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斗拱千面 明清的繁复与华丽

斗拱是中国建筑上的一种特殊构件,它处于两层结构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斗拱用拱形和方斗形木块层层交错叠加而构成,具有结构与装饰的双重功能。经过长期实践,斗拱的形制与应用已经成为区分建筑等级的一种标志。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为了保护房屋的墙体和门窗免受日晒、雨淋的损害,房屋屋顶四周需要有挑出的屋檐,斗拱的作用就是由柱头和梁上伸出支托住屋檐,并将它的重量经过梁、柱传递至地面。




斗拱——由一层层斗和拱纵横叠加而构成,斗与拱之间完全用榫卯连结,不用一根铁钉,充分表现了中国木结构柔性连结的特性。



斗拱不仅是一个建筑构件,它其中的某一个尺寸(宋代以拱的大小,清代以大斗的开口大小)作为木结构建筑各部分大小的基本尺度,凡房屋梁、柱皆由此尺度计算出大小,因而使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上更具有重要意义。



斗拱的应用性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战国时期经秦、汉、唐至宋代,斗拱的发展由简单至复杂,由功能性强而装饰性弱到装饰性强而结构弱等。



宋元时斗拱的量词为一“朵”,到明清称一“攒”,从量词的变化,亦可见后来斗拱之繁复细密。但这看似复杂外观之下掩盖的是日趋模式化的构造关系。



斗拱不外乎由两种构件组成:方形的木墩——斗和带折曲面的长方木——拱斗上宽下窄,本是旧时常用的量具,米粮都论升、斗。《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写到,妙玉常日吃茶用的是“绿玉斗”,这里斗则是斗型的茶具。只是斗拱的斗士个实心的木墩,像支点一样支持上面的拱木,拱上再托斗,如此循环反复,这就是斗拱最简单的构成逻辑。



拱有横纵之分,横向拱的叫“拱”纵向的拱叫“翘”,若翘头做成向下的斜尖则叫“昂”,无论名目如何繁多,也无非是横纵两类拱子而已。横向的只起到连接和稳定整组斗拱的作用,而纵向的拱则层层出挑,越挑越远,直到承托起屋檐。



除了量词的不同,斗拱的名称同样也有变化:宋时斗拱还叫做“铺作”,清代则只称“斗拱”。铺作是从构造关系上命名的:一层斗一层拱的铺叠起来;而斗拱则是从形象上的直观命名的:有斗有拱就叫斗拱。或许是这也是建筑观念从结构逻辑向世俗表达的一种转变吧。



明清斗拱并非完全没有结构价值,它毕竟是屋面与屋身之间的过渡,斗拱抬高了屋面,自然会使建筑更显高大威严,故而民间斗拱的使用往往受到禁止。且看北京城的大小宅门四合院,是鲜有使用斗拱装饰的。但放眼全国就没那么绝对了。



地方做法中的斗拱,总是有着丰富的个性和表情,它虽与官式斗拱一脉同宗,但却掩盖不了世俗美学那种强烈的冲动。首先在使用范畴上大大突破了官式建筑的剪辑,同时在形象上也大大丰富起来。比如山西的许多庙宇建筑,除了在翘头昂尖上做些文章不算,还经常在斗拱上堆叠各种装饰,让寓意吉祥的狮、象、莲花都参与到斗拱的组成中来——这些都是官式建筑所摒弃的,但在地方审美中则大受欢迎。



官工建筑体系,自然无心也无力规范这种审美情趣,况且这里还有低于匠作传习的惯性驱使。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僭越吧,但建筑的文化形态总是丰富的,严肃的仪式感之外,总还需要些活泼奔放的点缀。



溜金斗拱不是鎏金斗拱,位于檐檩之下的斗拱,有一条翘起的尾巴连到金檩下面就叫溜金斗拱。常见的斗拱都是纵横两个方向用拱,斜向45°出现拱是宋金时期的特色,发展到秦代则称如意斗拱。牌楼斗拱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前后对称,因为牌楼是不分正反面的,相应的斗拱则呈现前后一样的出踩方式;第二是不受规制约束,根据形象需要,任性的增加出踩数目。斗拱多排列在室外屋檐之下,但也有用在室内屋架上的,其作用往往不具备出挑功能,而纯粹是垫托梁架、突出装饰。




本文图片和内容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斗拱百科
中国建筑名词释义
雀替系列之二——雀替的功能与分类
斗栱—— 中国古建筑的灵魂
斗拱 · 千年之魄
科普:古建斗拱的基本分类一览(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