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剑平:中国 古建筑 名词图解词典(11)
城墙
     古建筑墙体形式,“城墙”在古代称“墉”,《说文》中解释“墉,城垣也。”在古代“城墙”是城市的重要建筑物,建设“城墙”的直接动因,是统治者为了便于自己的统治,在战火频仍的时代,出于防御的需要。文献记载称“筑城以卫君”,《博物志》曰:“城郭自禹始也”。据考证,“城墙”的雏形,出现在商周时期,但当时的“城墙”,均为经过夯土版筑技术构筑;战国时期诸侯割据,都城纷起,“城墙”也就多了起来。此时的“城墙”,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如:“天子之城(墙)高九仞,公侯七仞,伯五仞,子男三仞。”从“城墙”的材料分析,大约有4种形式,即夯土城墙、土坯城墙、砖包土城墙、砖城墙。“城墙”所用砖料多为城砖,垛口、马道、女墙、城门,是古代“城墙”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城墙”的安全,收分是任何“城墙”都应采取的施工方
法。

马面  
     城墙向外突出的部分,属于城墙的附属部位,整体呈墩台形制。“马面”的施工与城墙做法相同,表面也为砖砌,上有垛口,并建敌楼,唐代称“却敌”。宋代《守城录·守城机要》:“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脚,其上皆有楼子,所用木植甚多。”据此可知,“马面”的设立,是出于利于作战的目的。马王堆出汉墓土的“守备图”中的“箭道”城,已明显表示出“马面”形象;敦煌石窟中北魏时期的壁画,也绘有“马面”形象。“马面”一般多与城门结合,实际上是城门的一种构造形式,因“马面”的墙体,有大角度的斜收,所以能“直觑城脚”。此后的城墙建筑,设“马面”则成定制。(见图7-49)

雉堞
     古代城墙的组成部分。古代一雉即为高度一丈,长度为三丈,古代城墙上的矮墙,即为高一丈长三丈,故称“雉堞”,叠涩成梯形向上收进。从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中反映出,每一“雉堞”均有方眼,称“堞眼”。关于“雉堞”的起因,据分析,早在夯土城墙的时代,为了防御外敌,需要构筑“雉堞”,“雉堞”之间留有空间,后世称“垛口”,由于大量使用的是夯土或土坯,结构不稳固,所以就必须做成叠涩梯形。明代大量使用黏土砖,因此,叠涩“雉堞”的做法,逐渐被方直墙体取代。
      《墨子·备梯》:“行城之法,高城三十尺,上加堞,广十尺。”可见至少战国时期,就有“雉堞”的做法,直至近代,“雉堞”始终是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7-49)
堞眼
     古代城墙上砖垛子的孔洞,用以向外眺望和向下窥探,在城墙砖垛设“堞眼”的做法,从汉代以来一直沿用到明清。“堞眼”形象,最早可见于墩煌石窟中南北朝时期城墙壁画。(见图7-49)
瓮城
      根据所处的位置和与城墙的结合状况,“瓮城”约有两种情况,一是建于城门外的小城,二是与城墙相连的小城。前者出现于我国古代的早期,如战国时期的楚纪南城;后者最早产生于汉代边城的曲尺墙,此种形式开后世“瓮城”之先河,目前所见的“瓮城”多为后者,“瓮城”的建造目的,是用于城池的防备。山西平遥古城的“瓮城”,是典型的古代“瓮城”形制。
     “瓮城”有方形与圆形之分,亦有双重“瓮城”结合的形式。宋代的《武经总要》书,载有“瓮城”详图与文字。

羊马墙
       古代沿城墙外墙于壕内所筑的墙体,又称“羊马城”或“羊马垣”,其规模小于城墙,实际上是附属于城墙的砌体,其作用是为防止外敌入侵,“权暂安泊羊马”(《守城录·守城机要》)。关于“羊马城”的形制与做法,曾有宋代的赵万年所著《襄阳宋城录》记述,据记载,“羊马城”距城墙三丈,建于“高二尺,阔四尺”的雀台之上,可在“羊马城”内伏兵,据此可知,“羊马城”相当于近代史上的碉堡或碉楼。

夹城
     古代专用于皇帝出入皇宫和皇城的通道,其作用是为保护皇帝的安全。据考古发掘,唐代的大明宫和芙蓉园之间就筑有“夹城”。

女墙
      处于建筑物上的矮墙,均称为“女墙”,又称“女儿墙”。常见的“女墙”,多筑于城墙、平房楼台顶部,民居建筑有些风水墙也做成“女墙”形式。如果说院墙是为了防止外人进入,那么“女墙”则是出于保护宅主人自身的目的。现存的“女墙”,均建在高处,其高度不过身体胸部,作用与护栏完全相同。“女墙”般砌成实体墙,少数为花瓦或花砖做法。城墙上的“女墙”,在城墙的里侧,屋顶的“女墙”多数在屋顶的外侧,它实际上是院墙功能的补充。“女墙”在北方的民间建筑中常见。

复壁
      古建筑中的双道墙体,是一种用于藏匿贵重物体或躲避灾祸,而专门设置的隐蔽性构筑物,因其有两道墙体形成内部空间,故名曰“复壁”,又称“夹道”、“夹墙”。中国历史上常见这种“复壁”形式的记述,如古文献曾记载,秦始皇“焚书坑儒”,为保存书籍,孔子后代曾将重要史籍藏于“复壁”中;《后汉书》和《汉书》记载了许多与“复壁”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
金刚墙
       解释有二。
       一、古建筑墙体。处隐蔽部位,它所承担的任务是支撑、贴附或替代其他构件,此种墙体统称“金刚墙”。从古建筑各种墙的高度比较,“金刚墙”是最矮的墙。产生“金刚墙”的原因,应当与使用材料有关,如硬山墙的博风要凸出于山墙,过重会导致博风的下坠,“金刚墙”低于博风,起辅助博风的作用。有时因材料的缺乏,“金刚墙”也充当某部位构件使用,如瓦垄与天沟的交界处,砌几层砖以代替连檐、瓦口等。“金刚墙”墙体的砌筑方式,根据辅助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石桥桥墩的分水墙,称“分水金刚墙”。(见图7-50)
御路
      古建筑御路踏跺组合构件。《清式营造则例》中称之为“宫殿台阶之前,踏跺之中,不作级式而雕龙风等花纹之部分”,是一种最高规格的踏跺做法,是解决古建筑中轴对位和两阶古制的成功范例。“御路”位于两边踏跺之间,将周代以来的东阶和西阶合为一体。根据壁画资料,我国唐代始有“御路”规制,现存有北宋少林寺的“御路”实物;明清时的皇宫中,使用“御路”十分普遍,可以说将“御路”筑就为“一条充满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的道路”。其制作材料均为石材,龙风是皇家“御路”的专有题材,而山水花饰则是大型寺庙“御路”的主要表现内容。(见图7-7)
甬路
     古建筑庭院中单体建筑之间的通道,与地面铺墁不同,“甬路”的起点和终点均在门的中轴线上,一般为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方向,四个方向通达的“甬路”,则形成十字交叉“甬路”。“甬路”的两侧,分为连接墁地或土地面两种情况。所用材料多为方砖和条砖,石材“甬路”是皇宫、园林和宫观寺庙经常使用的形式,宫殿的石材“甬路”亦称“御路”。按照“甬路”的做法,分为大式“甬路”和小式“甬路”。小式“甬路”,砖的组合形式比较丰富,以龟背锦和筛子底最具代表性。“甬路”的重要特征,是中部拱起以利排水,两侧砌散水砖,以牙子石或牙子砖护边。(见图7-51)
雕花甬路
     古建筑甬路的一种形式,经常使用在宫廷园林之中,成为地面装饰艺术的精品。“雕花甬路”的两侧散水墁地,为雕有花饰的砖石,有的用砾石组成各种图案。“雕花甬路”所采用的材料大致为方砖、瓦片、砾石等,其显著特点,是突出图案艺术,采用雕刻或摆砌的方式,将用于行走的中间部分和表现文化的散水部分,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根据材料和雕刻的区别,可将“雕花甬路”分为方砖雕刻甬路、瓦条集锦式甬路、花子石甬路3种做法。
丹墀
    砖砌甬路和御路的组成部分,用于大式建筑的甬路和御路铺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将条砖陡板面向上斜铺,称陡板斜面“丹墀”;二、条砖小面向上斜铺,称柳叶斜栽“丹墀”,上述做法多用于皇宫建筑和大型寺院中。“丹墀”的作用,如同散水,其艺术效果在于对御路的烘托作用。(见图7-51)
牙子
      甬路或御路两侧的条砖或条石。砖砌牙子称“砖牙子”,石砌牙子称“石头牙子”或“牙子石”。“牙子”在道路两旁,如同两道框线,不但起着紧固路面砖石的结构作用,而且在视觉上将甬路的主次部分明显区分。按照清大式做法,铺墁甬路时,应先划牙子”线,裁“牙子”石,而后才在“牙子”之间铺路面。(见图7-51)

墁地
     古建筑中室内外地面做法与形式,将砖石进行加工,并铺在地面的施工技术,俗称“铺地”。“墁地”的实际作用,是为了防止雨水渗入地面,隔绝地面潮湿,便于人的通行。唐代以来有些“墁地”趋向华丽,以示高贵,所以“墁地”发展到明清时期,具有装饰性的“墁地”则演变为程式化。原始社会人类已经具有处理地面,解决防潮问题的意识,如半坡遗址地面用不规则的红烧土块铺地:周代用砖铺地;汉代用砖铺墁墓室等,可以说是“墁地”的起源。方砖、条砖是建筑室内外常用的墁地材料,金砖则常用于宫殿室内的地面。十字缝、拐子缝、人字缝、丹墀、套八方等,是“墁地”砖缝的主要形式。“墁地”砖的砌铺,有细砌和糙砌两种做法。


细墁
     古建筑地面墁砖的方式之一,是墁地做法中比较复杂的技术。“细墁”使用于室内陆面和室外地面。“细墁”材料为方砖和条砖,其粘合材料和表面处理材料,主要是油灰、桐油、白灰浆等。“细墁”地面在施工前,须将砖砍磨加工,按事先布置的图案,墁在素土或夯实的灰土面上。此种方法的施工特点有:
     一、地面正中做十字线,以使砖的缝线与房屋轴线平行;
     二、砖的趟数为单数,中间一趟在室内的正中间;
     三、与门临近的地面,均为整砖,两端可为碎砖。
     墁地步骤为样趟、揭趟、上缝、刹趟等。重要建筑的地面,经“细墁”之后,还要用桐油浸泡擦抹。
糙墁
     古建筑中较粗糙的一种地面墁砖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建筑的院内陆面、人行较少的部位、次要建筑的室内等,与细墁的区别是,细墁地面墁砌前要砍砖,“糙墁”不须砍砖就可直接铺砌,虽然施工程序与细墁没有大的差异,但糙墁砌筑的砖缝间,不施用油灰,铺砌完工后,地面也不浸泡桐油或擦拭桐油,只用白灰抹严砖缝。
     用这种方式所墁地面,它的强度和美观程度显然不及细墁地面,然而由于“糙墁”既省工又省料,因此,是民间建筑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泛水
       古建筑墁地方法,即将建筑里侧地面,高出外侧地面的施工做法。采取此种方法铺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雨水流入室内。“泛水”坡度的大小,一般为0.4%左右,细墁的廊心地面大约为0.7%的“泛水”,“泛水”主要使用在室外台明和室内铺地。“泛水”的坡度大小,往往与建筑所在地区有关,如南方的建筑“泛水”,就比北方建筑“泛水”明显,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泛水”是古建筑施工中古老的墁地方法,其他部位采用此技术施工,也称之为“泛水”,如博脊上的博脊瓦,砌成里高外低的斜面。(见图7-50)
攒生泼墨
    古建筑室内金砖墁地时,采取的砖地面细加工做法,这种做法在宫殿建筑内部比较多见。“攒生泼墨”实际是攒生和泼墨两道工序,古代工匠习惯上将二者合称为“攒生泼墨”。使用的原材料为黑烟子、胶水、酒、红木刨花等,采用此技术,首先要将原材料制成合成材料,具体方法是将其中的前三种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将红木刨花与水煮开,并与黑烟子和黑矾混合制成黑矾水,将黑矾水泼在地面上,之后施以生桐油浸泡,干后的地面光洁如洗,富丽堂皇。

散水
      古建筑墁地做法和部位,解释有二。
     一、位于台基四周下边沿的墁地砖,用以保护地基周围免受渗水破坏。“散水”也有泛水做法,即基础四周的墁地砖里高外低。屋檐上的雨水从屋檐流下,直接滴到“散水”砖上,经按泛水砌筑的“散水”,流向台基以外。“散水”多为方砖和条砖,石材“散水”少见。《清式营造则例》称“散水”为“台基下四周,与土衬石平之墁砖,以受檐上滴下之水者。”“散水”的排列方式很多,主要有一品散水、连环锦、套八方、拐子锦、步步锦、人字纹等形式。
      二、甬路两侧的铺砖方式和具体位置。在单体建筑四周或建筑主体部分铺砌“散水”的做法,至迟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出现。(见图7-52)

套八方
     古建筑中条砖组合形式或图案,亦称“八方锦”。“套八方”由6块条砖组成外框,内放2块条砖,8块条砖构成正方形图案,一个正方形为一组,由多个正方形整体形成套八方图案。“套八方”常见于院内陆面、散水和墙帽等部位。
冰纹
     地园林建筑中的铺地形式,由不规则石板组成,其外观效果极似冰裂纹样,故称“冰纹地”。铺墁“冰纹地”,应依石板边缘,采用“找缝”和“补漏”方法施工,以避免出现“冰纹空地”,造成道路起石现象。
十字缝
    古建筑砖墙墙体条砖排列和方砖铺墁形式。
     解释有二。
     一、上层条砖长身起砌,落在丁头上,下层则相反,这样形成的砖缝为十字错缝,即“十字缝”;
     二、铺地方砖组成“十字缝”,方砖四边相等,所以整块铺排,必然形成十字相交缝隙。
   室内“十字缝”地面,多见于唐宋时期建筑。(见图7-53)

海墁
     古建筑地面的墁砖或石材,全部铺墁在地面表层,形成大面积、大范围的墁地,称为“海墁”。“海墁”的砖砌方式为糙砌,砖缝组合可灵活多变。“海墁”材料为方砖和条砖,以条砖“海墁”为惯例,石材“海墁”地面在宫殿和山区的寺庙中比较普遍。“海墁”的作用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是防水隔潮,保持地面的整洁;
     二、是保护古建筑隐蔽部分的安全。
    北方建筑习惯于向东南方向排水,因此,“海墁”地面须将排水沟眼,设在院内的东南角。“海墁”的通常做法,是在夯实的灰土上施以墁砖宫殿建筑则先铺三至十几层的垫砖,然后再进行“海墁”。
叠涩
    运用层层出挑或内收技术,所形成的建筑构造形式,称“叠涩”。“叠涩”常见于砖石塔的出檐、墓室内砖顶、砖砌藻井等。至迟在两汉时期,“叠涩”技术已经成熟,以后成为各代墓室主要构造;而无梁殿建筑的普遍出现,对其“叠涩”技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叠涩”丰富了建筑外观形式,也扩大了建筑空间的利用,节约了木材。

收分
    古建筑墙体施工方法,是指砖墙或夯土墙等墙体,自墙脚至墙顶部逐渐向内收进,宋《营造法式》中称“斜收”,并规定了墙体“收分”的具体做法,如城墙每高四十尺,则厚高二十尺,“其上斜收减高之半。”唐至元时期墙体“收分”显著;明清时期由于砖的普及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墙体不做“收分”或“收分”很小,一般不易发现。
拱券
       特指由黏土砖砌筑的结构形式,又称“砖券”,其施工技术称“发券”。“拱券”包括早期拱券、筒拱、穹隆拱、叠涩拱以及常见的平口券、木梳背、圆光券等构造。砖的使用,为“拱券”技术奠定了物质条件。战国时期的空心砖墓,是最早的“拱券”形式。“拱券”是砖石结构发展的重要标志。墓室“拱券”对明清时期的地面建筑,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无梁殿的建造等。(见图7-54)
筒拱
      西汉时期砖墓结构形式,“筒拱”的出现为我国拱券结构,提供了依据模式,以后的拱券基本上均为“筒拱”构造。据河南洛阳发现的西汉墓分析,并列“拱券”和纵联“拱券”是当时的主要做法。据记载,东汉已将“筒拱”技术用于拱桥;“筒拱”技术出现于地面建筑,最早见于魏晋时期的佛塔;宋《营造法式》中的卷辇水窗为“筒拱”;现存的山西土窑洞,是明清时期灰砖与生土混合构造的“筒拱”住屋。

叠涩拱
      古代墓室结构形式,始于东汉,隋唐盛行。“叠涩拱”的典型做法,是各层墓砖为卧砖平砌,向外层层出挑,最后结顶收拢,其断面为阶梯形。“叠涩拱”技术对城墙、砖塔等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

五券五伏
    明清皇城城门和大型城门砖砌拱券形式,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属于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做法。实物中有多于五券五伏的做法。券,立砖排列;伏,即卧铺条砖。“五券五伏”即5层券砖5层伏砖,伏与券结合方式,在东汉至隋唐期间屡见实物,但券与伏分层砌筑,作为定制出现于明代。民居建筑的门窗,券伏结构更为多见,但券伏层次较少。(见图7-55)。
穹隆顶
      古建筑屋顶结构形式,最早出现于汉墓砖结构墓室,以后广泛运用到木构建筑中。据分析,“穹隆顶”结构的最早雏形为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发展,是导致“穹隆顶”产生的客观因素。汉代墓室用砖砌做法非常盛行,砖结构的拱型做法,已经使用了无模支顶的施工技术,这样就致使砖与砖之间的结合,由平行砌筑演变为叠涩砌筑,而叠涩施工技术则是“穹隆顶”的前提条件。加大墓室空间,必然增加矢高,是“穹隆顶”产生的直接原因。西汉末年,“穹隆顶”已经成为独立的结构存在。唐宋辽金时期,保存有大量的“穹隆顶”结构墓葬。
并列砌置
      古代拱券筑砌方式。出现于汉代,据考古资料显示,此方式以汉墓室采用者居多,使用材料为砖或石。“并列砌置”是将券体内壁分层,并逐层推进,并列布局,石缝或砖缝相错。明清时期出现分节并列的做法。
纵联砌置
      古代拱券筑砌方式。出现于汉代,多用于石桥发券、塔下地宫、墓室券顶及墓道,从石条组合规律看,各层石条卧砌,由两侧底层向上砌置,层层条石纵向联结,石缝相错。至明清时期,这种延续了1000多年的做法,发展成镶边式纵联和边框式纵联两种形式。有些石桥则将纵联与并列结合,创造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形式。

收水
      江南建筑墙体施工做法,指建筑砖墙呈阶梯形状态,自下而上,向内倾斜,北方称“收分”。“收水”出自《营造法原》,为南方收分做法,但南方“收水”与北方建筑收分以及宋《营造法式》中的收分,均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墙体的位置,《营造法原》规定的“收水”,既有界墙、围墙的两面“收水”,又有山墙、檐墙仅在外墙做的“收水”,其“收水”的作用与收分相同。

龙尾道
      唐代宫殿建筑的踏道形式,根据考古发掘,当时的含元殿就存在这种踏道。《含元殿赋》描述为“向龙形之曲直,夹双壶之鸿洞。”《唐六典》含元殿注云:“殿前玉阶三级,每级引出一螭首。其下为龙尾道,委蛇屈曲凡七转。”因“含元殿”为高台建筑,所以必须建造“长而曲”的踏道,以便于登高。“龙尾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随着建筑高度的降低,“龙尾道”形式的踏道,到宋以后不再使用,但宋代的踏道形式,仍保留“龙尾道”的遗迹,如河南济源济渎庙渊德殿遗址。
蹬道
     山岭间的人行道路,阶梯状,由石块砌成或取自然石凿刻而成。园林假山中的道路也称“蹬道”乱石路园林之中用乱石铺就的行人小径,也称“石子路”,这种“乱石路”,或曲,或直,表现出野趣朴拙的艺术效果,其施工方法省材省力,不受技术条件限制。

马道
     解释有二。
        一、城墙的附属部分,用于城墙攀登,多为礓碴做法,位于城墙内侧;
       二、古建筑施工脚手架中的坡道,又称“戗桥”,用于运送建筑材料。

影壁
      古建筑墙体形式。现存“影壁”实物,多见于明清时期,最早的“影壁”发现于陕西岐山风雏的西周遗址,自此以后,“影壁”成了古建筑中一个颇具文化意义的独立成分,更是传统民居建筑所必有的一种墙体。“影壁”又称“照壁”,因其具有遮蔽功能,所以又名之为“隐避”。根据使用材料,“影壁”有琉璃“影壁”和砖雕“影壁”;从“影壁”的构造形式分析,主要有一字“影壁”、八字“影壁”、撇山“影壁”、座山“影壁”、跨山“影壁”等。
      “影壁”的壁身、壁顶和壁座,是必需的3个组成部分,壁座最考究的是须弥座;壁身是装饰的重点,常见有几何图案、龙饰、山水、文字等;壁顶多为歇山、庑殿、悬山、硬山等。就现存“影壁”所在的位置,一般分为院门外和院门内两种情况。民居建筑中“影壁”,随院门方向,依风水观念,多在中轴线的侧向,而皇宫庙宇的“影壁”,则在中轴线上。“影壁”的设置,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如《论语》中记述了孔子曾指责管仲:“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塞门”就是“影壁”。
座山影壁
     古代影壁形式之一。因这种影壁处于院落建筑山墙之上,故称“座山影壁”,以民居建筑多见。我国民居院落大门,通常位于侧面,正冲厢房山墙,匠人便利用山墙,将砖雕艺术刻于此处。按其材料,可分为砖雕影壁和琉璃影壁。(见图7-56)
撇山影壁
       明清时期影壁形式,这种影壁在北方民居中十分常见。此式影壁分为两侧,分别斜交于庭院大门,有砖雕和琉璃两种做法。“撇山影壁”分为两折的,则称为一封书式“撇山影壁”。(见图7-57)
一字影壁
     影壁形式之一,其平面为一字展开,为各类影壁的基本模式。根据材料不同有砖雕和琉璃两种做法,往往设置于院门之外,正对院门,有些较大的院落,则设置于院门之内。因其为独立构筑物,占有一定空间,故常为官衙府宅所用,一般民居中少见。(见图7-58)
八字影壁
        古建筑中墙体组合形式,从平面看为八字排列,呈“八字”形,故名“八字影壁”,实际以三面一字影壁构成。此种影壁具有对称稳定的美感与烘托主体建筑的标志性功能,故常用在院门两侧或院门的对面。(见图7-59)
跨山影壁
      古建筑砖作影壁形式。即位于山墙一端的影壁。有时候房屋的山墙与院门不在个轴线上,于是古代匠人就有意偏离山墙山尖制作与院门正对的影壁,此种做法,便称“跨山影壁”。(见图7-60)
琉璃博风
       博风材料和做法。多见于卷棚、歇山和硬山式屋顶。前者称“圆山博风”,后二者称“尖山博风”。由正中位置的活顶中、罗锅拔檐砖、罗锅半混以及两侧的插扦、博风头等琉璃构件组成。“琉璃博风”的特点,不同于灰砖材料,不可二次加工,要提前试摆。因其为悬挂状态,所以需依托木制构件存在,施工中需将其背面的“胆”嵌入木博风板,用铁丝紧固,并由托山半混支撑。(见图7-61)
博风头
      古建筑博风板或博风砖下端部位,其形制风格,各时代有所不同,如宋式建筑的“博风头”应“与瓦齐头”(《营造法式》),但现存实物更多的是几道卷瓣,清式建筑“博风头”有菊花头、太极图、霸王拳等多种形式。“博风头”在保护檐头的同时,又起着装饰作用。
砖博风
      古建筑屋顶山墙砖构件,位于硬山屋顶两侧山墙上部的拔檐部分,又写做“砖博缝”、“博风砖”等,主要起装饰作用。根据材料与做法的不同,“博风砖”可分为方砖博风、大三才博风与小三才博风、散装博风以及宫殿式的琉璃砖博风等。
     民间建筑山样砖雕成山花者,当属宋式木博风的遗迹。
宝剑头
       解释有二。一、灰布瓦顶两端正吻下之构件,位于坐中勾头与面筋条之间,亦称“圭角”;
        二、尖山式山墙砖博风的组合构件,位于砖博风的最顶端,呈菱形放置,为方砖制作。(见图7-61)
活顶中
      古建筑山墙山尖组合瓦件,当硬山博风的脊部为弯弧时,一般在此位置安放一块经砍磨的弧形砖,下部则设“活顶中”,如天圆地方式山尖。“活顶中”由方砖制作。(见图7-16)
散装博风
     古建筑山墙砖博风做法。通常“散装博风”使用于硬山卷棚式建筑,一般用大开条砖,按照十字缝顺屋坡依次逐层砌筑。“散装博风”的特点主要有,
     一、砖的层次为单数;
    二、博风头为砍制的方砖;
    三、其高度依据博风方砖确定。(见图7-62)
方砖博风
      古建筑山墙砖博风做法,即由方砖砌筑的博风,一般以硬山式建筑较为多见。其方砖规格主要有尺二方砖、尺四方砖、二尺方砖等。方砖应经过砍制,按照屋架坡度砌筑,为了求得博风的装饰效果,通常采用干摆和丝缝砌法。其高度可分为大式与小式两种方式。博风头常见雕刻图案有菊花头、霸王拳、太极图等。(见图7-63)
三才博风
       古建筑博风做法,其高度低于普通方砖博风,可分为大三才博风和小三才博风两种形式。前者由尺四方砖截成一半使用,后者为尺二方砖的一半。
陡板博风
    古建筑博风做法,即由停泥、四丁砖等小型条砖砌筑的博风,因其施工方法为陡砌,故称“陡板博风”。
软活
     古建筑中凡用抹灰的方法制作的花纹图饰,称为“软活”,也称“软花活”,其做法类似于泥塑。“软活”工艺比较简单,主要分为堆活和镂活。“软活”所采用的材料有麻刀、麻刀灰、纸筋灰等。
     “软活”的特点,
    一、施工灵活、操作自如;
    二、所用材料可在砖或石上塑造,不易损坏建筑材料;
    三、“软活”比硬花活的修
复更加容易,但由“软活”制作的成品,却不如硬花活成品耐久;
     四、“软活”常常用来弥补硬花活所造成的不足。
阴刻
       古建筑雕刻技法,适用于砖雕、石雕、木雕等材料,其雕刻线条向下凹进,形成“V”字形阴纹,故称“阴刻”。“阴刻”作品,如同白描画,其线条洗练简洁。此种方法,早在宋代就已经相当成熟,并进行了规范,如宋《营造法式》中的“减地平钑(xì) ”,即为“阴刻”的最初做法。由于“阴刻”手法比较简单,且突出凹线,线条感十分强烈,因此,常用来表现纹样图案,如山水、花草、碑刻边框等。

平雕
     古建筑雕刻手法,与阴刻手法类同,均向下凹进,所不同的是:
     一、“平雕”线条呈阳线,以阳线为表现线条,与阴刻正相反;
     二、“平雕”多以线面为主,但线条多呈宽条,这是因为如线条不宽,在凿刻时会断裂之故;
     三、阴刻的线凹下,不凿的“地”高“平雕”的线高,而凿下的“地”低。“平雕”艺术适宜表现粗犷效果。
浮雕
      古建筑雕刻手法,是雕刻技术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包括浅浮雕和深浮雕,因其以凸出于“地”的大面,可多层次组合,表现其中内容,故形象地称之为“浮雕”。浅浮雕,又称“浅活”,是指所表现事物,只用单层面或线凿刻;深浮雕,又称“深活”,是指多层次组合的面与线的艺术形式。由于“浮雕”作品立体感很强,能够较全面反映事物的特征,因此,成为影壁等部位雕刻的常用手法。
什锦窗
      古建筑园林窗式,什锦即繁多丰富之意。按其外形,可分为扇面窗、月洞窗、双环窗、菱形窗、梅花窗、方胜窗、八角窗、五角窗等;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镶嵌什锦窗、单层什锦漏窗和夹樘什锦灯窗等。“什锦窗”装于砖墙或石墙上,起着很强的装饰作用,同时又具有景观框功能。“什锦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见图7-64)



哑吧框
     古建筑门窗洞口内券构件,多见于什锦门窗,如八方、六方、圆形、宝瓶、扇面门窗等。其制作方法是,首先根据设计图样,按样板制成各种形式的盒子,此盒子便称“哑吧框”,其作用为支撑门窗轮廓,“哑吧框”的周边砌砖,框边封护木贴脸或砖挂落,内壁则贴板或贴砖。(见图7-65)


细墁地
     古建筑地面施工方法,多用于室内陆面,也称“细地”。“细墁地”所用砖料,需进行砍磨加工,以使之棱角平直整齐,表面光洁细密,并且规格完全统一。采用“细墁地”做法施工的地面,砖缝很细,整体性极强。讲究的“细墁地”,其砖料经桐油浸泡,此种“细墁地”又称“金砖细墁”。
淌白地
     古建筑地面施工方法,用于室内外地面的铺墁,与细墁地不同的是,砖料加工只达到“于过肋”,不磨面,或者磨面不“过肋”。“淌白地”不及细墁地砖加工细腻,施工过程也比较简单,因此,整体效果与细墁地相比有些许差距。
糙墁地
     古建筑地面施工方法,是室外常见的砖砌铺墁形式,此做法砖料不需加工,砖缝较宽,地面平整度较差,观感上显得十分粗糙。


钻生
      古建筑施工技术,特指对砖地面的处理方法,即将桐油倒在铺有地砖的地面,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然后刮去多余的桐油层,再撒上青灰面,反复擦拭,使之光洁。“钻生”的全过程,可归纳为钻生、起油、呛生、擦油4个步骤。
     解释有二。
     一、墙之别名,如《诗经·大雅·绵》:“百堵皆兴”,《鸿雁》:“百堵皆作”,百“堵”,即许多的墙。
     二、筑墙的尺度单位,“堵”的具体尺寸,说法不一,《公羊传·定公十二年》说:“五板而堵”,板即版,一版长一尺,宽二尺;或曰长高各一丈,为一“堵”。
    解释有三。
    一、上面建有宫室的台基,如《考工记》:“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即夏代的明堂台基,其进深为十四步,面阔在进深的基础上增加三步半。《墨子》:“尧舜堂高三尺。”
     二、泛指古代天子、诸侯的居住建筑中,向外敞开并宽大的部分,现存北方农村房屋中的“堂屋”即此。
      三、殿堂,古代对殿的统称,《苍颉篇》:“殿,大堂也。”《说文》:“堂,殿也。”

门屋
      院落房屋式大门建筑。古人对门十分重视,演绎出许多思想内涵,如《说文》:“门,族也。”象征家族兴旺与否;门的质量如何,代表着人的脸面,故有“门脸”之称。“门屋”常与主体建筑,同处于一条轴线上,“门屋”在前,依次为殿堂、厅堂等。“门屋”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在用料和规制做法上,低于主要建筑:
     二、其屋脊高度低于主要建筑屋脊;
      三、由于为房屋式柱网布局,因此,兼做屋使用。
   “门屋”源于西周时期的“有盖的屋”,即门上起屋形式。
    古代礼制性建筑,用于举行祭祀、盟誓、占卜等仪式的高台建筑,如《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由此可知,坛在秦汉以前就已经出现。商代的“坛”为土筑,西周已经使用石块砌筑坛,形制上有方形坛和圆形坛之分。“坛”在宋《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有记载,“坛”共分三层,每层的结构,为台阶状。“坛”的立面,为“格身版柱造”,即以柱版相间,格身内一般做成平面无华的素面,或者雕刻有壸(kǔn)门形式,每层均做“头子”,即叠涩,这种三段式的构造形式,与须弥座的造型非常相似,而须弥座则是高贵的基座。“坛”的内部填土或碎砖,外表为石板料。但宋式的“坛”已不存,现存明清时期的社稷坛,可为研究早期的“坛”提供佐证。

戏台
      古建筑形式,特指古代演出场所,即有屋顶、墙体和台子的建筑物。“戏台”源于古代祝祀酬神活动,专职表演的出现,促使专门供演出用的建筑产生,最早的“戏台”是空旷的圆丘祭台之类,如《诗经·陈风·宛丘》中“坎其击鼓,宛丘之下”句;汉代为了满足贵族阶层的娱乐需要,专门设置了观看演出的“看棚”,演出还属露天性质;隋唐时期供演出使用的建筑物出现,即露台,则是“戏台”的雏形。关于“戏台”的发展史,宋代的瓦肆钩栏可谓戏剧史上的大事件。约在宋金时期,仿照传统建筑的三分式,台上构建起屋身和屋顶,这时正式确立了演员在上,观众在下的观看形式。三面敞开是“戏台”的主要特点,而一面观看的“戏台”较少。现存最早的“戏台”为山西高平二郎庙金代“戏台”。
露台
     古戏台形式,用于演出的构筑物,实际是供演出的台子。隋唐时期江湖艺人的演出范围扩大,观众增多,平地式的演出场所,致使演员与观众在一个视平线上,观众之间相互遮挡,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抬高演出场地,“露台”便由此产生。隋唐时期,观看演出多在当时的佛寺,其中专供祭祀的“露台”,则是最早供演出用的戏台。“露台”的出现具有二方面意义:
      一是改善演出条件,提高演出效果;
      二是奠定了由露天向封闭,由平地向高台转变的建筑基础,戏台建筑则是“露台”发展的结果。

乐棚
     古代在露台上建造的演出建筑,“乐棚”与戏台的最大区别,是四面不设围墙,观众可在四周观看演出,相当于当时的亭子,为方形平面。宋元时期的“乐棚”的产生解决了风雨影响问题,使演唱出现了回音效果,但由于“乐棚”四面敞开,不利于演员演出前的准备,后在“乐棚”后场加筑一道后墙,形成三面观看形式。宋元时期“乐棚”也称“舞亭”、“乐亭”、“舞楼”等,现存庙宇的“乐棚”与戏台均为倒座,一般建在正殿的对面。


坞壁阙
      东汉至唐代多见的古阙形式之一,阙的建造在周代就已经出现,如《诗经》:“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但周至西汉时期的阙,大多数是独立于城门、宫门、墓道等的建筑台体;东汉的阙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坞壁阙”,这种阙的两侧台体紧依坞门,在坞门的上部建有屋顶,已经明显地表示出“坞壁阙”的军事功能;“坞壁阙”的形象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大量发现,说明南北朝是“坞壁阙”盛行的时期;唐代的宫阙呈“凹”形,是“坞壁阙”的发展结果;明清紫禁城的午门,应当说与“坞壁阙”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

无梁殿
      古建筑结构形式。古代砖石建筑特有做法,屋身以上部分,不用任何木构件,只利用砖石材料,采取符合材料特点的砌筑技术构架屋顶,以此技术建造的房屋称“无梁殿”。明清时期的寺庙中,“无梁殿”比较多见。根据佛教经义,“无梁殿”又称“无量殿”。山西五台山显通寺“无梁殿”,全为砖砌,采用的是叠涩技术。不用木构封顶的做法,在汉代就有,如墓室的拱券结构,用于地面的建筑,现存最早的为南北朝砖石塔,但出土的汉明器,屋顶似乎直接由墙承重,不见木构架的意向,很可能就是“无梁殿”的嚆失。
平水
      古建筑的标高,即平水。
    一、施工前,古代匠人要先确定“平水”,然后才能依据“平水”的高度,决定建筑物的高度。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在建筑群的中轴线位置,砌筑两座砖墩子,在砖墩子上用墨斗弹出水平方向的水平线和垂直于水平线的中轴线,水平线就是“平水”。在群体建筑中,“平水”就是正殿或正房的台基高度,与建筑群的东南方向的“沟眼”,即最低“平水”相结合,以决定建筑院落各个部位
的高低。
     二、大木作梁架中的脊桁,位于整体梁架的最高处,也称“平水”。
     古建筑门窗顶部的砌筑方法,又写做“璇”。“券”之技术晚于过木,但却比过木更加坚固。汉代的拱券结构发展,直接导致了门券或券窗技术的使用,在砖材料大量使用的明代,砖券技术更加成熟。“券”的材料一般为砖或石,以砖券为多见。见于门窗砖券的有木梳背券和半圆券二种形式;按照券砖加工程度,可分为素面砖的素面券和砌有雕砖的饰面券,饰面券的雕砖,砌在券砖的最外侧,构成鲜明的轮廓线。门窗砖“券”前,首先要支顶木制的券胎,以便按券胎形状砌筑券砖。园林建筑的随墙门也善于使用“券”的方法,做成月光门、瓶子门等形式。“券”又称为“伐券”或“发券”。
斜收
     宋代壕寨制度中城墙砌筑的一种做法,从城墙的断面看,内外墙面由下至上逐渐窄小,称“斜收”。宋式建筑的“斜收”,源于氏族社会晚期古人的挖壕筑垣技术。商代中期的城墙,其外墙面为陡坡;《考工记》记载:周代的城墙,高与基宽相等,顶宽是基宽的2/3,这些做法均对“斜收”有着启发作用。按照宋《营造法式》规定:“减高之半”,即指两墙面斜收的尺度为墙高的1/2,根据推测,“斜收”完成后,顶部厚度等于墙高的一半。“斜收”的目的,在于军事防御和城墙的稳固。
背撒
      古建筑砖墙墙体筑砌做法,与背山有相同之处,即在砖料之间插入“背撒”材料,如石片、瓦片等,后灌入灰浆。“背撒”位置处于砖墙的后口,适用于干摆墙等墙体砌筑。为保持墙面整洁和墙体稳定,“背撒”材料不可伸出墙面,亦不能重叠使用,同时在砖接缝处,要独立“背撒”,称“别头撒”。“背撒”做法至今仍在流行。
背里
     古建筑墙体部位及做法,解释有二。
    一、墙体里皮用糙砖和灰浆砌筑,称“背里”做法,此做法适用于在外皮实施干摆技术的墙体。
    二、墙体的隐蔽部分,即墙体本身与正面相反的另个面,如砖砌台明的“背里”,此部分因不露明,故多施以糙砌方法。

刹趟
     古建筑砖砌体加工技术与做法。砖墙筑砌或地面铺墁施工完毕,往往出现砖与砖之间的高低砖棱,用磨头将砖棱磨去,并使之平行的全过程,称“刹趟”。磨头,即砂轮或较硬的砖石等。“刹趟”是讲究的建筑必需的工艺做法,如干摆墙。

卧砌
    古建筑砖墙墙体摆砌形式,即将砖的长身面向外,砖之间的两肋和两头相结合,是十分常见的砌砖形式,以“卧砌”方法砌筑的砖,则称“卧砖”。普遍采用“卧砌”的做法,始于明代。卧砖砖墙砖缝,在明代多为一顺一丁的排列组合,形成砖缝岔分的效果;清代多为三顺一丁的组合方式。比较常见的“卧砌”的砖缝,还有十字缝、五顺一丁、落落丁等。(见图7-66)
陡砖
     砖墙墙体和铺地砌筑方法。墙体条砖或方砖竖砌,大面向外,间隔丁头,是空斗墙的常见形式。陡即竖,此形式源于汉仿土坯墙的“三平一竖”或“一平一竖”的排列。节约砖料是“陡砖”产生的原因之一,目前在民间建筑中仍有采用。地面铺墁条砖,采用大面向上铺砌,也称“陡砌”或“陡板地面”。(见图7-67)

落落丁
     砖墙墙体砌筑方法。即条砖的丁头向外,层层铺砌,形成墙面只见丁砖,不见顺砖的排列形式。这种组砖方式,大多为糙砌做法,为墙跟脚或基础使用。(见图7-68)
露棱
     台基叠涩砖石向外伸出或退后的部分,即此部分的向上或向下的面称“露棱”。见于宋《营造法式》中记述,如殿阶基之制:四周施叠涩石段,其“叠涩每层露棱五寸”,“露棱”俗称“小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墙体和木构架)
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下分
古建筑知识 | 墙壁
微观古建—斗栱在砖石结构古建筑上的运用及特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046)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古建中的墙分为几种?都有什么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