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墨江碧溪古镇,太阳转身的地方

云南墨江碧溪古镇,太阳转身的地方


 

这是哈尼族代表性的符号,代表吉祥、天地与阴阳







联珠秀色 碧溪胜景

——记墨江县联珠镇碧溪古镇

 


 

北回归线从东到西分别分别穿越我国的

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省,而在我国唯一的

哈尼族自治县——云南省墨江县创造了一个奇迹,

那就是把县城及全县国土面积的一半留在南面,一半留在北面

这在北回归线所穿过的国家和地区是罕见的 











而更为神奇的是,每年的夏至日正午,太阳垂直照射在

有“绿色宝石”之称的墨江时,万物的影子消失,一切变得无影无踪。所以,墨江一直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

加之这里浓郁的哈尼族风情和悠悠碧溪古镇

更是引来无数国内外文人墨客和旅游爱好者到这里观光、赏景。 










悠悠碧溪古镇

在讲碧溪之前,先说说联珠镇,联珠镇是墨江县政府驻地,

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是北回归线上一颗

璀璨的明珠。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

原碧溪乡、双龙乡、忠爱桥乡3个村并入联珠镇






碧溪古镇就位于联珠镇北部,古镇城区占地面积10.37公顷

现有居民246户,人口890人,为汉族、哈尼族、彝族、

拉祜族、傣族杂居其中



 

 


碧溪原名碧朔,据世代居住在古镇的老人讲述

碧起源于碧绿的青山,朔起源于其本意

据记载,1919年,根据碧朔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村前是肥沃的田园,村后是碧绿的青山,故改名为“碧溪”。




 



环抱古镇,见证历史

碧溪古镇始建于明代,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茶马古道”是经济的命脉,是文化的纽带。碧溪茶马古道的路线为:北走新平经楚雄到大理、丽江和拉萨;东走元江经玉溪到昆明、

蒙自和河内;南到普洱、思茅和西双版纳。是古道上商人、马帮的

必经之路和歇息之所。今天,我们走在碧溪古镇被岁月剥蚀的

青石板街道上,内心深处仍然能聆听到“得得”马蹄声







 

普洱的茶叶、磨黑的盐巴被源源不断地运到昆明、省外乃至国外,每天,至少有1000多匹马从碧溪经过。一到傍晚,挂着各大商家名号马旗的大批马帮在镖局的护送下,踏着叮叮当当悦耳的马铃声进驻碧溪古镇,场面甚为壮观。马帮的进驻,古道的兴旺,极大地

推动了碧溪的经济发展。

 

古镇有护城河环抱,曾建有城墙,分东、西、南、北四城门

古镇古城墙遗留下来的石基现在依然清晰可见

更多给我震撼的是保留完好的各种古代石兽

墙雕、石柱等等让人惊叹的工艺,秀美、古朴

形制完整,保存完好,这种历史文化的印证

每一处都想记录下来保存





 

碧溪古镇的街道呈十字形结构,在镇中心的位置

保留有三层高的古镇标志性建筑物魁星阁(八角楼)

站在八角楼上,古镇风情尽收眼底

粉墙错落,青瓦飞檐,感慨万千!









 

城内建筑以19世纪90年代初建造的

“跑马转角楼、三房一照壁、一颗印”三种结构的房屋为代表

门面院内雕缕画刻,极具古韵,古镇仍然以传统的

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整个古城区房屋的布局横成排、竖成列

道路成网格状,有全城消防系统,具有鲜明的官方规划特征

是区别于其他古镇的一大特点

 

 

 

2004年至2005年,墨江县投资,在碧溪原有的

老房屋、古街道的基础上,对古镇进行了维修、恢复,已部分

再现了古镇的昔日风貌。恢复重建的碧溪古镇的城门楼

使人感受到悠远古道的气息。登上城楼,城门外虽然已看不见

往日那样熙熙攘攘的运茶盐的马帮。但在城门内

却是百年老宅依旧,百年古道尚存

 







哈尼族风情画卷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墨江、红河、新平等县,

而墨江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哈尼族自治县,这里也是哈尼族

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浓郁的哈尼民族风情也是墨江碧溪古镇

吸引中外游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刚翻修过的古街道宽三米多,中间保留了原有的三条纵向青石板

光滑而古旧。三条青石板之间,是两条小鹅卵石道

有的青石板上还有一些浅的小凹坑,是年深日久马蹄践踏的印痕。

街道两旁的老宅依旧,有的还挂上了灯笼,呈现出些许节日气氛

但是却让人觉得格外宁静、悠闲。在一四合院的楼下

已作为民俗陈列室,陈列着当地哈尼族的一些原始的

独特的生产工具,反映了哈尼人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





 

细说碧溪古镇及哈尼族给我的主要印象

住房为土木结构的楼房,土墙木柱,屋顶有

平顶,双斜面和四斜面几种,哈尼族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

现在这个季节,居然还能看到正在生长中的玉米

还有各种原生态蔬菜,这可比那些化学农药的蔬菜好过不知多少倍



 

哈尼族善用发酵的黄豆掺合豆杆灰制作

具有特殊风味的豆豉,是佐餐佳品,被称为“哈尼豆豉”

喜吃酸辣食品,善腌酸菜,酿白酒。嗜烟、酒、茶。

部分地区的哈尼族还嗜好嚼槟榔







这位哈尼族近七十岁的资深美少女

白琼香大姐,特别为我们一行人现场专场演唱

哈尼族失传已久的民歌,大伙非常感动

我呢,特别把大姐的神韵捕捉下来




古镇中具特色的还有手工做的豆腐及豆花

不少游客都会闻香而至,尝尝新鲜的豆浆和豆花。

 






这几张是拍的在橱窗内展示的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一般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

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裹头

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穿长裤,胸前挂成串的银饰

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戴耳环、耳坠和大手镯

逢节日或是男女青年结交,小伙子们还喜欢

把漂亮的羽毛和鲜花插在头上

 

双胞胎之乡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墨江联珠镇除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

那里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称号——“双胞之乡”

联珠镇城区及其附近的4个村庄,共有200多对不同

年龄阶段的双胞胎!还有人说,只要喝下河西村双胞胎井里的水

就能怀上双胞胎;更神奇的说法是,在墨江县城中北回归线穿过的

地方住上一阵子,想要孩子的夫妇将来就能生下双胞胎……


 

 

物产丰富 人杰地灵

墨江有丰富的南亚热带、北亚热带、温带的立体气候

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去处,特别是数万只燕子长年翻飞驻足于墨江县城联珠镇

形成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好一个“万燕之城”!

 

墨江是著名的‘普洱茶’出产地之一

而域内碧溪须立所产的‘须立茶’是清代的贡品茶

还有墨江年货小食品麻脆、墨江的竹虫、石蚌及

墨江酒厂80年代中期开发的甜酒类产品等等

都是墨江的特色名产,真正是物华天宝 












 


茶马古道造就了碧溪古镇,古镇孕育了护国将军庾恩旸、

滇商巨擘庾恩荣、政商两栖庾恩锡、饱学之士段继之

及两岸三地知名的著名歌星庾澄庆等一批名人

而现在八角楼对面的是庾家故居,

一栋古旧的土木结构瓦房,现仍为庾家后人居住 








纯朴宁静的氛围,精雕细镂的民居

碧溪古镇正以它特有的魅力,集中了古驿站建筑风貌

独特的哈尼族民俗文化,农耕人文景观,

在“哈尼之家、回归之城、双胞之家”的三张名片背景下

越发让人流连忘返,韵味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玩】云南有一个美丽神秘的地方,为什么你却以为它只是通往西双版纳的必经之路?!
蔚为壮观:千对双胞胎齐聚墨江共庆双胞节(图文)
弱势旅游地突变的创意路径
云南游(8):北回归线
骑游日记
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上)——云南行(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