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必“胁肩谄笑”

“胁肩谄笑”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是孟子为回答公孙丑所提的一个问题─“不主动去见诸侯是什么道理”,而引用的曾子的一句话中的内容。曾子的原话是:“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其大意是: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孟子引用这话的目的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作为“士”,要有一定的修养和操守,不能因为利益而出卖人格,向权力献媚。

孟子告诉公孙丑:在古代,如果一个人不是诸侯的臣属就不去拜见诸侯。因此,为人清高而不屑为官的段干木,当魏文侯去拜访他时,他竟然翻墙逃走不愿与其相见;泄柳则因为同样的原因闭门而不接待鲁穆公。这两个人的做法在孟子看来都有些过分。孟子欣赏的是什么?是孔子的做法:当在鲁国当权的季氏的家臣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想出一个主意──打听到孔子不在家的时候送来一隻蒸乳猪。因为按照那时的礼仪,大夫如果对士人有所赏赐,士人没有在家亲自接受的话,就得上大夫家去拜谢。而孔子则採取了与之相同的策略──在打听到阳货不在家的情况下去他家拜谢。孔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对季氏这样的“乱臣贼子”没有好感,希望与其拉开一定的距离。同时,也为了保持自身的尊严。

不过,从《论语.阳货》中我们知道,孔子在去阳货家拜谢的路上还是与阳货相遇了。事情之所以如此之巧,或许跟阳货一直让人紧盯?孔子的一举一动,一定要“逮?”孔子不可有关。而在《孟子.滕文公》中被孟子有意无意略去的此事的下文是,半路上与孔子相遇的阳货与孔子的一番交流与沟通还比较顺利:阳货问:“自己身怀本领却任凭国家混乱,能叫做仁吗?”孔子说:“不能。”阳货又问:“想做大事却总是不去把握机遇,能叫做明智吗?”孔子说:“不能。”阳货接?说:“时光一天天过去,岁月不等人啊。”于是孔子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好吧,我准备做官。”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而“浑水可以摸鱼”,所以,很多诸侯都有称霸的野心。要称霸,大家都知道,离不开“士”─掌握了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帮忙。所以,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亮出了招贤纳士的大旗,展开了一场人才争夺战。而从士人的角度来说,尽管说那时候或许还没有“学得文武艺,售与帝王家”的说法,然而,其中相当数量的人,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显声扬名、博取地位、权力和财富的“敲门砖”则又是毫无疑义的。对于这些人来说,无所谓一定的政治理想,“有奶就是娘”,因此,如苏秦、张仪等人朝秦暮楚者比比皆是。而这些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动盪、百姓的痛苦。所以,作为有?坚定的政治理想,希望通过兜售“仁政”一类的思想济民安邦的孟子看到这些情况,自然会万分焦虑与痛惜。

何必“胁肩谄笑”,总是一味讨好权贵之人?对于一个有理想、有节操、有尊严的士人来说,这样的做法真的应该比顶?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让人难受─至少对于孟子这样的人来说是这样。让人十分遗憾的是,在孟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间,事实上,“胁肩谄笑”的“士人”并不少见,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只为了个人的利益出卖“文武艺”,有的甚至还出卖自己的道德和良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第60讲【滕文公章句下】(7)
胁肩谄笑
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
成语典故800篇--胁肩谄笑
读《孟子》(42)-胁肩诌笑,病于夏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