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悬山建筑

悬山建筑的基本构造

悬山建筑的特征和主要形式

     屋面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出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筑,称为悬山(亦称挑山)式建筑。悬山建筑梢间的檩木不是包砌在山墙之内,而是挑出于山墙之外,挑出的部分称为“出梢”,这是它区别于硬山建筑的主要之点。

     以建筑外形及屋面做法分,悬山建筑可分为大屋脊悬山和卷棚悬山两种。大屋脊悬山前

后屋面相交处有一条正脊,将屋面截然分为两坡。常见者有五檩悬山、七檩悬山以及五檩中柱式、七檩中柱式悬山(后两种多用作门)(图25,大屋脊悬山的几种形式)。卷棚悬山脊部置双檩,屋面无正脊,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脊。常见者有四檩卷棚、六檩卷棚

八檩卷棚等。还有一种将两种悬山结合起来,勾连搭接,称为一殿一卷,这种形式常用于垂花门(图2-6,卷棚悬山的几种形式)。

图2-5大屋脊悬山的几种形式

图2-6卷棚悬山的几种形式

悬山式建筑的木构架特点及各部功能

     从建筑物的柱网分布以及正身梁架的构造看,悬山建筑与硬山建筑并无多少区别,所不同的只是梢间檩木的变化。硬山房梢间檩木完全包砌在山墙内,悬山建筑梢间檩木则挑出于山墙之外。

     悬山檩木悬挑出梢,使屋面向两侧延伸,在山面形成出沿,这个出沿有防止雨水侵袭墙身的作用,这是悬山建筑优于硬山的地方。但檩木出梢也带来了山面木构架暴露在外面的缺点,这对于建筑外形的美观和木构架端头的防腐蚀都是不利的。为解决这个矛盾,古人在挑出的檩木端头外面用一块厚木板挡起来,使暴露的檩木得到掩盖和保护,这块木板叫“博缝板”。博缝板的尺度是与檩子或橡子尺度成比例的。清式则例规定,博缝板厚0.7~1椽径,宽6-7椽径(或二檩径),长随椽长,按步架分块,随屋面举折安装,成弯曲的形状(见图2-7)。

图2-7悬山建筑山面及剖面

悬山梢檩向外挑出尺寸的多少,清代《则例》有两种规定,一种是由梢间山面柱中向外挑出四椽四当(图2-8);另一种是由山面柱中向外挑出尺寸等于上檐出尺寸。挑出的梢檩部分下面施燕尾枋,燕尾枋高、厚均同垫板,它安装在山面梁架的外侧,虽与内侧的垫板在构造上不发生任何关系,但应看作是垫板向出梢部分的延伸和收头。

图2-8悬山挑山及博缝构造

燕尾枋下面的枋子头做成箍头枋,既有拉结柱子的结构作用,又有装饰功能(图2-8)。与悬山建筑山面构架有关系的山墙,也有不同的做法,常见有三种:一种是墙面一直封砌到顶,仅把檩子挑出部分和燕尾枋露在外面;另一种是五花山做法,采取这种做法时,山墙只砌至每层梁架下皮,随梁架的举折层次砌成阶梯状,将梁架暴露在外面。五花山做法是悬山建筑所独有的,它的优点是,有意识地将山面木构架暴露在外面,有利于构件的透风防腐。另外,墙面砌成阶梯形,又有改变墙面平板单调的外形,丰富立面效果的作用。还有一种做法,山墙只砌至大柁下面,主梁以上木构全部外露,梁架的象眼空当用象眼板封堵。

注:本文摘自《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悬山建筑的主要特征和形式
【专业手册】官式建筑四大法则详解(上)
古建筑 悬山式建筑的木构架特点及各部件功能(16)中
官式建筑四大法则详解(上)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艺术
从“墙倒屋不塌”谈徽派建筑承载的文化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