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鸡鸣狗盗

战国时有四“君”名闻天下也名垂青史,这就是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而他们之所以声名赫赫,史上有名,与他们门下蓄养了大量的士人(也称门客)有关。这些人往往拥有某一方面的专门才能,,并且常常能够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予以他们可能的帮助——帮助他们化险为夷。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一次出使秦国,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狗夜进秦宫,盗回了原先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一位宠姬,这才获得释放;到了函谷关,又靠一位门客学鸡叫,骗开了关门,最终逃回了齐国。这段故事在明代文学家王安石的《谈孟尝君传》一文中被归纳为一句话:“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对于孟尝君这段因“鸡鸣狗盗”而脱险的故事,“世人”的评价在这里已经有了,那就是“能得士”——能够善待士人,所以这些人才去投靠他。对于孟尝君的这一点,人们无疑是肯定的、称颂的。但很奇怪的是,王安石的评价却与世人明显相左,并且走向了另一极端——不屑乃至鄙夷:“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这话大意是说,唉,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之流的头子罢了,怎么能说是礼贤下士之人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凭借齐国的强大,只要得到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该就能南面称王,制服秦国,还用得着那些鸡鸣狗盗之人吗?

王安石的此番评价可谓自出心裁,极其深刻。而我们假如回过头来认真想一想,也不能不承认他的这一说法很有道理:孟尝君担任齐相的时间很长。在这很长的时间中,他确实网罗了不少专业人才——其门下的食客甚至超过了三千;但是,在这里面,可有超然于鸡鸣狗盗之上,能够从宏观上为齐国的发展、制衡秦国乃至战胜秦国发挥重大作用的?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孟尝君的门下,聚集的都是不堪大用的迷你级别的人才,而不是“国之栋梁”级的人才。

一个居于国相之位的“高级干部”,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角度来说,最值得称颂的是什么?是拥有一双能够识别人才的“慧眼”,把他们放到最能发挥他们的作用的位置上;尤其是努力去发现和任用可以为国家的制度设计与大政方针的决策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大块头”。应该这样,本来也能够这样,孟尝君却没有这样,那是为什么?会不会是他心中藏着一个小九九,一旦挖掘出这样的人物,那么,自己的位置很有可能被取而代之,而这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事,也不是他能够接受的事?

有句歇后语,叫做“武大郎开店——不容大个儿”。这话无疑有戏谑的成分,但你不能不承认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的一种普遍心理:不希望周围的人超过自己。因此,孟尝君身边有的是鸡鸣狗盗之徒,而无经天纬地之人,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战国四公子之首,王安石说他是鸡鸣狗盗之首,害死齐国的罪人
战国四公子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8)----翻案诗文第一家
【作文365】观点思辨类作文:鸡鸣狗盗之雄,可否言得士?
你会用小人吗?《资治通鉴》:不善用小人,你就当不好领导
孟尝君的鸡鸣狗盗最后的结局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