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北方屋面做法的变化

1
琉璃瓦屋面

琉璃瓦以黄、绿两种颜色最为常见。园林建筑中除了黄、绿琉璃外,还使用孔雀蓝、紫色、翡翠等颜色的琉璃。园林建筑的琉璃屋面还常做成琉璃剪边形式,即以一种琉璃瓦做檐头和屋脊,以另一种颜色的琉璃瓦做瓦面。

(1)
削割瓦做法

    一般是指琉璃瓦坯子素烧成型后“焖青”成活,而不再施釉的瓦件。削割瓦的外观虽然接近黑活瓦面,但其做法却应遵循琉璃规矩,就是说,削割瓦虽无釉面,但从等级和做法角度讲,属琉璃屋面。尤其是屋脊,仙人走兽的做法与琉璃完全相同。

(2)
琉璃剪边做法

     用琉璃瓦做檐头和屋脊,用削割瓦戎布瓦做屋面。或者以一种颜色配以另一种颜色的琉璃瓦做屋面,如黄心绿剪边或绿心黄剪边。用削割瓦或布瓦做心的剪边屋面多见于城楼或庙宇。以另一种琉璃瓦做心的剪边屋面多见于园林建筑,但也可用于一般建筑。

(3)
琉璃聚锦做法

    以两色琉璃瓦或多色琉璃瓦拼成图案的屋面做法,常见图案如方胜(菱形)、叠落方胜(双菱形)、囍字等。聚锦做法用于园林建筑或地方建筑。

2
布瓦屋面

布瓦屋面又称黑活屋面,是用灰色黏土瓦做成的屋面。用弧形片状板瓦做底瓦垄,用半圆形的筒瓦盖住两垄底瓦垄间缝隙的屋面做法称为筒瓦屋面。如底、盖瓦垄都用板瓦的屋面做法称为合瓦屋面或阴阳瓦屋面。如仅用板瓦直接铺成屋面,而不再做盖瓦的屋面做法称为干槎瓦屋面。如在两垄底瓦的接缝处用灰堆出梗条的做法称为仰瓦灰梗屋面。

(1)筒瓦屋面

      筒瓦屋面是用弧形片状的板瓦做底瓦、半圆形的筒瓦做盖瓦的瓦面做法(图4-9)。筒瓦屋面用于宫殿、庙宇、王府等大式建筑,以及牌楼、亭子,游廊等。小式建筑不得使用3号以上的筒瓦。民宅中的影壁、小型门楼、看面墙、廊子、垂花门等虽然也使用筒瓦,但仅限于10号筒瓦。山西、陕西等地的民居则不受此限。

注:此例因使用排山勾滴称为铃铛排山脊,如使用披水者,称为披水排山脊。

筒瓦屋面的传统做法是,要用灰把底瓦垄与差瓦垄之间抹严,称为“夹垄”,还要用灰把每块筒瓦的接缝处用灰勾严,称为“捉节”,合称“捉节夹垄”,筒瓦表面不再裹抹灰浆。近代出现了“裏垄”做法,即在筒瓦的外表面用灰裏抹成筒状。裹垄做法最初是作为修缮手段,这种做法不如“捉节夹垄”后的瓦垄清秀,但可以弥补由于筒瓦的质量造成瓦垄不顺的缺点。介于两者之间的做法称为“半捉半裏”,这种做法既能弥补某些筒瓦的参差不齐,又能保持“捉节夹垄”做法的风格。

(2)合瓦屋面

       合瓦在北方地区又称阴阳瓦,在南方地区称为蝴蝶瓦。合瓦屋面的特点是盖瓦也使用板瓦,底盖瓦按一反一正即“一阴一阳”排列(图4-10)。合瓦屋面主要见于小式建筑和北京、河北等地的民宅,大式建筑不用合瓦。在这些地区,只要看屋面是合瓦还是筒瓦,就知道是民房还是庙宇(或王府)。江南地区无论是民宅还是庙字,均以合瓦(蝴蝶瓦)屋面为主。其中,包括铺灰与不铺灰两种做法。不铺灰者,是将底瓦直接摆在木椽上,然后再把盖瓦直接摆放在底瓦垄间,其间不放任何灰泥。故京城匠人多称此为南方干槎瓦。

(3)仰瓦灰梗屋面

      这种屋面在风格上类似筒瓦屋面,但不做盖瓦垄,而在两垄底瓦垄之间用灰堆抹出形似筒瓦垄,宽约4cm的灰梗(图4-11)。仰瓦灰梗屋面不做复杂的正脊,也不做垂脊,多用于不甚讲究的民宅。

(4)干槎瓦屋面

       干槎瓦屋面的特点是没有盖瓦,瓦垄间也不用灰梗遮挡,瓦垄与瓦垄巧妙地编在一起(图4-12)。干槎瓦屋面的正脊和垂脊一般不做复杂的脊件。这种屋面体轻、省料,不易生草,防水性能好。只要木架不变形,泥背不塌陷,极不易漏雨。干槎瓦屋面多见于河南地区及河北部分地区,是一种很有风格的民间做法。

3
灰背屋顶

屋顶表面不用瓦覆盖,以“灰背”直接防雨的屋面就是灰背屋顶。这种做法可用于平台屋顶,也可用于起脊屋顶。用于起脊房屋时,一般仅用于局部,如用于勾连搭房屋连接处的“天沟”,以及盝顶、“棋盘心”屋面等(图4-13)。起脊房屋全部用灰背顶的,属地方手法。

4
石板瓦屋面

石板瓦屋面俗称“石板房”,其做法是用小块规格的薄石片排列有序地铺在屋面上(图4-14)。石板瓦做法属地方手法,具有较强的田园风格。

5
棋盘心屋面

棋盘心屋面可以看成是在合瓦屋面的中间及下半部挖出一块,改做灰背或石板瓦(图4-15),这种屋面形式就称为棋盘心。上部的合瓦垄称为“麦穗'。棋盘心屋面的正脊一般不做鞍子脊或合瓦过垄脊,垂脊部位仅做边垄、梢垄和分间垄。棋盘心的特点是采取了小面积苫背的方法,所以灰背不易开裂。由于灰背较轻,可以减轻木檩的荷重,所以许多官式建筑也常在不露明的坡面采用棋盘心做法。尤其是作为修缮手段,这种做法更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6
焦渣背屋面

焦渣背做法多用于平台屋项,其风格与“灰平台”相似,但苫背的材料改为焦渣灰。这种做法流行于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焦渣背屋面体轻、造价低,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因此明、清时期的铺面房,尤其是粮店和煤铺,常采用这种做法,以便晾晒或存放物品。焦渣背做法是古代建筑施工中废料利用的范例。

7
秸泥背屋面

这种做法较简单,材料用较纯净的黄土(或掺少量白灰),再掺入麦秆或稻草等。苫好后用铁抹子轧实轧光。屋面做好后,每隔几年补抹一层即可满足使用要求。滑秸泥背屋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屋面做法,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已不多见。

8
草顶

草顶又称茅草房,是用麦秆、稻草或茅草覆盖的屋面,现仅见于边远地区或临时房屋上,但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民间风格的屋面形式,对于当今的仿古园林设计,仍可借鉴。

9
金瓦顶

金瓦顶的突出特点是瓦面具有金灿灿、明晃晃的外观效果。金瓦顶有三种:第一种名为金瓦,实为铜瓦,多见于皇家园林;第二种是铜胎镏金瓦,多见于皇家园林或喇嘛教建筑;第三种是在铜瓦的外面包“金页子”,见于喇嘛教建筑。

10
明瓦做法

用玻璃覆盖屋面的做法称为明瓦做法。宫殿建筑中也有用云母片加工而成的,装饰效果更好,但采光稍逊。为了能使屋面透明,屋面就不能再做木望板和灰泥背了。明瓦做法多用于花房,也可用于特殊观赏需要的园林建筑。南方建筑常在瓦面中用1~2块明瓦,以便观察天气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建筑常见屋面及其做法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小小瓦片大有学问
俯瞰传统建筑下的别样面孔,看瓦片视角下不一样的世界
中式古建筑:屋面的瓦的种类有哪些?一分钟就明白
四合院屋面的种类及其构造
关于古代建筑构件的专业术语以及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