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离婚的再认识 (原创)

       ----离婚---从试错到纠错 

      昨晚,有亲戚造访告知:结婚不到半年的儿子与妻子离婚了,他摇头叹气说:“光是为儿子买房子就100多万,全部积攒还不够,贷了几十万,加上操办欠下不少债,但法院分给了女方一半,法院这样判对吗?
       我说:“对啊!只要到民政局领了那张结婚证,家庭财产就是夫妻两人的了,判决离婚就是夫妻各一半,如果对方是在结婚后的债务还要分摊一半呢?“
        他点上一支烟,还是摇着头,叹气......。
        我又说“这是没法子的事,有作家说:‘是谁把这种决定人生的大事,交给了半懂不懂的年龄......”,但这个代价付出又无法避免“。
        ”我前天与儿子商量能不能和她复婚,如果一复婚,就把分割的财产要回来了,可儿子坚决不复婚,他对我说:‘这本来就是场误会,一个天大的错误,兔子不吃回头草......’,你说怎么办是好?”
        我说:“尊重儿子的意见,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强加什么?如果离婚后关系还是很不好,岂不是陷入一个笼牢?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悲剧。离婚未必是一件坏事......”。
        他说:“我儿子好像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这次损失太大了,纠缠的我这些天睡不好”。
        “必须在家庭财富与儿子感情意愿区分开,在我看来后者比前者重要一些.....”。
       “你这一说,我多少有点开通......”。
     现在的离婚率是多少?去年青岛市一基层区法院统计是36%,超过了三分之一,是很高的,不过这个比率还可能提高,亲戚问我:“这是现在年轻人啊,夫妻间一有点摩擦就闹离婚,咱这代人哪有这样的?凑付凑付就过去了,你说就应该这样了?”
    “就是这样了,花钱买个教训吧?其实呢也算不上什么教训,从另一个角度看,花钱买了个“自由”,我们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改变眼光了......。
     有些话我不好直来直去的说,其实呢,当下发生的大量离婚现象是件好事,至少说明现在年轻人是对传统婚姻制的一种试错和纠错,一种革命意义上的反叛---有必要在这个时间隧道作一次回溯:
    人类漫长历史存在过的群交---对偶---一夫一妻制,在时间上很模糊,没有精确的过程和间隔,就后者而言,时间也很久了,差不多也有万年.......。
     凡是久远的存在,他当初的价值、它的合理性总是在时间过程被逐渐贬损,因贬损而贬值。有一些元素被淘汰;但淘汰中有所留存,减损中也可能保留一定限度;还可以在变易中获得新生,但不可能复制、不可能还原,这一些都适用于对婚姻制度流变的描述,同时也是对其价值的充分判定。
     虽没有现成的一夫一妻制开始确立根基时那种合理性的充分证明,但从逻辑上也能够大致作出一定的明晰:这就是----它确立的基石,是在传宗接代和组织生产两大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坚决前提下,做出的一种成功的试验,这种实验成功了,它使人口繁衍后的生存有一种最好的保障;又使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组织功能得以彰显,因为当时再也没有比“男耕女织”这种良性互补功能更有效的维系生存了。
      如果只是把婚姻制度的价值直接关系繁衍与生产两项,无疑就抽离或遗弃了其他应有价值对家庭的维护,我们知道当今也直接看到的,不少婚姻家庭,为了孩子不受伤害,或者为了经济利益都勉强凑付着过日子,因为在华夏民族的精神文化中的那个“三不朽”或“无后为大”等还像一把把无法撬开的钢锁禁锢着自由幸福的本性,。想一想从古到今在多少家庭中那些无爱情的婚姻,他们的心灵在忍耐、在屈辱、在挣扎.......。当然也有少数反抗的“普罗米修斯”鲁迅笔下的子君与涓生,“西厢记”或“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但他们都在礼教这座铜墙铁壁前碰的头破血流甚至粉身碎骨.......>
    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为挣脱枷锁而勇敢奋斗的先驱者,他们是我们这些后来者心中的丰碑.......。
    如果最初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和组织生产,这些与情爱并不直接相关,能够活下来总是第一位的,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历史价值。但是不否认却并不等于我们延续或重复这种价值,因为价值只是一定时段内的价值,脱离那个时段它就贬值了,正确的做法就是必须在变易中获得新生。
    既然构建一夫一妻制的基石是繁衍与生产,而繁衍与生产又是为了有效的生存,为生存而结婚也就悬置了情爱。繁衍与生产又是一对因果关系,前者是为了增生更多的劳动力,拼命生育孩子是为了增加财富积累,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养老,这是原始一夫一妻为家庭单位的内在逻辑。但是当这种困扰人类的两大项逐渐消失的时候,这种婚姻制度的基石就发生动摇,那么以情爱为基石的婚姻制度就非常必须了。
     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人类21世纪的起点上,当然这个基点与万年之前的经济状况面目全非。
     “温饱”意味着对“养儿防老”一种微弱的否定,在晚年即使没有儿女也能凑扶着过下去,这是对万年之前那块基石的一次动摇,当时当“小康”到来、尤其是社会保障能够使老年不再担心衣食住行的时候,会怎么样呢?原来那块构建婚姻大厦的基石已经被撬动起来,万年大厦出现歪斜了.......。
     生产也不再是一家一户的单位,彻底被消解后的“男耕女织”,由原来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组合,不就面临解体了吗?
     也就是在此时,不少年老的一代回过头来打量着自己走过的那条辛苦、辛酸、悲沧和忍耐、禁锢的婚姻道路,当然也有很多在固守着那种在勉强凑付中,艰辛的蹒跚着,在夕阳的余晖里,走完那条“白头到来”的道路 。
    我们这些40后、50后、60后还有部分70后,都是为了解决温饱而生育,根深蒂固的、又是强势的“集体无意识”,以传统的婚姻道德固守着、艰难经营着这块苦苦煎熬的家庭地盘,但是他们的后代们,80后、90后,不约而同的在拆解、在掀翻传统婚姻的基石,他们是清醒的一代,敢于冲决罗网,走向幸福的一代。毕竟他们的一条腿从传统的泥潭中迈出来,但另一条腿还深陷在传统的泥沼中,他们还没有多少力量抗拒着父母的逼婚、社会对没有结婚者那种鄙视的眼光,在重重压力下,他们还是冒冒失失组回了自己的媳妇或者找到自己的丈夫......。他们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包袱,也可能并不是那么需要,但是他们必须为应和世俗必须做出的牺牲.......。
     当双方用不着以对方的劳作就能够谋取生活资料或者所需的精神生活时,那种恒定的把两个异性长期捆绑在一起的制度就成为地地道道的枷锁;也可能在婚前他们也曾憧憬着浑厚的那些温存那些幸福,至少还有那种激情释放的快感,但是,当激情过去后,当那些美丽的幻想烟消云散后,不但一切都变的索然无味,而且那些享乐、自由的可贵不断损失,而义务、负担、责任却不断增生。
     解决此问题变得很简单,首先是婚姻前后的比对:就像一道小学生的加减法,得到的和失去的简单比对,收获微不足道,反而带来大量负累,结果是个负值,其次,小两口再也不能继续遭罪,于是走向街道办事处调解无效后接触婚约,或者为财产抚养争执不下时走向法庭......。
    发生这一切不奇怪吧?这些就可能是当下离婚或不结婚的一个原因,不要惋惜,不要遗憾,不要对子女埋怨,他们与我们不一样,他们比我们聪明而智慧,他们在选择一种比我们更聪慧、更有质量的新生活。首先的清醒就像作家赵鑫珊所言:
     “初恋是心醉神迷的时期,你很难分清这究竟是爱神的一次真正光临,还是仅仅出于对异性的好奇?”
    我们没有看穿的这位赵先生看穿了,初恋性质大多属于对异性吸引力的好奇心,一种被激情膨胀起来的幻象,他们拒绝这种曾经致命的诱惑,陷入泥潭的果断挣扎出泥潭;没有陷入的看到别人陷入而吸取了教训,=---这就是那些中邪终生不婚者,他们超脱的站在泰山之巅,俯视着人间婚姻那些不幸和痛苦,他们彻底抛弃了对初恋的“心醉神迷”。终身不婚者是时代伟大的探险者,他们以拒绝婚姻的坚决,昭示出人生更高的质量。
     当下看来,婚姻制度未必就是适合于人类更好生存和幸福的制度,21世纪的起点上,需要更好的制度替代他。就像我以上所言,从恋爱到婚姻其复杂性是一道无解方程;其悲剧性是一种禁锢,在更注重情感和形象的前提下,当事者无法找到合适对象,即便是反复寻找也可能是理想中的“赝品”。今天我在新浪微博发了两条微博,大致就是这个意思---首先是对离婚的审视:
       “离婚是对现行婚姻制度的一种纠错,试想,一对20多岁的青年男女作出这件“终身大事”的决定是一次多么大的冒险!当时他们又怎能意识到这是其一生中最大赌博,他们必须对这种幼稚、懵懂和浅薄付出最沉重的代价。所以婚姻需要试错,既然不是神枪,一枪命中靶心的机会并不多.....”
      离婚的价值就在于:
    “大量的离婚现实至少证明了,现行的婚姻制度至少禁锢或扼杀了人们对情感和性的自由,又从另一个相反角度反映出人性追求变化和新奇的这一面。但中国有这样几句格言是不对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不过,越是在禁锢压抑中越是对这种“新奇”渴望,离婚又是一次修正,一般而言,一切修正后的东西超过原先。
     第一婚姻这是一种自然状态的需要,第二次、第三次或者更多才是内心世界真正表现和需要,从第一次婚姻牢笼走出来后,来到春光明媚的芳草大地,眺望白云蓝天,有一种“解脱感”,更有的叫做“新生”!
    至于那些可贵的终生未婚者,他们的价值更为重要,篇幅关系我另文阐释。
    最后重复:离婚是是对试错的纠正,第一次仅解决了生理需要,只有以后第二次或多次才造就“自我意识”层次的男人或女人.......”。
     我赞成与没有爱情的婚姻告别;也充分理解终生未婚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夫一妻制度是最完美的婚姻制度吗?
婚姻制度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亲姐妹嫁一个男人?不别扭吗?
426-什么样的婚姻最舒服?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与西方一夫一妻制比较的优劣
李银河马未都炮轰一夫一妻制【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