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草精荟》:散寒止痛:吴茱萸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近成熟的果实。古时产于“吴地”,因此而得名。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庐山兄弟》中,有“遍插茱萸少一人”之句,指的就是这种植物。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四川等地。用甘草汤制过应用,可缓和药物烈性。

吴茱萸是中药“六陈”之一,所谓“六陈”是指陈皮、半夏、枳壳、麻黄、狼毒与吴茱萸六种中药。因陈久放置一段时间,可去其燥烈之性,使药性和缓,更利于应用,故称六陈。

一、功效应用

吴茱萸味辛、极苦,大热,有小毒。气味俱厚,阳中阴药。归肝、脾、胃经。

功效能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其特点善治厥阴里寒,暖肝燥湿力强,乃厥阴头痛、里寒下利之要药。

常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

《别录》:“去冷痰,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本草衍义》:“吴茱萸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

《本草纲目》:“吴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其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

《本草经疏》:“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

《长沙药解》:“吴茱萸辛燥,泻湿驱寒,温中行滞,降胃逆而止呕吐,升脾陷而除泄利,泻胸膈痞满,消脚膝肿痛,化寒痰冷饮,去嗳腐吞酸,逐经脉关节一切冷痹,平心腹胸首各种寒痛,熨胁腹诸癥,杀脏腑诸虫,医霍乱转筋,疗疝气痛坠。”

《本草备要》:“润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去痰杀虫,开腠理,逐风寒。治厥阴头痛,阴毒腹痛。食积泻痢,血痹阴疝,痔疾肠风,脚气水肿,口舌生疮。”

中医古籍《辅行诀》中有大、小六神汤,即《伤寒论》十二常用经方,其主药皆当重点掌握。具体包括:小、大阳旦汤,即《伤寒论》桂枝汤、黄芪建中汤加人参二方,主药为黄芪、桂枝;小、大阴旦汤,即《伤寒论》黄芩汤加生姜、小柴胡汤加芍药二方,主药为柴胡、黄芩;小、大青龙汤,即《伤寒论》麻黄汤、小青龙汤二方,主药为麻黄;小、大白虎汤,即《伤寒论》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人参代生姜二方,主药为石膏;小、大朱鸟汤,即《伤寒论》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黄连阿胶鸡子黄加人参干姜二方,主药为鸡子黄、黄连;小、大玄武汤,即《伤寒论》真武汤、真武汤干姜换生姜加人参甘草二方,主药为附子。作者观点,在《辅行诀》原著基础上,当再加桂枝、黄芩、黄连三味。以上诸方主药,一共九味中药,即黄芪、桂枝、柴胡、黄芩、麻黄、石膏、鸡子黄、黄连和附子,除鸡子黄今天应用较少外,其余中药皆当重点学习,实乃中医临症之基。

二、配伍应用

1.用于脘腹冷痛、疝痛、头痛及虚寒泄泻。吴茱萸能温中散寒,又善解肝经之郁滞,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治脘腹冷痛,常配伍干姜、木香等温中行气之药。

若治寒疝腹痛,常配伍乌药、小茴香等。

若治脾肾阳虚所致久泻或五更泄泻,常配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即四神丸。

若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冷,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者,常配伍人参、生姜、大枣应用,即厥阴病主方吴茱萸汤。

黄元御言:“治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以土虚木郁,中气被贼,胃逆不降,浊气上冲,是以头痛干呕。湿气凝瘀,是以常吐诞沫。人参、大枣培土而补中,茱萸、生姜降逆而疏木也。”

2.用于寒湿脚气疼痛,或上冲入腹、困闷欲死。吴茱萸即能散寒燥湿,又能下降逆气,常配伍木瓜、槟榔、陈皮等,即鸡鸣散。

3.用于呕吐吞酸。吴茱萸能暖肝下气止呕逆。治胃寒呕吐,常配伍生姜、半夏等温中止呕之品。

若治肝郁化火、呕吐吞酸,吴茱萸常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止呕制酸,即左金丸。本方现代常用于各种以胁痛、胃热、反酸、呕吐涎沫为主症之病,疗效显著,值得学习。

4.用于引火下行。治口舌生疮者,可用吴茱萸研末,醋调贴于足心,能引火下行,一夜便愈。

5.《伤寒论》中吴茱萸用法。吴茱萸味辛性温,能温中祛寒,下气止痛。治太阴里虚寒证,见腹痛、头痛、呕吐、手足厥冷、脉细者,常配伍生姜、干姜、附子、巴豆、人参等,即吴茱萸汤、九痛丸等方。

若治太阳太阴合病,手足厥冷,内有久寒者,常配伍桂枝、生姜、细辛、当归等,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若治厥阴证,或妇人少腹寒,或兼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或至期不来,常配伍当归、麦冬、阿胶、丹皮等,即温经汤。

三、用法用量

吴茱萸常入煎剂,也可做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外用适量。

因其辛燥大热,极易伤阴,故仲景应用时,采用先用开水冲洗数次,后入药之法,以减轻燥烈之性的用法。然仲景方中所用吴茱萸剂量颇大,一剂药约合今天50克以上,故采用开水冲洗后入药之法,而今天医家所用剂量,常用几克而已,所以也可与他药一起煎煮。但若用量较大时,还是应参考仲景用法较为稳妥。

《药类法象》:“洗去苦味,日干,杵碎用。”

黄元御言:“热水洗数次用。”

汪昂言:“泡去苦烈汁用。须泡数次。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

四、应用注意

吴茱萸辛热燥烈,易损气动火,故阴虚有热者忌服。

吴茱萸味道极苦,甚是难咽,所以能不用时,尽量还是不要应用。

李东垣言:“不宜多用,辛热恐损元气。”

李时珍言:“多服动火伤目。”

汪昂言:“走气动火,昏目发疮,血虚有火者禁用。”

——中医实战笔记:21.1.19中午二稿#中医实战笔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实战笔记》:吴茱萸的功效与应用
《吴茱萸类方的临证应用举隅》一
胡希恕方证辨证应用:半夏泻心汤方证 | 陈雁黎老
胡希恕半夏泻心汤医案与用量、应用方解
这十个反佐药对用得好,就离脾胃大家不远了!
《伤寒论》药物的毒性问题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