

绘本《和爸爸一起读书》讲述了如此的温馨家庭故事:“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就像一次又一次探险。不过,任何奇妙的探险,都比不上和爸爸一起读书!”

当然,也有父母会有意无意地抵制、或忽略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
我有时会和他一起读书,但是我经常抽不出时间,我一直工作到很晚;

我尽力了,但是我自己也不擅长读书;

我会听她读更多的书,但是我得承认我觉得这很无聊;

我很乐意,但是有什么意义:当她陷入困境时,我不知道如何帮助她;

我很想和他一起读书,但是他不想和我一起读书!

这些都是阻碍父母参与阅读的真实例子。然而,阅读这件事,时间不用太久,每天只需要十分钟就可以建立关系。

当亲子阅读或者家庭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它已然无关财富、时间、精力,而是在无形之中悄悄构筑起温情的亲子关系,成为家庭价值观的基石。


“榜样法则”为成功阅读打下基石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个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是榜样法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言传身教的榜样对孩子的作用是巨大的,孩子的品性、性格、兴趣、习惯、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

你要孩子友善对待他人,父母自己首先得友善对待他人,你要孩子遵守家庭规则,父母必须自己做好。在阅读上,同样如此,和你的孩子分享你对阅读的热情,父母可以成为阅读的最佳推动者。

家长的参与对孩子的阅读有具体而深刻的影响,当孩子们看到他们的父母对报纸、杂志、一本书、一个故事的热情时,他们更倾向于对阅读同样的类型感兴趣。

如果碰巧在网上或书中读到一些有趣的东西,和你的孩子分享为什么你觉得它有趣,并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会打开孩子阅读的大门。分享阅读的快乐和热爱为他们的阅读成功奠定了基础,并确保阅读得到应有的重视。


比尔·盖茨从小就极力鼓励他的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他认为:“我原则上花五分之一的时间阅读,因为我认为阅读比看电视好。”

而乔布斯有时也会和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他曾经说过:“我给他们每人一箱书,让他们自己选择。我鼓励他们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从科学到历史,从诗歌到传记。我认为,阅读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

榜样法则符合人类学讨论的表演行为,属于典型的这种环境的影响:个体进入特定环境或规定情境,自然或非自然地受到环境内群体行为的刺激,然后自我对行为进行控制调整,去表演和呈现。

孩子的阅读习惯,正是年幼时家长的引领、熏陶之中养成的“表演行为”。


阅读始于动机,终于动机

有些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后是如饥似渴的读者,他们把书藏在书桌里,一有机会就看,而另一些学生似乎避免阅读,躲之不及,就像这是某种巨大的讽刺。

丹尼尔·威灵汉姆是美国的一名认知科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著有广受欢迎的《抚养阅读的孩子》一书,回答探讨了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如何支持孩子的阅读成长,以及培养他们的阅读认知。

威灵汉姆在他的书中提到,三个因素对一个人是否成为终身读者有很大影响。

首先,孩子要能够成为一个“流畅的解码者”—也就是说,能够流畅地“从纸上的文字到脑海中的文字”,这是学校教的东西,但父母也可以起到作用,可以通过给孩子读书或和孩子一起读书来帮助他们——特别是当阅读涉及文字游戏时,这特别有助于孩子们识别组成单词的“个人语音”。


第二个因素是对世界的广泛背景知识。威灵汉姆说,流利的解码受益于对世界的广泛背景知识,儿童或成人是否理解文本的主要预测因素是他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话题的背景知识,确保对他们正在阅读的任何东西都有一些熟悉。

他强调的“你需要知识来阅读,而阅读给你知识”,这一句话形象地概括出阅读和知识的关系。科技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类知识如此容易“百度化”或者学生不需要学习太多内容。对此观点,威灵汉姆持反对态度:背景知识是理解的关键。

研究表明,就理解而言,拥有一英里宽、几英寸深的知识实际上很有用。理解问题本质上归结为“文本中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和“你还没有知道的东西”之间的距离,这些距离是文本的意义所在。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动机”。你必须对阅读有积极的态度,并作为一个读者有积极的自我形象。这个因素也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终身阅读者的核心要素。

经常阅读的孩子会把自己视为读者,这种心理意义很重要。孩子们读得越多——他们从阅读中获得的乐趣越多——他们对自己是一个阅读的人的印象就越强烈,这是一种身份确证,是源于行动,固于认知,再发于行动中的“确证”。

有趣的是,威灵汉姆还提到性格似乎也起了作用,内向的人似乎是更有可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培养读者可以说始于动机,也止于动机。威灵汉姆不断地把读者带到动机的概念和作为读者的自我概念。如果孩子缺乏解码技能或支持理解的背景知识,将通过阅读获得这些技能,如果她有动力,就会阅读。

就像他所说:“阅读的动力是脆弱的,一旦失去就很难恢复。家长的正确角色是热情的啦啦队员和阅读的好榜样,而不是阅读杂务的指派者。”

这告诉我们,阅读的态度极其重要,而且这些态度根植于我们早期的情绪反应,父母和老师工作就是尽我们所能确保我们营造一种合适的环境,创造出合适的情绪反应。

帮助我们的孩子将自己视为读者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始于良好阅读的能力,并导致阅读的乐趣,这反过来又增加了我们阅读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马太效应的又一有力的证据。


阅读的大门,需大手牵着小手一起进入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学习阅读就像理解口语或者说话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孩子们只要沉浸在文字中,他们就能学会阅读。

其实,阅读和说话是有区别的。理解说话和学会说话确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从出生前开始,儿童就开始适应周围环境中的口语,一旦有能力,他们就积极地寻找并开始融入这种语言。

如果语言环境不够丰富或令人困惑,那么寻找语言的内在驱动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如果有必要,儿童会创造一种自己的语言,例如双语、洋泾浜、儿语等,自然而然地发展基本的语言理解和交流能力。

相比之下,阅读习得一点也不自然。理解语言的能力已经进化了数万年,但是阅读和写作仅仅存在了几千年,人类天生不是阅读脑,尚未进化到阅读和写作的自然功能。

事实上,一些文化,只是在过去几代人的时间里,才真正尝试在他们的公民中普及识字,阅读和写作的存在时间还不足以被描述为一种“自然”现象。


还有个误区是:如果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他们最终会学会阅读。

显然,仅仅让孩子沉浸在一个文字丰富的环境中,根本不足以保证实质性的读写技能的发展。家长应该始终针对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指导,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等待孩子在自己的时间里发展阅读技能。

指导,最核心和关键的是交流和提问,帮助他们更仔细地思考他们正在读或听的内容,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问孩子以“谁”、“什么”、“何时”、“何处”、“如何”和“为什么”开头的问题,让他们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及文本中的什么让他们这样想。

这些问题帮助孩子们成为积极的读者,能够在文章中建立联系。


在阅读推广专家陈苗苗看来,“从读很多书到深度阅读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坎。阅读评估,不仅要评估阅读的数量、阅读的速度,还要评估阅读的能力。”陈苗苗还说,阅读能力包括复述的能力、分析的能力、判断推理的能力,还有迁移运用的能力。

譬如,看完一本书之后,能不能将读过的书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能不能对书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进行分析?能不能猜出下一个情节是什么?能不能将从书本中看到的东西迁移到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问题都很重要。

正是在参与式对话的背景下,孩子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增加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了解了自己和文本,进行有效的沟通。


让阅读变得有趣的小贴士:

凡是不爱读书学习的孩子,若不是有特殊障碍,便是没能从中体验到乐趣。那种乐趣不是一时的快乐,而是从中得到精神养分的一种长久的愉悦。让孩子喜欢上阅读,你要让他跟阅读这件事的体验是舒适愉悦,快乐的。有些小贴士和大家分享。

让阅读有吸引力

通过谈论页面上的内容,如颜色、字母、图片,以及谈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来增强体验。此外,让你的声音更有创意。和孩子一起读书不能太傻,声音越夸张越好!

鼓励联系

当孩子们把他们已经知道的和他们读到的联系起来时,这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当你读给孩子听的时候,他们会开始把书的内容和你一起读过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你认识的人,你见过的动物,你去过的地方等等。花点时间让孩子提出问题,在阅读时间内展开有意义的对话。

提问

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可以鼓励孩子们在文本中寻找线索,了解文本上或故事中发生了什么。当你们一起阅读时,问一些问题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问一些诸如“你认为会发生什么?”或者“那个角色感觉如何?”


创作“思维电影”


可视化有助于将故事变得生动。这就是思维电影的用武之地。当你和孩子一起阅读时,描述一下你脑海中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谈谈感受。你也可以使用其他感官。比如场景发生在室外,闻起来是什么味道?然后邀请孩子制作一部他们自己的思维电影。指出他们的电影与你的电影有何不同。如果你的读者喜欢画画或涂色,鼓励他们也画一幅场景的画。

寻找线索

当你把你已经知道的和故事中的线索结合起来,你就可以做出猜测或预测。这些都是推论,做出这些推论是建立阅读理解的极好方法。

例如,当我们读到“汤姆的眼睛是红色的,她的鼻子流鼻涕,”我们可以断定汤姆感冒了,过敏或一直在哭。如果一个角色穿着运动服,流着汗,问他们这个角色之前可能在做什么。

弄清什么事是重要的


要提出一些问题问孩子:“谁是主要人物?”“到目前为止,故事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些人物试图解决什么问题?'当孩子们能够指出什么是重要的,他们就更有可能理解他们所读的内容。


理解检查

这有助于鼓励孩子们停下来问自己,“这有意义吗?”如果你的读者卡住了,建议重读没有意义的部分。有什么令人困惑的吗?有没有特定的词让你的读者犯错?然后一起努力解决困惑。

尝试新事物

孩子们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越多,他们就越能从他们所读的东西中获得更多的意义。不过,你不必为此做一次昂贵的旅行。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孩子的背景知识和词汇量。

例如,投篮或观看棒球比赛可以帮助孩子更多地接触体育书籍。乘坐地铁可能会让孩子们对发生在大城市的书籍感兴趣。在公园散步可能会让他们对昆虫或鸟类感兴趣。孩子们获得新体验的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


建立自信


大声读给你的读者听,到时候,让他们读给你听。阅读能给孩子树立信心。没有什么比一起分享一本书更丰富的了,所以通过一起阅读来提升孩子的自信。

反复读同一本书

反复读同一本书可以吗?是的,小孩子喜欢重复。阅读帮助孩子掌握故事中的故事线、语言和思想,并理解熟悉的叙事中的节奏和诗歌。最好的书是那些让孩子们说“再读一遍”的书。理想的书籍组合是:一本喜欢的书,一本熟悉的书,一本新的书。
作者 | 上海市进才中学东校校长郑钢
来源 | 外滩教育
编辑 | 肖梅香
统筹 | 孙习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一看就会的亲子阅读妙招
缺了这个关键点,孩子永远无法成为终身阅读者
极简育儿法则——《陪孩子终身成长》读后感
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培养积极的终身阅读者之建设书香校园
家长必知的亲子快乐读书法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