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画坛流派:后印象派之《保罗·塞尚》
愚雅轩祝朋友们全家幸福安康
西方画坛流派:后印象派之《保罗·塞尚》
保罗·塞尚 - paul cezanne
保罗·塞尚 1885 布面油画 塞尚夫人的肖像
巴黎审判 塞尚
保罗·塞尚  穿红背心的少年
作者:保罗·塞尚 - paul cezanne   作品名称:穿红背心的少年- le garcon au gilet rouge
作品尺寸:95.5×64厘米   作品年代:1895
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
画作《穿红背心的少年》是画家塞尚创作于1895年的一幅油画。在这幅油画中,男孩的形象占满整个画面,他那呈弓形的身躯是整个构图中主要的构成要素。
这一形象被牢牢地限定在一个紧密的空间结构中—左侧被窗帘的斜线限定;上端被后部墙上的水平线框住;而右侧则被那三角形的深颜色所限制。弧形的手臂与弧形的身体彼此协调。全画形、色、点、线等因素,均按一定的理性秩序一起组构。为求得画面结构的妥贴与和谐,画家有意改变客观形象的外形及比例。他特别拉长了画中少年的左臂,从而使那延长下垂的冷色袖子,在画中成为一泻而下、有着足够份量的白色块,与上部大面积的白色及冷色取得均衡。画中那些不同形状与颜色的色块的安排,皆独具匠心。
保罗·塞尚  圣维克多山
作者:保罗·塞尚 - paul cezanne   作品名称:圣维克多山- la montagne sainte victoire
作品尺寸:73×91厘米  作品年代:1906  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
现收藏于:费城美术馆。
塞尚一生画得最多的,可能要算是风景画了。1882年以后,塞尚隐居于故乡附近的小镇,专心地画起当地的风景。他深深地为圣维克多山的奇异山形及其周围的壮观景色所吸引。年复一年,他一再重复地描绘这座从大地上露出的巨大岩石,分析它那时隐时现、复杂细微的体块和结构。在他的一生中,他为此山所画的“肖像”,竟有七、八十幅之多。
这幅藏于费城美术馆的《圣维克多山》,是塞尚最后的一幅描绘这座山的画。我们看见,在一片没有人迹的广阔天地间,雄伟的大山似乎从明朗清澈的大气中升起;它那坚实的、凹凸起伏的身形映现的闪烁的光影之中。全画气势庄严、崇高,略带忧郁,反映了塞尚深沉的精神世界。在这幅画中,每一个体块和造型都被处理得极为严谨,使人联想到他静物画中的一个个苹果的描绘。然而,塞尚风景画色彩的丰富多变,却是其静物画所难以比拟的。在这幅风景画中,他以朴实有序的笔触,表现出物象的细微色差。虽然画中颜色种类不多,但每一种色都有着丰富的色阶变化。那浓重而沉着绿色,衬托出不同明度与纯度的土黄、土红和蓝色,使整个画面恰似一首和谐的色彩交响乐。同时,那无数的笔触,被敏感而理性地放置在画面上,成为厚重而富于肌理变化的色块。笔触的种种走势、排列、连接、转换和交织,构成了空间,也产生结构,形成对比和谐的秩序。面对这幅画,我们可感到色块、笔触、线条等抽象的视觉要素,从客观景物的图像中漂浮出来,在画中形成一种新的现实。而这种“新现实”的意味,正是塞尚绘画艺术的核心。
保罗·塞尚  田园
作者:保罗·塞尚 - paul cezanne   作品名称:田园- pastorale
作品尺寸:65×81cm  作品年代:1870
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
田园风光乃艺术上的古老题材,其存在可上溯至遥远的古代,到了18世纪就更被人们所痴迷了。陶醉于村野幸福生活,在塞尚的创作中此主题是对其浪漫年代所选之沉闷题材的一帖平衡剂。这里所表现的是一幅沐浴场景,如同画家在其年轻时代所经常体验的;可是此场景却有一处有失文雅:画上的女性全为裸体。虽然普岁旺斯的气候是出了名的炎热,但如此之自由却为当时的习俗所不容。更令人惊讶的是,女士们身旁还有几位衣冠楚楚的男士,其中就有仰躺于草丛中的画家本人。这样的安排不免让人想起在“1863年落选者沙龙”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另一幅画,即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又名《沐浴》,塞尚正是受其启发而浮想联翩,欣然绘出此画的。
画家塞尚画这幅《田园》时,只挑选了少量的颜料,有绿色、蓝色、褐色和白色,运用明暗对比的手法突出绘画主题。他用清新的颜料描绘人物,最终塑造出人物形象,所用画笔的笔触到处可见。此笔法完全背离美术学院所传授的方法,因为在学院,画家们是在画布上先拟好草图,而后在上面涂抹数层颜料,也就是说在干了的颜料上涂抹。塞尚的做法使其人物看上去显得很是粗糙,除两人外其他人形体模糊,面容不清。但画家塞尚不愿把实在的场景描绘得过于细腻,而只是想表现水边的一段快乐时光,即朋友们在一种既色情又伤感的氛围中谈话的场面。
《田园》这一臆想的场景和对理想化古代社会的追念,因为其形象塑造的简单化和人物姿势在大自然中的矫揉造作,曾激起画家同时代人的指责。然而这幅奇特的画,却沐浴于诗一股的宁静氛围中,这在画家青年时代的作品中是非同寻常的。
保罗·塞尚  自缢者之家
【名称】缢死者之屋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1872~1873年间
【作者】塞尚  【规格】50.5×67厘米  布面油画
【属地】现藏巴黎卢浮宫
1872年末,塞尚离开了蓬图瓦兹对岸的旅馆,到了奥维尔村。通过在蓬图瓦兹与毕沙罗、基约曼一起人事创作,塞尚在作画中,充分地运用了学到的印象派手法,在色彩方面比以前明亮了,画面富有生气,笔触较为细腻。不过,仍然保留着结实、粗犷这些原有的特征。 在这幅《自缢者之家》作品中,右侧高大的屋脊与左侧房屋之间,是急剧下降的道路。在中景方面,只能看到村中房子的屋脊。这景是奥维尔村明亮的旱田与天空。前景中的屋脊与建筑物、道路,显现得坚固有力,给以厚重的感觉。在这里看不到在印象派作品中常有的那些平坦的原野。前景中巨大的物体阻碍了向远处的眺望,在平和、稳定的风景中,犹如打进了一个大楔子。用这样的构图、以及选择《自缢者之家》这样的主题,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塞尚本人的内心活动与其精神状态。
“缢死者之屋”给人们展示了塞尚面目一新的作品。他还在使用前些年的浓厚的颜色,不过已经使它从属于中间调子。体积感显示出空间的深度,从而肯定了本身的存在,并且变得更为强烈。换句话说,塞尚充分的揭示了体积和空间的关系,把他从毕沙罗那里学来的东西发挥到了极端,把这些对象看作是一种永恒和普遍的东西,造成这一物质世界的一种坚实性和综合性的感觉,结果也就是使他得到了与毕沙罗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塞尚的画上,光还缺乏细致的加工,但这是由于他追求形象的综合性和宏伟感所造成的。1874年塞尚还参加了在纳塔尔照相馆举行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该展得到的却是一片奚落与嘲笑,塞尚当然也免不了倍受指责。与此相反,多利亚伯爵却买下了他的“自缢者的房屋”,政府的一位职员维克多·肖盖还成为他的崇拜者和密友,并多次为他当模特儿。
缪斯之吻 塞尚
磨坊和风景 塞尚
塞尚-从马赛看艾斯泰克海湾
《埃斯泰克的海湾》的中景部分是海湾,这是一片强烈浓重的色块,各种各样的蓝色,从画布的这端延展到另一端,建立起经过细致融合的笔触。海湾的后面,是一排蜿蜒起伏的小山,山的上空是淡淡的、柔和的蓝天,里面只加了一些极淡的玫瑰红笔触,象是落日的余辉。艺术家在画的边缘切断了空间,这种切断空间的手法具有否定在深度中消退幻觉的效果。我们必须把它当做深度中的全景画来理解,同时又把它当做在画表面上搞色形排列组合来理解。
僧侣肖像
《僧侣肖像》画中描绘了一个身穿天主教僧团服装的人物。
在1865-1871年间,塞尚就这个人物画了不下五幅不同的肖像;此人就以“多米尼克大叔”之称而被载入了美术史。僧侣的服装使塞尚得以造成一个乳黄色袈裟的亮调子同青灰色背景之间的强烈对比。这种相互关系又被皮肤的桃红和玫瑰色、头发的深褐色,特别是被黑色的阴影所间断。画家的目的在于表现颜色的质感,同刻画对象以及光线气氛效果毫不相干的质感。由于浓厚的颜料比稀薄透明的颜料具有更强烈的分色特性,所以塞尚干脆不用画笔,而用调色刀来画画,这样画出的画质感非常强烈。而且塞尚的画,由于完全没有明暗和颜色过渡,效果本身也粗放得多。刻画是没有立体感的,它是靠色彩对比力来突出和腾驾于背景之上的。塞尚的画好像是由一个一个的整齐的形状所构成,他的画轮廓很重的、只求远看效果。这表明他充分掌握了绘画材料的性能,但这不是人物的刻画。模特儿并不使塞尚发生兴趣,他所感兴趣的仅仅是物质的再现。
仔细看看这幅画,就不能不承认:塞尚能很好地掌握这方面绘画的手法,他以青春的激情运用着这些手法,塞尚的一个朋友曾说过:“每当塞尚给他的某个朋友画像时,他都好像是为了某种不肯说出来的委屈而向那个人进行报复似的。”对于“僧侣肖像”一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艺术上的局限性和难以控制的魄力来说,不可能找到比这更好的诠注了。
四季,春季 塞尚
四季,夏季 塞尚
四季,秋季 塞尚
四季,冬季 塞尚
玩牌者 法国 塞尚 布上油画
《玩牌者》 法国 塞尚 布上油画 纵45×横57厘米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此画为画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描绘着两位玩纸牌的农民,细致地刻画出两个农民玩牌时用心思考的面部表情和弯曲的肩膀,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征。画家在安排布局人物与道具、环境的关系时,有意加强了轮廓线的阴影部分,并利用了不同的三角形和直角的变化,强调了棕红色调与蓝色的对比,这样既突出了主体人物,又能获得线条结构连接的稳固效果。
肖凯肖像
肖凯肖像
印象主义使塞尚的创作变得如此丰富,特别是在“维克多·肖凯”的肖像上可以看出。印象主义赋予了一种对他说来是新的人情味。在明亮的绿色背景前,显现着蓝灰色的头发、胡子和上衣,以及淡蓝色的衬衫、浅红色的肉体,换言之,即是以浅调子突出着深调子。色彩的笔触尽管很粗犷,但由于塞尚作品变化丰富,也形成光的颤动,从而也有助于形象本身的结构。从这种形与色的完美统一中,产生了这个塞尚和雷诺阿都很敬重的人的形象—一个敏感而严肃、面带愁容但意志坚定的、内心充满着崇高精神的艺术保护人的形象。塞尚在这幅肖像上成功地把作为艺术对象的人和艺术所要刻画生命力结成为一个完全的同一体。这一方面有赖于肖凯这个人使塞尚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塞尚能够不仅看见自然外貌,而也看见人的精神价值。把这幅肖像同“僧侣肖像”比较一下可以衡量出塞尚在这十年内所走的路程,并且看出他的前途无限广阔。
一篮苹果 法国 塞尚 布上油画
《一篮苹果》 法国 塞尚 布上油画 纵65×横81厘米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一张粗陋的木桌,放上一块桌布,上面陈设一些苹果、酒瓶、篮子、盘子……塞尚非常认真地寻求每一只苹果的体和面的结构,色彩严谨,笔触浑厚浓重。当画笔不能体现色彩的强烈质感时,他就用调色刀厚厚地直接抹上去。为追求物体的立体感,他几乎是在激情洋溢地分划它们的体积与面积关系,着眼于物体的厚度与立体的深度。画面通过白色的桌布与鲜艳水果的强烈对比,反衬出冷暖的色彩对比。圆形、半圆形、方形和棱形相互衬托,弧线、竖线、斜线互为交错,这些色和线的交响,构成了统一和谐的布局,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也给观者留下了难忘的艺术效应。静物的色彩是那样的单纯,那样富有活力。从这幅画中不难看出,塞尚被后人奉为“现代绘画之父” 是不无道理的。
浴女们
浴女们
塞尚的晚年曾一度努力不懈地创作着浴女的构图。他在几幅大型油画中,以一种异常的宏伟感觉创作着这些构图。他也在几幅水彩画上表现了相同的题材,只是表现得更为轻巧、更为自然和亲切。水彩画“浴女们”,似乎就是一股梦魂和气浪的滚滚洪流,这些形象接近音乐更甚于接近建筑。 总之,塞尚在其一生的最后几年里,又复兴了他青春时代的浪漫的冲动,然而并没有放弃他从踏入印象主义阶段之初就一直保持着的和谐、狂热发作之后的平衡和形与色的感觉。对明暗、体积、景次、空间及其同刻画本身的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一个整体,即构成不同于自然世界的“艺术世界”要求——这一切,促使塞尚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本身完美,同时也开辟了美术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保罗·塞尚 1906 布面油画 maurice denis visite a cezanne a aix
保罗·塞尚 1870 布面油画 le meurtre
保罗·塞尚 1871 布面油画 jeune fille au pian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美术·经典丨纽约 MoMA重磅推出“塞尚的绘画”大型展览
价值连城:世界上十大最为昂贵的油画(组图)
现代绘画之父丨保罗·塞尚 Paul Cézanne
【赏图阁】【美国】印象派绘画
法国著名画家保罗·塞尚油画作品
全球最昂贵的十五幅名画盘点,为什么最贵能卖到3亿美金一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