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微信”来教作文?

李白坚,是一位能为中小学生上课的上海大学教授。多年来,他将大学教育的新观念和新方法移植于中小学,探索出以“前”作文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场演示”活动为教学内容、以“学案”为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五官观察和创造能力为宗旨的“大鼻子李教授——快乐大作文”。

李教授出版有《新体验作文》《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中学版)》《大学题型写作训练规程》等教材和《民国先生谈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跟我来》《中国出版史》《中国出版文化概观》《中国新闻文学史》等著作。

当新媒介走入

作文课堂教学……

裴:李教授,听说您近来一直在进行新型媒介写作教学的研究和探索?

李:是的,我在教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写作时,运用wifi网络环境、微信等,要求学生都用平板或者手机作文,实行无纸化。孩子们倒是蛮有兴趣,我也上得非常开心。

裴:这个选题,很有意义。今天,想请您围绕新型媒介和写作教学谈谈您的看法和做法。

李:好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科技时代,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新型媒介对中小学

写作教学的影响

李:其实,很多年之前,写作似乎还是一个比较“高大上”的行为。它至少要在安静的屋子里或者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进行,要有书桌,要铺开纸张,要运用笔墨,要坐下来思考,然后起提纲、理思路,再提笔款款道来。

当写作与智能手机在wifi环境见面后,已经成了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普通行为,成为人人可以为之的简便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普及与随机了。

裴:李老师,这些新型媒介的出现,对您的写作教学产生影响了吗?

李:不是“一些”,而是“颠覆”啊!我已经尝试了近两年。现在,如果没有wifi环境,我还真不知道怎么上写作课了。

裴:您去的学校都有wifi吗?

李:有些比较开放的、敢于“吃螃蟹”的学校有,譬如周子房博士请我去讲课的深圳南实集团鼎太小学。当我走进他们观摩教室的时候,只见孩子们一人一台平板,一片“沙沙沙”的键盘输入文字的声音,好不诱人啊!

但是据我所知,从全国来看,大多数的学校有多媒体、有电脑,但是还没有配备平板,也没有进行键盘汉字输入的训练。

裴:那么没有配备wifi的地方您怎么上课呢?

李:我买了一个wifi小机器,到哪里上课,就背到哪里。这么个比香烟盒子还小的东西,只要一打开,在一定的范围内就有网络了,可以供一个小班的学生使用。

裴:那么,您用wifi环境上作文课,对写作教学都带来哪些好处呢?

李:可多了!首先,课堂上需要讲述的内容,如果需要运用图片、视频,需要查询资料,完全用不着备课时花大力气做PPT了。初中、小学语文课程中需要的一切东西,网络上全都有。

起先,我只要告诉孩子们搜索什么、怎么搜索——“授之以渔”。到后来,他们都已经学会“渔”了,我也就省心了。

从此,写作文时再碰到什么字、词不会写,再也没有谁会想到我这个老师了。写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突然想到什么“好词好句”,比如“描写春天的柳叶,好像有一句什么‘像剪刀’的句子”,如果是平时,早就举手发问,可是现在,都问网络去了。

裴:这样确实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李:是啊!其实,从学习本质上来看,靠自己检索和查询,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自己动手检索,才更容易记忆相关的知识和材料。问老师一个字怎么写,和自己检索一个字怎么写,其学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裴:李教授,现在我们都在用微信联络,确实方便得很。您上课,允许孩子们用微信吗?

李:不是允许,而是必须!作文无纸化操作,就是建立在微信基础上的。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扫我的二维码,然后,再把全班学生拉一个“群”。与实体班级相对应,一个虚拟的“班级”随之诞生。有了它,写作教学就方便了。

上课时,我通过微信把“学案”发给大家。因为“学案”上已经写明白了本课的宗旨、目标、内容、背景、有关材料、活动内容、写作提示、观察事项等,所以,学生一看就明白今天课程的全部内容。而我的工作,只要监督他们按时完成规定的程序即可。

作文课上,如果需要什么图片、音乐片段、参考视频、有关文字,我都可以通过微信发布,有条有理,清晰明白。

由于学生全部用手机、平板的键盘输入文字,大大提高了写作文的速度,这样,我也就有时间给学生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了。因为不是字迹潦草的纸质书写,学生的文章都是word文件,清晰明了,所以,我浏览非常方便,而且还可以在学生的文章上面做上修改记号,提出意见。

审阅完毕,可以立刻发回给学生,让他们马上进行修改——word文件有强大的修改功能,学生修改作文也十分便利。这样,修改习作就成了写作课上的一项必然程序。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外,因为每个学生手头都有相同的材料,这就为我组织班级讨论打下了资料的基础。而对于某些问题的集体讨论,是课堂作文教学特别重要的环节,因为那才是思想的碰撞啊!

裴:听了您的介绍,我感到新型媒介在写作课上确实有许多优点值得借鉴。

李:运用新型媒介进行习作教学,还有一个关键性的优点,就是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时间和习作形成的时间终于可以同步了。

在没有新型媒体之前,要告知学生怎样“摄取生活素材”,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我们没有直接形象地支配生活素材的科技手段。

以教授学生学习写景为例,最原始的形式,只是让学生阅读有关写景的范文,老师对习作题目进行解题、分析后,即让学生开始写作。至于学生是否具有有关景色的亲身经验,是不过问的。

后来发展为带领学生到有关景点去观察了解,指导学生用自己的五官对景物进行有序的、仔细的观察,然后,再让学生带着存留在自己大脑里的观察所得或者记录在纸上的只言片语,回到教室里去写作。

虽然后者比前者先进了,但是,写作过程与生活体验还是相距甚远。我们没有办法让学生就在风景处直接写生,所以,仍然避免不了遗忘和疏忽带来的短板。

进入新型媒体时代后,如果我们还是指导学生写“春游”之类的记叙文,则可以让学生带着手机、平板一起上路,边看、边玩、边收集材料、边进行写作。

走到东,就写到东;走到西,就写到西。在“打几个滚”的同时,可以躺在草地上书写见闻;在“踢几脚球”的那刻,可以抱着足球表达感受。这样的写作状态,该是多么的惬意啊!

由于写作活动与素材摄取之间完全消除了时间上的断裂,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简直可以说是抽掉了跨入作文殿堂的高高的门槛,孩子们可以毫无顾忌地长驱直入了!

裴:是的,这大概就是您的“前”作文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展开吧!把生活源泉直接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运用手机和平板随时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不但使生活素材的摄取变得容易,写作过程搬到实际生活中去,课程也变得活泼了。

李:以前我们总是以为,阅读的积累,将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但是,通过以上活动,是否可以反过来认为,写作的活动也会对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派生的作用呢?

裴:是的。如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时刻需要通过检索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丰富背景知识材料,确实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着阅读理解水平。

李:此外,手机所带的录音、录像、摄影等信息收集手段,也都能够非常便利地帮助学生形象、快速地获取素材和资讯。

要写“人物”,只要给对象来几张摄影特写,记录下他的神情状貌、举手投足,等需要描写的时候,拿出来参考参考;要捕捉对话花絮,打开录音,录下那七嘴八舌的情景,需要表现的时候,听几遍录音,一切重现目前。

以上这类“摄取生活素材”的科技方法,以前也许只有记者才能拥有,可是现在,只要带领学生使用一次,此后,他们便会想出无数花样来,层出不穷。

教学的时候,许多写作技巧,解释起来也更为形象了。

比如“移步换形”,只要带领学生到校园里通过“移步”而获得不同角度、意境的图片,问题就清清楚楚的了。比如“典型环境”,只要让学生录像展示特殊的场面,老师加以说明也就一目了然了。这都是从前在课堂的黑板上无论怎么比画都不能奏效的。

此外,通过新型媒介进行词语的收集和运用,变得如此快捷。同样一个读音,零点几秒的时间,就会跳出来无数的词语,任凭学生挑选、甄别、比较、推敲,然后挑肥拣瘦、百里挑一。

可以预料,这类方式长期而集中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词语量的价值,是怎么估计都不为过的!

未来畅想

如果要我描绘一下将来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常态,以记叙文为例,我想大概会是这样的:

由于新型媒介的介入,上课的时候,老师再也不需要根据教材笼统又原则的提示去搜索枯肠地设计教学程序,只要从手机或平板中向自己的班级“朋友圈”发出“学案”指令,带领学生仔细阅读理解“学案”。然后,让学生根据“学案”的布置和步骤,进行一系列科学的、趣味的、系列的作文活动。

学生将运用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的一切功能“摄取生活素材”,酝酿“表达欲望”,然后在彼时彼地用手机或平板立马产生构思、生成文章,不久,就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向老师提交习作。

老师可以召唤学生面对面地一边看手机或平板上的作文,一边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得到老师的指导后,即可在任何地点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再发给老师。此后,还会陆续有学生将作文发给老师请求指导,老师则在指导之后同样进行修改。

在老师提出修改意见时,如果发现有比较典型的段落或者句子,则可以“拷贝”“粘贴”在“朋友圈”里,或加以简短说明,或不加说明,提供给其他学生参考。

下课时间到了,学生习作完毕,以前交作文本的动作都将化为“叮咚”“叮咚”的信号,文章将陆续发入老师的“朋友圈”。老师则怀揣着装满学生作文的手机,和孩子们说拜拜。

如果需要的话,老师可以对学生已经定稿的作文进行“夹评”。老师只要将这些作文输入自己的电脑,运用电脑上的“朱笔”对作文进行批阅即可。

由于“夹评”输入的快速和简便,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文章细加斟酌,点滴不漏。“夹评”完毕,即可将学生文章立刻发回,让学生阅读思考。

学生如果对于“夹评”有任何想法和意见,可以在电子稿上用另外的颜色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立刻发还给老师。老师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学生的信息回馈。

由于学生用的全部是电子稿,老师如果要把学生的文章编辑成册,直至打印装订成书,也都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文字来源丨《写作教学的秘妙:16位名师教你上好写作课》

新书推荐

写作教学有效性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提高一线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能力,作者与荣维东、汪潮、施茂枝、魏小娜、余映潮、周一贯、吴勇、何捷、钟传祎等16位名师,就写作课程建设、写作教学艺术、写作教学创新、写作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写作教学的门道与艺术,厘清了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等核心问题,助力一线语文教师上好作文课。

《写作教学的秘妙:16位名师教你上好写作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访谈 | 新型媒介与写作教学(上)
访谈 | 关于小学读与写的关系
特级教师王丽八点三十二字概括作文教学现状
“激发读写兴趣,提高习作能力”教学反思
中学作文教学四诀
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