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各异的少数民族文字

云南共有25个少数民族,除了回、满、蒙古3个民族已使用汉语或当地彝语外,其他22个民族都使用自己的语言。而使用文字的情况则比较复杂。


汉族文字(看云南网)


解放前许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如哈尼、拉祜、景颇、怒、独龙、基诺、佤等民族,曾以刻木结绳记事或传递消息。居住在怒江峡谷的怒族,当地土司设治局传递公事,派伕派款,村寨械斗,买卖奴隶和土地等,均以刻木为凭。居住在陇州县的景颇族多以豆计数,用物代信,如寄树根表示思念亲友;男子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丝、辣椒,再用线精细地扎好,送给女方表示爱慕。女方如同意,则原物寄回。如不同意,则在原物上附加火炭,以示反感;向亲友和同姓寄从仇家抢来的牛肉条,则是准备复仇格斗的信号,受肉者必须枕戈待旦,准备支援。

还有的民族曾借用其他民族文字来记录自己的语言,如宁蒗县普米族曾用过一种藏文拼写的文字,但仅限于巫师“罕规”用来书写经文。壮、瑶、白等民族曾在汉字基础上创制过自己的文字,但流行不广。有趣的是明代白族诗人杨黼作的《山花碑》,正文520字,用汉宇及在汉字基础上拟制的新的表音表意字书写,用白语念诵,韵律整齐,音调铿锵。

更难得的是有些民族有自己古老的文字。据一些方志记载,滇东北的苗族,使用过一种类似老彝文的音缀文字。维西县傈僳族学者汪忍波在本世纪30年代曾创制傈僳文,共有1000多字,一字代表一个音节,有100多个字形与汉字相近,有些字与纳西族象形字相同,但流传不广。而历史悠久,流传较广的则是纳西象形文、彝文、藏文和傣文4种。

纳西族象形文字约有2200多个,有较浓厚的图画文字特点,以一字象一物,或一事,或一意,但与图画之维妙维肖求其美感不同,而是用简单笔画初具事、物、意的轮廓来表达。既要简单,又要一个字与一个字相区别。就有依类象形,突出特征,变易本形,依声托事等各种造字方法。用这种象形字书写的句子有的极像是一幅图画,它只是起到一种提示的作用,无固定的读法。所以,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书,即使是会说纳西语,又认得一个一个象形字,但仍不能读懂经文。只有从小从师学习的东巴教徒才能眼看经文,口诵句子,这种文字已有约1000年的历史。


少数民族文字-纳西族东巴文(看云南网)


纳西族东巴教徒用这种象形字书写了约1500卷经书,它是研究纳西语言文字、社会历史、宗教哲学、天文地理和文学艺术的重要宝藏。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纳西族象形文字的著述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李霖灿先生《么些象形文字字典》、《么些标音文字字典》、《么些经典译注九种》、傅懋勣先生《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纳西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美国人洛克《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特别是纳西族学者方国瑜编撰、和志武参订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已具有较髙的学术水平。60年代,丽江县文化馆和新成立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延揽著名东巴,翻译了大量的东巴经书。

纳西族还有一种标音文字,共有2400多个符号,多半是重复的异体字,较常用的有500多字,这种字也只是东巴掌握,有少量的东巴经是用标音字写的。

彝文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禄劝县彝族有个传说:古时有个叫伯博耿的人,根据鸟兽足迹和事物的形象造字。据《滇系》记述,汉朝时,马龙人阿町,弃职隐居于山谷,撰爨字如蝌蚪,二年才完成,共有1840多个,被称为“书祖”。


少数民族文字-彝族彝文(看云南网)


彝文有比较丰富的文献,饮誉海内外的云南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其原著就是用彝文写的。武定《凤诏碑》、禄劝《镌字崖》都是著名的葬文碑刻,双柏还发现许多彝文医书,其中最早的写于明代。云南彝文一般是由左向右竖行书写,用毛笔或竹签写在纸或白布上,武定、禄劝还有用木刻印刷的彝文书。

彝文具有自己的字形结构,大致可分象形、会意、假借三类,假借字又有同音假借,或借汉字等。彝文中还有句号、分段、起段、完结符号,是一种具有表意特点,也有表音特点的综合型文字。

1936年,丁文江先生搜集贵州大方县(邻近滇东北)彝文经书,编著《爨文丛刻》。后由马学良先生增订出版,吸收了云南一些重要经书,它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珍贵资料。彝文由于地区差别,通行较困难。1975年,四川对此进行了规范化,并已推广使用,云南也正在进行研究和拟订。

藏文是藏语的书面形式。藏语分为拉萨、安东、康巴等方言,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使用康巴方言。但藏文却是统一的,云南的普米族和纳西族喇嘛都会读藏文经。藏文共有4个元音符号和30个辅音,自左至右横写,字体有楷体和草体两种。藏文自从唐代创制以来,用它书写的文献典籍极多,这是藏族文化的特色。云南也有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传世。

傣文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字。据西双版纳地区傣族文献记载,傣族原来无文字,一切佛经凭记忆传诵。1277年(傣历669年),“佛爷”督英达首先用文字把佛经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因此这种经书也叫贝叶经,按照这一记述,傣文至少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少数民族文字-傣族傣文(看云南网)


傣族因地区不同而使用着形体不尽相同的四种文字: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金平傣文和傣崩文。它们都是梵文字母的变体。从声母分高低音组的体系来说,西双版纳傣文和金平傣文较接近,但字母形体差别很大,故不是同一种文字;从字母形体来说,西双版纳傣文和傣崩文较接近,都是圆的(像缅文字母),但傣崩文声母不分髙低音组,体系不一样,故也不是同一种文字。而德宏俸文和傣崩文宇形不大一样,但声韵母的数量和拼写法基本相同,因此又可以说它们是同一种文字的不同字体。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使用广,部分布朗、德昂、佤族也使用傣文。用西双版纳傣文书写的文献资料最丰富。

由于老傣文很不够完善,因此在1954、1956年对西双版纳和德宏傣文分别进行了改进。

近百年来,外国传教士先后进入我省民族地区传教,为了扩大其影响,曾创制过拉丁化的傈僳文、拉祜文、景颇文、苗文和纳西文等,有的还印了圣经。但这些文字仅在少数教徒中使用,流传不广。


少数民族文字-傈僳族傈傈文(看云南网)


解放后,在大规模调査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本民族意愿,于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制或修订了拉丁字母化的哈尼、傈僳、景颇、布依、壮、佤、纳西等民族新文字。1984年给云南人口最少的独龙族新制了独龙语拼音方案。云南目前使用的民族文主要有西双版纳俸文、德宏傣文、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佤文、藏文,规范彝文和纳西文也在推行。


少数民族文字-藏族藏文(看云南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化的“救”与“用”
【中国记忆项目】我们的文字_4.少数民族文字
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
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简介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云南东巴文: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