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尼泊尔强震损毁12座世遗建筑 救援者徒手挖人
尼泊尔8.1级地震 陈显玲 徐楚函 彭奕菲2015-04-27 06:03
我要分享
91
航拍尼泊尔强震现场 房屋倒塌一片狼藉
时长:3'42''
来源:央视网
航拍尼泊尔强震现场 房屋倒塌一片狼藉
相关专辑
推荐视频:中美舰船演练海上搜救
收起视频
航拍尼泊尔强震现场 房屋倒塌一片狼藉
播放:985084
登山者震后发珠峰视频:数次雪崩倾泻队员失踪
播放:3254558
游客手机拍下余震突袭瞬间 地面晃动女生尖叫
播放:2061254
尼泊尔地震致西藏20人遇难 地震瞬间大桥强烈抖动
播放:763355
中国游客回忆地震惊魂瞬间:整个人被甩出去
播放:2572697
华人导游实时记录尼泊尔地震现场情况
播放:177846
尼泊尔地震亲历者:场面非常恐怖 逃生者涌向摇晃的楼梯
播放:46184
中国救援队尼灾区废墟中救出幸存者 当地民众鼓掌感谢
播放:19299
监拍尼泊尔地震瞬间树木剧烈摇晃 泳池掀起巨浪
播放:1018041
直升机抵达珠峰营救伤员 珠峰大本营部分被雪覆盖
播放:24170
登山者手机发视频 称珠峰南坡营地遭到落石袭击
播放:20221
图为斯瓦扬布纳寺地震前后对比图
尼泊尔受损的14座古建筑
尼泊尔12座世遗建筑被损坏组图>>
尼泊尔地震专题
向地震灾区捐款>>
最新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尼泊尔8.1级地震已造成3218人遇难。
自媒体网友“悟空”和同事制作的地震受损重要古建筑名单显示,截至昨日傍晚六时,尼泊尔8.1级强震中,共计损毁了14座重点古建筑,其中12座为世界文化遗产,大部分为完全坍塌,重建时间预计长达5至10年。
在遭受强震重创前,加德满都谷地的古建筑早已濒危,震后被损毁建筑修复难度极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管波克娃(IrinaBokova)近日在声明中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准备协助尼泊尔从“巨大的灾损中重建,包括历史遗迹及加德满都谷地的建筑”。
坍塌的为何都是砖木结构古建筑
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曾晓泉副教授2013年春节去尼泊尔,考察了加德满都杜巴广场、老皇宫、杜利凯尔建筑群等很多地方,这两天看着网上震后损毁的古建筑照片,她觉得“非常心痛”。
“震后坍塌的都是砖木结构古建筑”,曾晓泉介绍说,和中国传统建筑类似,尼泊尔古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纯木结构抗震性能会好一些,因为砖的受力形式不是太好,抗震性就比较弱。在尼泊尔的寺庙,大部分是由砖砌到三到五层楼那么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鹏介绍,现在新建筑设计寿命一般是50年或100年,而文物建筑可能已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地震对建筑来说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但是尼泊尔建筑常用的砖石墙体,适应于承受压力,但不适合承受弯矩,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就非常脆弱。张鹏在新闻里看到加德满都地标建筑比姆森塔坍塌,他分析说,对高耸建筑来说,由于重心高,当地震作用下有微小的倾斜产生后,自重作用的力臂会很大,再加上地基不稳,从而导致进一步倾斜,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倾覆。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则认为,“一旦地震发生以后,古建筑是首先容易遭到破坏的,它不像现代建筑,现代建筑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古建筑往往不堪一击”。他说,古建筑抗不过强震,一方面因为古代建筑时间长,抗震能力越来越差了。另一方面也因为地震往往对地表的建筑损坏是相当严重的。
4月26日,尼泊尔加德满都,搜救人员正在废墟中徒手翻砖寻找幸存者。组图>>
加德满都谷地震前已被列入濒危遗产
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是著名旅游胜地,主要包括加德满都和帕坦、巴德岗三座城市,距震中不足百公里的加德满都谷地在此次地震和多次强余震中饱受蹂躏。
1979年,加德满都谷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保护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城市化发展,谷地内一些重要的建筑和纪念物不是被拆除,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维护而倒塌,一些历史遗迹里毫无节制地建造了许多新的建筑和道路,特别是由干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一些古建筑在修复的过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用了整整十年,说服尼泊尔政府同意,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
国际援助组织一直在帮助尼泊尔。曾晓泉教授在尼泊尔不同的宫殿群外面,经常会看到美国某基金会提供保护或者中国某基金会提供保护的标牌,得知尼泊尔很多建筑群其实已经有国外的文物保护机构参与保护。
古建筑可以事先进行抗震保护吗
卡凯喜瓦寺庙是一座经历两次强震洗礼的古建筑,在19世纪,寺庙曾在地震中遭受重创,重建保留了传统的红砖基座。这次地震中,卡凯喜瓦寺庙主体开裂,部分墙体脱落。
张鹏介绍说,今天有了一些新的结构加固技术来减小地震危害,如为建筑增加阻尼器、隔震垫等,但他也指出,必须考虑到文物建筑,有要保护的价值或者特征要素。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方面是存在冲突的。
“对古建筑事先进行抗震保护简直是太难了,我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实现”,杨学祥介绍,首先受制于资金不足,一些文物单位在维修上的资金来源很成问题,而给文物做抗震处理目前来讲耗费是非常大的,比再建一个建筑的耗费都要大。
返回腾讯网首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夺去尼泊尔人生命的那些房屋(组图)
实拍强震之后的加德满都
塔倒庙塌千年古迹一朝逝 尼泊尔地震成文化浩劫
尼泊尔巨灾是一场早有先兆的噩梦
抗震性能最好的建筑----钢结构建筑
尼泊尔地震背后,抗震不足的根源在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