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版《当幸福来敲门》?邓超新片道出95%父亲教养孩子的痛点

最近几天点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银河补习班》,一度引发争议:角色脸谱化、说教痕迹重、邓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烂片”……

但我依然想推荐,因为终于有一部讲爸爸养孩子的电影了。

一位影评人评价这部电影说:

电影中以1992北京亚运会,1997香港回归,1998抗洪救灾作为锚点,瞬间把观众拉回到那个年代,感情随着记忆喷涌而出。

虽然在讨论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一话题,但剧中该宏大的宏大,该温情的温情,该逗乐的逗乐,很多爸爸可能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被说服了。

因此,推荐爸爸们带着孩子走进影院,在这场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带动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让孩子在笑与泪中感受真正的成长。

“我的儿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补习班。

1990年的亚运会火炬传递现场,建筑工程师马皓文作为最后一棒,一手接过火炬,一手拿着足球改造的起球仪,在万众瞩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东沛大桥。

此时,马皓文发现了旁边啦啦队里的儿子马飞。马皓文把地球仪送给过生日的儿子,随后抱起儿子,一起接受观众的欢呼和掌声。

就在这时,东沛大桥忽然倒塌。

当时马飞以为爸爸在变魔术,他边笑边喊:“爸爸,再来一次!”马飞不知道,就在他的欢笑声中,马皓文从小城里的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为单位背锅的马皓文,入狱七年。

在这期间,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离婚,另嫁有钱人,花大钱把孩子送进了最贵的寄宿学校。

马飞的妈妈,代表了现实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长,他们努力赚钱,把孩子送进最贵的学校,以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电影《起跑线》中,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方法,花大钱搬进“学区房”,送女儿进名校……

但进入最好的学校,孩子就会蜕变吗?

马飞的表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逃课、偷看小说、成绩倒数……追求升学率的教导主任,准备放弃马飞时,马皓文出狱了。他跟教导主任打赌,只要孩子期末考进年级前十,就要让他留下来。

马皓文重新走进儿子的生活,并给儿子开设了全世界最好的补习班——银河补习班。

在这个只属于马飞的一对一补习班里,马皓文带着儿子去闻草地的味道;允许儿子不写额外的课后作业;带着儿子去建筑工地旁观……

当马飞想要好好学习,提出让爸爸开始辅导功课的时候,马皓文说:“可是我已经辅导你一整天了,儿子。

接着,马皓文开始写申诉书,帮别人做设计草图。在一边看着的马飞,也提出了要学功课。

这就是邓超想要借电影传达的父子经:

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

这部电影并不是纯粹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而是试图从一个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来,它想要表达的是:即便身处应试教育环境中,也要留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

马皓文和教导主任立下赌约后,马飞丧气地说:“爸爸,不行的,老师说我缺根弦,说我笨,我考不进年级前十的。”

马皓文问马飞:你为什么要学习?

马飞:考清华北大,妈妈说的。

马皓文:不,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后呢?

找到梦想,并为梦想坚持,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正如马皓文所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

因此,虽然马飞的妈妈骂:你知道现在上个好大学多难啊,马飞被社会淘汰了怎么办?

马飞的班主任劝:马飞总是不完成作业,他说是你同意的?别的同学做作业都做到11点,你还让孩子在家玩电脑?

马皓文依然坚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和方法。

跟着马皓文看世界、长见识的马飞,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时,才能冷静下来想到把床板拆下来当船、用口哨打求救信号,最终被解放军及时救下。

电影旁白说:这是一个初中孩子能想出来的办法。但前提条件是,他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

一定要选择你最喜欢的去努力

一个给儿子造梦的爸爸,是难得的。

一个支持儿子梦想的爸爸,同样难得。

知道北京有航展,马皓文偷偷带着孩子溜出学校,花大半个月的时间带儿子去看展。这次父子之旅,点燃了马飞的航天梦。

在最有希望成为全省高考状元的前夕,教导主任找马飞谈话,想要他放弃报考飞行员的想法。

马飞的回应是:我爸爸说,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一定要选择你最喜欢的去努力。

马飞最终成长为第一批可以往返太空的航天员。

这个从小就被老师骂“缺根弦”的孩子,证明了爸爸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

这次《银河补习班》在上映前就开始大规模点映,说明邓超对这部电影算是满意,虽然剧中还是有硬伤存在——

跟教导主任定下赌约后,马皓文没有给儿子补课,而是带着他去野外玩、去看航展、支持他不做作业……全程没怎么提到马飞的努力,却直接考进了年级前十。

这些情节有些理想化,而他的教育理念,似乎也不能带动普遍的素质教育:哪来那么多这样的爸爸?又有多少爸爸可以做到这样疯?

所以这个话题,注定会引发争议。但我觉得这就够了,有争议,就能带动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爸爸,我要和你一样,永不认输。

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马飞成为宇航员后,出于政治考量要爸爸不要再申诉时,马皓文忍住眼泪说的一句话:

我是个骄傲的人。

这根傲骨,支撑着马皓文走过惨淡的一生。他为单位背锅入狱7年,出狱后为儿子的生活努力赚钱,在被羞辱、被误解中度过漫长的30年,但他都没有服输。

只有一次,马飞放学回家后,说:“爸爸,我不是不努力,可我真的不想上学了,太难了,我还是去卖煎饼吧。”

说这话的时候,马飞并不知道,爸爸为了守护他,被一群小混混殴打,鼻青脸肿。正好又赶上大院里的邻居来驱赶他们,爸爸一把推倒家具,对着围观的人大喊:

我不认输,我永远不认输!

看到这一幕的马飞,第二天偷偷给爸爸写了纸条:

“爸爸,和你一样,永远不认输。”

后来,从太空返航时飞船出现故障,原本在等待死亡降临的马飞,从他随身携带的地球仪中,发现了这张多年前的纸条。

这句话支撑着马飞修复飞船,重新接入地球轨道。

此时的马皓文,正在夜色中,晃动着那把儿子小时候用过的老旧手电筒,试图给马飞照亮回家的路。

继《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后,邓超和俞白眉这对搭档终于有了不小的进步,把成长、亲子关系中的爱与痛、教育等所有中国家长关注的话题,成功用一部电影拍了出来。

为什么拍摄这样一个题材?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邓超对这个话题有走心投射;作为儿子,邓超第一时间把这部电影作为礼物献给父亲。

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时间弥合了童年的痛,让他学会了理解与和解,自己又成为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好父亲。

更多关注教育的影评人,则给它打出了高分和大力推荐。

他们这样评论这部电影:

教育如果是为了应试,绝对是失败的。

看完电影,想说的很多,这部电影正式上映后,也许会有人打零分,也许会有人打满分,也可能会有人打出不一样的分数,但不管怎样,对我来说能震动人、引人思考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凭它真诚而强烈地击打着每一颗父母心,凭它激发着每一个孩子去寻找那颗梦想的星星,值得我们带着孩子走进电影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超《银河补习班》,父母必须要了解的4句话!
《银河补习班》:教会了孩子这四点,成绩进步不过是水到渠成
父亲的高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生高度 / 作者:彩霞满天
邓超:顺义妈妈对不起,这才是拼爹的新高度
谁信谁傻,那些心灵鸡汤似的“银河补习班”奇迹,不是欺骗就是忽悠
信任和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可贵的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