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杨绛去世想到的

        杨绛先生去世,人们转发了很多杨氏鸡汤(其中一个还是假的),我不知道那些转发的人到底看没看、喝没喝。我倒是看了一点,以前就看过,给我的印象不像是鸡汤,倒像是冰水或苦药,满满的负能量。比如杨绛的《走到人生的边上》有很多这样的句子:“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苦。”“反正好人总是吃亏,坏人总占便宜。这个世界是没有公道的,不讲理的。”等等。

        钱杨夫妇一直对这个世界没有多少温情,唯一的温暖来自自己的小家庭(见《我们三》)。西南联大被很多人怀念,那是集中体现中国知识分子坚毅和智慧的一段历史,但在钱钟书的《围城》里,他观察到的都是知识分子蝇营狗苟的负面形象。

        小说我本来看得就不多,《围城》是我喜欢的小说之一,钱氏观察的没错,他冷眼相看、并予以嘲讽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我们周围依然能够找到身影。

        但是,人生有阴影也有阳光,有垃圾也有鲜花。如果只看到阴影和垃圾,人生就太悲催了。我们的一生中,都会遇到欺凌、漠视、背叛、阴谋、暗算等来自他人的伤害;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钱氏所观察的那样),但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友爱、帮助和温暖。实际上,把自己的事做好、不依赖别人,别人给你的每一点帮助都是你额外的所得,你怎么能不心存感激呢?看看《火星救援》,你就知道生活在地球,生活在人间,是多么幸福。

        我在小文《建造人间天堂》里有过评论:“可能是他们目睹了中国太多的苦难,杨绛和钱钟书用了很多智慧躲避社会,免受伤害。他们成功了,但也很累。不爱人生的人,也找不到家。我们这美丽的世界和纷繁的人类社会,就是我们的唯一家园。如果我能活一百岁,我会说:我要带着这一百年的奇妙与美好,离开家,消失。”

        据说费孝通的初恋就是杨绛,钱钟书过世后,费孝通曾去看望杨绛,欲重修旧好,但被杨绛婉拒。在我看来,费孝通是幸福的,因为他一直对她人怀有美好的向往;而杨绛却是不幸福的,因为她觉得很多事情都不美好,她总想寻找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家。

        钱钟书和杨绛,都属于文化巨匠,都才华横溢、很有学问,这毋庸置疑;做人方面,文革时没告过密、没整过人,明哲保身(身处一个巨大的疯人院,能保住命最要紧),实属难能可贵,也突显其智慧的一面。

        但他们的智慧和胡适、鲁迅比起来还是属于小智慧。胡适对政治和社会的理解更理性、更先进;鲁迅看到并批判的是阻碍中国进步的国民性的共性问题,而不是钱氏所看到的个人小性格。

      这种区别就是文学家与思想家的差距。

      钱杨夫妇还属于学者,纯文人的思维就更成问题。

        沈从文的小说我没看过,但看过介绍:“《边城》把他的家乡描绘成桃花源,民风淳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真诚相待,相互友爱。作品极力讴歌传统农耕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而言的。”

        然而,我更觉得鲁迅描写的旧时代更真实:贫穷、愚昧、落后。中国根本不存在那种淳朴、美好的传统乡村,从来没有过。

        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追求生产力的提高,天经地义。惟其如此,社会才得到今天的进步。我不知道,每天都为吃饭发愁,阑尾发炎、妇女难产都要死人,得了沙眼都会失明的时代,能美好到哪里?

        这一百多年来,最大的谎言就是:穷人都是淳朴善良的,有钱人都是黑心的​。而至今普遍存在的谬误就是:过去是美好的,现在是礼乐崩坏的。​

        美化传统生活的作家怀旧,尚可理解,而描述农村苦难的作家依然希望保留农村传统,就不可思议了。

        贾平凹写过《秦腔》《带灯》《极花》等多部小说,写尽了农村(村镇)生活之苦,人们素质低下,道德败坏,乡村秩序之混乱。但是他却不希望这样的农村消失,甚至他觉得为了使凋敝的村庄得以延续,拐卖妇女做媳妇,都是可以接受的。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没有了农村,我们失去了故乡,中国离开乡下,中国将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而现在我心里在痛。”

        看到这里,我觉得贾平凹简直就是个傻子,或者已经老年痴呆。

        莫言也写农村的落后,但他从来不留恋过去,而是对过去的苦难进行控诉。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现在都比过去好,这是常识,但很多人糊涂。我希望农村大部分人口都能到城市生活,只留少数人在农村经营自己的农场。只有那时,中国才真正进入工业社会,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才有价格优势,农产品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迟子建是黑龙江大兴安岭走出来的作家,最近出版了《群山之巅》,描写大兴安岭一个村镇一些人物的故事和命运。我买来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因为我了解东北农村的生活,她描写的苦难是有的,但远没有她写得那么传奇。

        那个用凸透镜点烟的老头,说太阳火点的烟味道好,不过是故弄玄虚,却让作者感到很有意境。若是遇到我,早就嘲笑他一番了。

        迟子建在后记中写道“写完《群山之巅》,我没有如释重负之感,而是愁肠百结,仍想倾诉。这种倾诉不是针对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而是因着一种莫名的空虚和彻骨的悲凉。”

        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作家是怎么想的,过去的那些事情,不外就是社会制度落后、生产力低下引起的贫穷,以及人们缺乏教育、愚昧落后,引发的悲剧。

        我不知道迟子建的悲凉来自哪里,还想倾诉什么?如果是鲁迅式的痛,就不要把愚昧神话;如果是贾平凹式的痛,我只能呵呵。

      鲁迅写农村、写故乡,知道问题在哪里,要解决的是什么,而很多作家,自己都糊涂。

        说实话,陈忠实《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我都没兴趣看下去。那个时代的苦难,我都了解,解决的方式不外是自由、民主和科学。不断地重复叙事,却对对未来的进步没什么启示,甚至自己都糊涂,没什么意思。《百年孤独》写一次就够了。

        看这些小说,真不如去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去幻想一个世上本不存在的快意江湖;或者去看刘欣慈的《三体》,去体会一个奇异的世界。

        讲道理,很多时候都没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秉持的真理。我只希望那些哀叹农村衰落的人自己去农村生活,去保持乡村的传统;希望那些怀念伟大领袖人的去北朝鲜,去承接阳光的普照、雨露的滋润;希望那些赞美中医的人,有病不要中西医结合,只用纯正的中医治病。

                                    2016年6月2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绛最干净的八句话里,藏着一生的智慧
亚凌爱情随笔:好女人
杨绛:你面对苦难的态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与精灵同行
那些年,那些爱情
著名作家经典语录,句句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