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努力“掘一口深井”

古人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于个人而言,这口汩汩出泉的井,就是专心致志后的水到渠成,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立身做人、干事创业,应努力“掘一口深井”。

“掘一口深井”,意味着实践实干。翻开朋友圈,很多人信誓旦旦,立下早睡早起有进步、学业事业有收获、健身瘦身有效果的心愿,但常常停留在构思层面、止步于计划环节,稍有风吹草动就打起退堂鼓,一段时间之后类似情景重复上演。生活中,像这样“间歇性踌躇满志”的情况不在少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让美丽期待变为美好现实,靠的是埋头苦干、躬身实践,需要坚定迈出开始的那一步。 

“掘一口深井”,离不开坚持坚守。与其不断变换目标反复折腾,不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用“笨功夫”练就真功夫。屠呦呦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做研究,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第191次实验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时间是奋斗者最好的见证。保持专注的劲头,坚持不懈地耕耘,终将迎来收获的喜悦。不独做学术、搞科研如此,其他领域也是这样。 

“掘一口深井”,还在于创新创造。掘井的难度不下于登山,有的人小胜即满、故步自封,失去了“一览众山小”的机会,前进道路也越走越窄。想要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开阔和壮美,唯有创新求进、创新求变,勇于突破舒适区,敢于“逼自己一把”。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被称为“教授的教授”,他有著名的“四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四不讲”的背后是自信,更是创新。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懂得了沉潜的智慧,就不会错过时间的馈赠。坚信“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掘一口深井”,一定能在不断的自我实现中写下厚重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诗]柯志鹏摄影并配诗《深井》(外一首)
霂色听雨丨原来,这就是“深井思维”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这句话什么意思?.
尾羽长却飞不起来?印度一只孔雀跌下18米深井,只能等人下井救
原来,这就是“深井思维”
夜读 | 原来,这就是“深井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