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深圳医生:远离悲剧,关键靠这2个字!


这样的悲剧,和中风“作战”了二十多年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任力杰已经见得太多太多。



中风,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脑卒中,分为2类——


  • 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血管堵住了,脑梗塞,约占80%

  • 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血管破裂了,脑出血,约占20%


这已经是中国致死率和致残率第一的疾病!






✎ 为什么要快?


很少有疾病能比中风更快地摧毁人的一生。


中风的抢救,就是与时间赛跑,时间就是大脑!


如果脑组织的血供中断,2分钟内脑电活动停止,5分钟后出现严重不可逆性损伤。在发病3个小时内,通过药物溶栓(溶解血栓),或者介入手术取栓(取出血栓),是决定患者生死存亡的关键。


▲“急性脑卒中,治疗每延误1分钟,大脑就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每延误1个小时,平均寿命就会缩短3.5年。”


✎ 怎么才能快?


2条路:


  • 自己识别要快!

  • 送院救治要快!


快速识别口诀:120



1:看

1张脸不对称,嘴巴歪



2:查

2只胳膊,单侧无力,抬不起来



0:听

聆(零)听说话,口齿不清



一旦发现以上任何症状出现,请立即拨打120,分秒必争地把病人送到医院急救。


而且送院之后,医生建议马上溶栓或者取栓手术时,不要犹豫,更不要讨价还价,马上签字,因为病人等不起!



有很多人,快是快了,却送错了地方。


有人就近送到最近的医院,但到了才发现不对劲:这是家小医院,根本做不了溶栓和取栓。又得继续转院……


有人舍近求远,花几个小时从郊区赶往市中心的大医院,结果已经错过了3个小时的黄金时间。


总之,远也不是,近也不对,左右不是人。即使是120的救护车,有时也会犯这种错误。



说白了,就是没有送“准”,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提前打听好,直接把病人精确送到有急性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现在一般叫卒中中心。





这张“溶栓地图”,又被称为中风“救命地图”。全市有哪些急性脑卒中定点救治医院,图上一目了然。



2016年11月12日,深圳市卫计委发布了全国第一张“溶栓地图”,当时图上的定点医院只有20家,此后逐步增加。


地图上不只是标注了医院那么简单,它由遍布全市的定点医院+120急救网络串联而成,还有一个“中枢”——深圳市脑血管病救治与质量控制中心办公室。


这个质控中心要对每家定点医院按规范进行认证,确保每家医院都开通中风急救的绿色通道,具备救治能力;还要为120的急救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第一时间识别中风病人,并准确送往定点医院。


定点医院与120车救护车之间,要通过互联网连通,病人还在救护车上,病情信息已经传输到医院,让医护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这张地图,一下子让深圳中风病人的抢救做到了“又快又准”,它一问世,立即在全国成了“网红”,目前已经被全国41个省市“复制”,让无数家庭幸免于难。


2014年以前,深圳100个中风病人里,没有1个得到及时溶栓,全国的溶栓率也不到2%。


有了溶栓地图之后,深圳患者的溶栓率已经上升至8.6%左右,患者到卒中中心平均60分钟内就能够进行溶栓。


上哪找这张地图?


关注“深圳市卒中学会”微信公众号,一点底部菜单,就会弹出溶栓地图。




这张救命地图的幕后推动者,就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任力杰。


他当初为什么会想到要做这件事情?


2012年,在神经内科工作了十多年的任力杰承担了一个财政部、卫生部的重大医改项目,和团队下基层、进社区,3年间为深圳近4万人进行了脑卒中的筛查。


他惊讶地发现,深圳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比例竟达到了2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他开始思考如何降低病人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2015年,任力杰在爱尔兰Mater医院卒中中心学习归国后,在医院支持下建立了深圳市第一个高级卒中中心。


这个卒中中心整合了多个学科的力量,搭建了一条一站式的绿色通道,能使病人得到快速救治,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将入院到溶栓时间缩短到60分钟以内,比原本缩短了至少1/3,达到国际标准。



2015年一天,香港人王志强正在深圳华强北一家茶餐厅吃饭,突然感觉到右手无力,紧接着,右脚也出现了相同症状,右半身完全没有知觉。之后,王志强被送到附近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被确诊为中风。


接诊的任力杰迅速启用绿色通道,病人从发病到溶栓,全程只用了4小时20分,其中溶栓只用了1小时,第二天就能下床行走,说话也清楚,恢复得很不错,没有偏瘫。




第一步成功了,但这个绿色通道仅仅是自己医院内部的。


离这家医院太远的患者怎么办?不可能都送到市中心来。


任力杰有了一个新的构想:如果深圳能有一张“溶栓”地图,那全市的患者都能第一时间找到离自己最近的、可以开展溶栓治疗的医院,有效避免发生瘫痪。


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市长工程”,单凭医生一己之力不可能做到。


任力杰的创想很快获得深圳市卫计委的支持,他随后“给市长写了封信”,呼吁政府重视这项民生工程。


在他的奔走下,2016年11月,深圳终于诞生了全国第一张“溶栓地图”。



这是一张能救命的地图,希望每一位深圳市民记住他,告诉你的朋友、家人和周围的每一个人,也许你就会挽救一条生命。


——任力杰 医生



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每次救治急性中风病人后,任力杰都会仔细“复盘”整个流程,看看哪个环节的时间还能更短一些。


他发现,和家属谈话、让家属签字是最耗时间,至少花费20分钟,有时甚至1个小时。


“如果能在病人入院之前,在救护车上就取得家属同意,患者就可以更快溶栓。”任力杰心想。


因为“死抠”这个细节,他很快见到了成效。



2018年1月7日,一位老人在家突发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急救医生到现场后,初步评估为脑卒中。 救护车立即将病人送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并快速在“深圳市卒中救治定点医院工作微信群”通知任力杰。他迅速作出反应,做好准备工作。


最终,病人从到达医院到静脉溶栓的时间,只用了18分钟,创下了深圳最快的纪录。


2018年8月19日

首个“中国医师节”

任力杰医生当选首届“深圳好医生”

(全市共10人)



“卒中溶栓地图这个事,只有社会效益,没有医生个人利益,任力杰只有付出,实在让人佩服。”


在“深圳好医生”颁奖典礼当晚,一位业内人士由心感慨。


“好医生”任力杰请你务必记住

中风急救的“120口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成立卒中学会,发布中风“溶栓地图”2.0
“BE FAST”|识别中风,你必须要快!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深圳已流传“救命口诀”:记住120就灵了
帮家人存起来,武汉这张地图关键时刻能救命!
牢记这些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小心!出现这4大征兆,你可能已经徘徊在中风边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