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为后所嗤
贞观三年,即公元629年的某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对臣下说:“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唐太宗这番话,是对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十分精辟的概括:他们彼此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也因此,国君应该虚心接受臣下的批评意见,而臣子则应该忠诚于国君勇于直言。假如这样,君臣关系就会和谐与协调,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但如果国君贤明,他的臣子们却不能予以匡正和辅助,那么,一个国家想要它不亡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唐太宗为什么要说这番话?毫无疑问,那是希望他的臣子能够与他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予以他有力的支持,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积极向他进谏,匡正其言行,则是他最为希望看到的政治局面,也是他这番话的核心。为了让他的观点更为有力,唐太宗还举了前朝隋炀帝的例子:隋炀帝为人非常暴虐,臣下不敢进言,这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终导致了国破家亡,而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
从既往的历史中接受经验与教训,努力避免前车之覆,是唐太宗一贯的思维——他“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名言中,“史”是其中三镜之一。而他之所以对于历史非常在意——他甚至与文德皇后时常一起读书、读史,并多次在不同时间和场合,提醒他身边的人“以史为鉴”,反映的他是一个十分在乎历史的评价的皇帝。
当一个做皇帝的十分在乎后世之人对他的历史评价的时候,这对国家和百姓绝对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必然会让他在处理各种人和事的过程中,以“贤君”的标准要求自己,少一些肆意妄为与蛮横暴虐,从而在客观上缓和各种矛盾,减轻人民的疾苦,也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但让我们十分遗憾的是,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类似像唐太宗这样的思维的皇帝有,但更多的恐怕却是“朕即国家”,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无视对国君之人的基本的道德要求的,无视臣子的苦口婆心的。也因此,中国老百姓的苦难总是望不到头,治与乱的相互交替则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不敢进言),卒(最终)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嘲笑)!”唐太宗的言犹在耳,应该为我们所谨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臣鉴戒第六
《贞观政要》原文及译文(上)
论语: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3-19)
国家社会:上梁不正下梁歪
《治国古鉴》(八)
中国古代的谏诤传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