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会拒绝?6个原则,教孩子高情商地说“不”!

拒绝,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非常难。如何不显得刻薄冷漠、不伤害他人感情地拒绝,更是难上加难。

在澳洲生活这十年,给我很强烈的感受是,老外真的非常“会”拒绝,这一点从我十年前写博士和奖学金申请时,就深有体会。学校或者导师的拒信,从未给我备受打击的感觉,反而是被尊重、感激和继续努力鼓励。

他们让我发现,好的拒绝是,认可对方的好意和努力,不让人感到难堪,但是非常清晰和干脆。如果可以的话,再给对方一些达成目标的帮助。

而我从小习以为常的拒绝,要么是比较生硬,要么比较暧昧:是在拒绝但又没有把话说死,仿佛还有商量余地,让人不断去作无谓地争取,终究无果。

我自己就常常这样“左右为难”,不会拒绝。拒绝的时候常常抱有愧疚,明明不太开心,但是别人劝说几句就又松口动摇。

我想,拒绝之所以对我来说这么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从小就没有接受过“拒绝的教育”。我接受的教育是,要配合、服从、懂事、善良、礼貌,不要当“刺头”、事儿包,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但实际上,拒绝是童子功。正是因为拒绝太难,更应该从小教会孩子拒绝,让拒绝在不断地练习中成为“本能”:永远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他人的人格和付出。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关于“教孩子拒绝”的思考吧。

孩子每天都会面临很多拒绝和被拒绝:“我想和她玩,但是她不理我”的另一面是“我不想和她玩,为什么她还要靠近?”

除了孩子之间的,还要拒绝很多来自大人的要求,难度系数更高!

今天幼儿园学了什么歌,唱来听听?

所有小朋友都在跳舞,为什么你不参加?

给阿姨抱抱。

……

了解孩子为什么拒绝非常重要。有时候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拒绝,可能明明很渴望,却又感到不好意思;有时候他们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比如“她长得太丑了,我不想和她玩”,而忽视了是否能够成为朋友,最重要的不是外表,而是要看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如果孩子是真的拒绝某件事,你完全不能理解ta的点,不妨先问一句孩子:为什么?如果孩子是因为“自我感受”而拒绝,这是绝对值得尊重和鼓励的,比如:

我不想要和她做朋友,因为她喜欢打人!

我不想要给她我的玩具,因为我还没有玩够。

我不想唱歌,因为我有些害羞。

我不想帮她,因为我也很累……

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可以尽量尊重,留出沟通的空间,“没关系的,妈妈理解你,今天没心情嘛”。

另一方面,你有没有勉强过自己,答应孩子的要求?比如明明要累瘫倒了,却坚持抱可以走动路的孩子,从公园一路走回家?

我记得妞妞在一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把奶奶气得够呛,就是因为奶奶推车带她出门遛弯儿,结果回程的时候,妞妞坚决不要坐推车,让奶奶一手推车,一手抱她走了好远的路回家。

所以有心脏病、高血压、颈椎病的奶奶,因为受不了孩子哭闹可怜,就勉强自己的感受、不顾自己的健康,去满足孩子的要求。

实际上,态度温柔却坚定不移地将妞妞摁在推车上(或者只是抱一抱安慰一下),让她哭一哭也没有关系的。

如果我们自己经常对孩子有求必应,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对孩子当“老好人”,也会给他们不好的示范——为了不让他人难过,我们需要忽略自己的感受。

我们对孩子的拒绝是否有足够的尊重呢?

想想看,当宝宝推开奶瓶,你是不是还会再三试探,继续喂?当孩子说我不吃了的时候,你是否会因为今天的饭菜很有营养,而反复要求孩子继续吃,甚至不停将菜送到嘴边?

前段时间,明明游泳池的水温已经达到30度了,酒酒还是说,“太冰了,我不敢下水。” 外婆就不断“鼓励”他:哪里冷嘛,一点都不冷!都30度了,冷什么冷?你跳下去就不冷了。

当我们这么说、这么做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不让他们以“自我感受”来作为拒绝的理由。

但是,自我感受永远是拒绝的最正当理由:我们可以拒绝孩子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要求,也应该鼓励孩子因为“我不舒服”而拒绝别人。

01

不用沉默代替回答

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地说出来,不要用沉默代替回答,让别人自己去体会和琢磨。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生活中很多人在拒绝时都喜欢采取这种“冷却处理”的形式,或者说叫“鸵鸟政策”——不敢正视自己的感受,不敢面对拒绝时对方失望难过带来的压力,我假装这件事不存在,就不用去“拒绝”了。但实际上冷处理带来的伤害比明确的拒绝更大!

我女儿就时常用假装没听到来拒绝我的要求,这真的让我非常抓狂。

一开始我怀疑是听力问题,后来又猜测是孩子注意力在别处真没听到),最后我发现她其实是不想照做,所以不应我……

后来我总结经验教训,当她假装听不到、不明确拒绝的时候,我会跑到妞妞身边去,等她抬起头时,看着她的眼睛说话。我会不断提醒她,当别人叫你做某件事,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应声,你可以拒绝,但是不要假装听不到。

我也要反省自己,是否尊重她的拒绝,是否在她明确拒绝时,还继续游说她接受。教孩子拒绝,这也需要我们相互地努力。

02

不要编造理由

拒绝的时候编造理由,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给孩子的不良示范。比如为了证明自己“身不由己”,精心编一个委婉的,看似把伤害值降到了最低的理由。还记得我上学那会儿不想参加一个课外活动,撒谎说家里有事,结果同学直接说“那我们换个时间再去吧,又不着急!”😂最后我只好不情不愿地去了。

编造的理由漏洞百出,很容易让你拒绝失败。而且,你真的以为孩子会相信你编造的理由吗?

编理由的本质是不尊重,看轻对方,觉得对方好糊弄。就算孩子现在还能被你“套路”,他们总有一天会发现,原来不过是你利用了ta对你的信任,而编造的借口。

告诉孩子,拒绝别人可以直接说“不,谢谢”,“不,我不喜欢”。不用觉得不好意思,这是对的!并不粗鲁

03

语气和态度很重要

拒绝很难完全“不伤人”,但可以建立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

其实,所谓的“拒绝的艺术”,并不是要虚伪地说好听的话,而是真正地去理解对方,在行为处事的时候考虑自己、同时兼顾他人的感受。

开放的肢体语言、友好的语气都会有所帮助,即使是拒绝,也应该认真地听别人把话讲完,温和地直视对方,这样会传达出“虽然我拒绝了你,但我理解你的感受”的意思。

举个反例,比如下面这个热血小青年就是因为过于耿直,而让人“很受伤”。他作为“占理”的那方,最后把别的孩子弄哭了,反而容易遭到“问责”——这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社交压力。

其实解决的方式就是,鼓励孩子去共情他人:不要站在对立面,当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可能会发现,对方并没有恶意。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用温和、友好的语气态度去拒绝。

也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示友好,比如给对方一个拥抱,虽然我拿回了我的东西,但我理解你玩到一半、玩具突然被拿走的难过。

04

不给或少给理由

我在拒绝别人的时候,总是因为内疚,而做出具体而冗长的解释,但这样的话只会让被拒绝的人越听越不爽。

哪怕这些解释是真的,给出太多理由也会让对方更不好受。因为无论是什么具体的原因,在对方听来,都可以找到“突破口”,反过来认为这个理由不成立。

给具体的理由还会给人虚假的希望——是不是只要我做到……你就会答应了?

过多的解释,也会让你自己更加地感到内疚,因为你也会发现,对啊,也许我可以忍一忍、再试试?

并且有时候说出真实的理由,反而会让人更受伤。比如,你的牙齿好黑,让我感到害怕;你做的菜太难吃了,每次去你家我都吃不下;你家孩子太熊了,每次都把我女儿惹哭,我不想跟你家聚会……

拒绝的时候,简单直接最有效,也最低伤害。

△家有儿女中最善于说不的人,是自信的小雪。

不就是不,不用拐弯抹角如果对方一定要追问理由,可以给一个简短而笼统的理由,比如“不用了,谢谢你邀请我玩,但我想一个人待着”,“我现在不想玩这个游戏”,“我已经有别的安排了”,“不,刘阿姨,我现在不想表演节目”,“不,谢谢叔叔,我妈妈说我不能吃糖”……做到礼貌又坚定地表达拒绝。  

如果对方周旋,可以让孩子反复拒绝,或者加重语气。

05

三明治沟通法

这种方法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大人,它是一种很舒服、温婉的拒绝方式:先扬👉后抑👉再扬~

如果把拒绝(一个坏消息)比作一块肉饼🥩,为了让肉饼不那么油腻难咽,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夹心”,夹上两片清爽的,好吃的白面包🍞,也就是首尾加上好听的话,这样就容易入口,话听上去就不那么“耿直”了。

举个例子,比如拒绝隔壁妈妈的生日趴邀请,可以说:

●  你人真好,想到让我和小朋友去参加,感觉那么多小朋友待一起肯定会很好玩吧,谢谢你!

●  但是这周我们和朋友有约,参加不了生日趴了,有点遗憾啊。

●  提前祝你家小朋友生日快乐哦!等会儿我问问妞妞,想不想提前给小姐姐唱生日快乐歌!祝你们玩得开心~

这样说话,是不是比直愣愣地说“实在抱歉啊,我去不了”顺耳得多?这也是很多时候,我们即使听到了队友的“对不起,我下次注意”,好像还是不舒服的终极原因……快给他科普高情商的三明治沟通法!多夸人!

背后蕴含的心理效应是[首因/近因效应],人们更容易记住开头和结尾的话语中传递的情绪如果这种情绪是正面的,站在ta的立场上的,即使实际想表达的是负面的,也会更容易被接受。

比如我在做博士申请的时候,导师的拒信就是典型的“三明治沟通法”。更优秀的结束语,可以给对方提供一个替代方案:

06

注意拒绝的场合

无论是拒绝一个孩子还是大人,当众拒绝都容易让对方挂不住面子,特别是如果有很多小朋友在场的情况下,尴尬程度会翻番。

因为最残忍(刻骨铭心)的拒绝,都是在公众场合发生的。被拒绝很痛苦,而当众被羞辱是痛上加痛。

如果可能的话,让孩子在人少的时候私下拒绝,被拒绝的小朋友可能就没那么丢脸,从而更容易释怀了。

实际上,拒绝之所以对很多人来说非常难,就是因为个人边界不明显——我们没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害怕的是什么,我难以接受的是什么,我“与人为善”的边界在哪里

我们除了可以时常问问孩子的感受:什么是对自己“更重要”的事?某件事会让你觉得“不能接受”、“不舒服”吗?

也应该鼓励孩子经常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停下来,问一问自己的感受,并将之养成一种习惯。

特别是对于女孩,这点特别重要。女孩会更多地被社会观念“要求”要温柔、善良、顺从……但请一定要记住,善良和友好绝不等于屈从、不发声,学会拒绝让自己“不舒服”的要求非常重要。

而当审视自己的感受成为一种习惯,拒绝也就变得越发自然了。

善良是美德,拒绝可能会伤人。当你明确了自己的“健康边界”的同时,也应该坚持“这不是我的错”

拒绝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是种不受欢迎的“攻击”行为,是对他人的冒犯,所以我们在拒绝别人后,还是会不自觉地感到愧疚和不安,即使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依然会底气不足。

然而,拒绝≠不友好,不拒绝只会让人觉得你很拧巴。除了“好人卡”,什么也得不到。

从小就让孩子明白,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对自己而言不愿意妥协的事,这是我们的“个人边界”。同样地,我们也不能控制别人的思想,不能事事顺心。所有人都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世界才是缤纷多彩的。

特别是对于女孩,因为女孩往往更加被社会观念要求要温柔、善良、顺从……请一定要记住,善良和友好绝不等于屈从、不发声,学会拒绝让自己“不舒服的”要求非常重要。

时常会有妈妈问我,孩子被别的孩子抢玩具、欺负时都不会反抗、拒绝,或者说了No,似乎也没有用。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妞妞拒绝的方式,非常非常有效。

在玩耍中,如果有人的行为让她感到不舒服,她先会先温和地拒绝,说我不喜欢这样,你不要这样做了。但是如果对方没有重视起来,持续下去,她会开始大吼,她的声音大到足以引起方圆上百米的人注意——她不会惧怕周围人的眼光,会非常非常凶!

暑假时,我们旅行时在公共泳池里,妞妞和一对小姐妹玩得很好,但是她们有一个哥哥,比较调皮,一直挥舞浮力棒打到妞妞。在妞妞反复表示生气后,他还继续这样做。妞妞开始大吼,声音大到全游泳池的人都听到,那个男孩被她的气势吓懵了。

但是,当男孩停下后,妞妞又立即恢复态度,继续和男孩的两个姐妹玩耍,同时也并不拒绝和这个男孩交流。

在我看来,这就是很好的拒绝的态度:虽然我逐渐升级地表达了态度,拒绝了让我不舒服的事,但是我并不因此完全否定你,或让这件事继续影响我。

当有天自在地拒绝别人成了一种本能时,孩子才能建立起内在安全感和健康的自尊心,达到真正的情感成熟。

愿每个孩子都有拥有勇敢说“不”的勇气!✨

参考资料:

[1] huffpost,If Your Kid Needs To Turn Down Another Classmate, They Need To Be Assertive:https://www.huffpost.com/archive/ca/entry/kids-rejecting-love-confessions_ca_5e4ee210c5b6f552b580f415/am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一直在教孩子善良,为什么最后却害了Ta?
没有精神内耗的小孩是如何养成的
拒绝,有时比分享更值得孩子学习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凶险”,父母一定要教孩子哪些事?
恋爱时犯贱行为十大具体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