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读懂佛教东进过程中,寺院风格的演进和主要建筑

中国南北朝时期兴建寺庙成风。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都城洛阳内外有一千多座寺庙。到了唐朝杜牧《江南春》咏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地处南方寺庙也不少。佛教和寺庙从印度东传之后,逐步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在建筑格局上表现出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这些寺庙建筑记载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早期寺院的布局

早期的寺院一般以塔为中心,其他殿阁分布在其前后左右,形成一个方形的庭院。

● 过渡时期的寺院布局

在唐代后期寺院布局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塔已经不是中心建筑,殿阁升到了主体地位。

● 晚期寺院的布局

宋代之后的寺院布局逐渐趋于成熟,寺院建筑以殿阁为主,如果高僧圆寂后需要建塔供奉的,则另建塔院。而这样的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那么这些流传下来的寺院各殿是如何布局?


山门

一入寺院,便是三门殿,也称“山门”。寺庙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又称“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分别象征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相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


钟楼鼓楼

进山门之后,有钟、鼓二楼相对。左(东)为钟楼,右(西)为鼓楼。一般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


天王殿


较大的寺庙都有天王殿。进山门之后,两旁的钟楼、鼓楼和中间的天王殿构成寺庙的第一重院落。天王殿正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弥勒佛身后大屏风背面为韦驮菩萨,它一般身披铠甲,手持降魔杵。弥勒佛的两侧有四大天王护卫: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大雄宝殿


在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而「大雄」是佛的德号。大,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此外,寺庙常见的还有碑林、塔林、藏经楼等等建筑。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寺庙设计经验之谈:寺院建筑风格、朝向及规划布局细节!
同样是房子,寺庙如何给人心安的力量? | 意外
寺庙里一般供养哪些佛,大雄宝殿内的三尊佛是谁?
寺庙寺院设计平面布局图要点
【延伸阅读】附:佛教寺庙布局说明
为什么寺庙让我感到心安? | 意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