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眩晕的饮食治疗偏方举例!
 眩晕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目前对此病,尚无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依靠输液扩充血管来一时缓解症状,很容易反复,运用中医膳食疗法,调整眩晕患者的饮食结构和具体的饮食方式,从而起到增强体质、调整阴阳的作用。合理的饮食调护可减轻眩晕发作的症状,增强疗效,预防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眩晕的饮食治疗偏方举例!
    一、首乌鸡丁
    原料:何首乌20克,公鸡1只,冬笋10克,鲜椒15克,酱油6克,料酒10克,味精10克,淀粉15克,盐少许。
    制法:
    1。将何首乌用砂锅或铝锅煮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
    2。公鸡拔去毛,洗净,去骨切丁,放入碗中,上浆待用。
    3。冬笋、鲜椒切丁。
    4。坐锅烧油,将浆好的鸡肉丁下油锅余炸,熟后倒入漏勺待用。
    5。锅底留油,加入鸡丁、配料、酱油、料酒、味精及首乌汁,迅速颠炒,勾芡后盛盘食用。
    特点:鸡肉味美,汤汁可口。
    功效:养血止眩。前人有“无虚不作眩”之说。本道菜中之何首乌性温味甘,是补肝肾、益精血之良品。公鸡肉营养丰富,有益气、开胃、助阳等多种医疗辅助作用。因此,本道菜是精血亏损、中气虚弱息者所致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经衰弱、肢体麻木、视物昏花、迎风流泪、耳鸣等症的首选食疗法。
    二、杞子拌猪心
    原料:净猪心100克,青椒200克,枸杞子15克,豆油5克,细盐3克,味精2克,花椒30粒。
    制法:
    1。顺着猪心中间一刀切开,在猪心刀口处入刀,先用直刀剞,在猪心上剖成宽窄相等的刀纹,再把猪心横过来,用斜刀法切片,放入开水锅内烫后捞出,凉后挤净余水。
    2。将枸杞子洗净,用凉开水泡1小时,捞出备用。
    3。勺内加入豆油,烧热后,放入花椒炸成焦黄色时捞出,此油即成花椒油。将花椒油倒在碗内晾凉备用。
    4。青椒切成中型的块,放入开水锅内略烫捞出,放凉,挤净余水。
    5。将烫好的猪心、青椒均放入小盆内,呈馒头形即成。
    6。将枸杞子撒在边缘,然后再撒上花椒油、细盐、味精,上桌食用。
    特点:枸杞鲜红,青椒青脆,红绿相映,咸鲜味醇。
    功效:养心补血,滋阴安神。猪心有养心气、通血脉的功效,所以民间常用它来作为心气不足、头晕眼花、腰腿酸软的食疗主品。一些慢性疾病,如贫血、营养不良、风湿病、糖尿病、溃疡病等,常吃本道菜,十分有益。枸杞子是传统的补血、滋阴之品,有补益肝肾、填养精血、明目止渴等多种功效。近年来还发现,枸杞子有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保护肝脏,防癌等多种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高血脂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引起的眩晕、心悸、痴呆、健忘等症。青椒富含维生素C,另含钙、磷、铁、胡萝卜秦等营养素,也是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症等病的食疗常用品之一。总之,这道菜对于神经衰弱、老年心血管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眩晕,有很好的疗效。
    眩晕症病人可以多吃哪些食物?
    眩晕之人,宜选择下列食物:
    1、芝麻
    性平,味甘,能补肝肾、润五脏。《本经》中说它:“补五内,益气力,填脑髓。”《食疗本草》亦载:“润五脏,填骨髓,补虚气。”现代《中药大辞典》记载:“黑芝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对眩晕属虚者,无论是肝肾不足的眩晕,还是气血亏损的眩晕,皆宜食用芝麻。
    2、桑椹
    既能补肝肾,又能益气血,虚证眩晕者宜常食之。尤其是对用脑过度、神经衰弱的眩晕症患者,更为适宜。历代医家对桑椹补肝肾之功,颇多赞誉。《滇南本草》中说:“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随息居饮食谱》亦云:“桑椹滋肝肾,充血液,熄虚风,清虚火。”这里所说“熄虚风”,正是指肾精亏损和气血不足的眩晕症。
    3、胡桃
    对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的慢性眩晕症患者,宜常吃胡桃肉。《本草纲目》记载:“胡桃补气养血。”《医林纂要》说它“补肾固精。”所以,肾虚眩晕者更为适宜。
    4、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对虚证眩晕尤为适宜。老年头晕、阴虚阳亢者,民间常用淡菜300克,焙干研细末,再用陈皮150克,共研,蜂蜜拌和做成赤豆大小丸子,每次吃3~6克,1日2次。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还介绍:高血压耳鸣眩晕者,用淡菜15克,焙干研细末,松花蛋1个,蘸淡菜末,每晚1次吃完,连吃5~7天。
    5、猪脑
    虚证眩晕患者最宜食用。《别录》载:“猪脑主风眩、脑鸣。”《四川中药志》认为猪脑“补骨髓,益虚劳,治神经衰弱,偏正头风及老人头眩。”其中还载有一方,“治老人头眩耳鸣:猪脑髓,明天麻,枸杞,共蒸汤服。”猪脑补虚,不单老人,凡男女小儿属虚弱眩晕者,均宜服食。民间常用猪脑1个,用冷开水洗去血,水煎30分钟,全部吃下,每日1个,连食7天为1疗程。
    6、旱芹
    俗称香芹、药芹。性凉,味甘苦,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的作用,对非旋转性眩晕,尤其是高血压眩晕者,最为适宜。如《本草推陈》载:“治肝阳头昏,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也就是说,根据中医辨证,早芹适宜肝阳上亢型眩晕者食用。
    7、海蜇
    有清热、化痰作用,适宜淡浊中阻所致的眩晕和肝阳上亢眩晕患者食用。对高血压头昏脑胀眩晕者,宜用海蜇60~90克,漂洗去咸味,同荸荠等量煮汤服食。
    8、白菊花
    性凉,味甘苦,能疏风、清热、平肝。《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主诸风头眩。”《药性论》中亦说:“能治热头风旋倒地。”民间对高血压头昏,或肝阳上扰的眩晕症患者,常用白菊花三五朵,泡茶频饮。
    9、松花粉
    有祛风、益气的作用,可治疗头旋眩晕病。《元和纪用经》中有一松花酒方,是医治“风眩头晕”,就是单用松花粉适量,绢袋盛,酒浸7~10天,每次饭后饮服少量。
    10、松子仁
    有养液、熄风的功效,体虚眩晕者宜食。《药海本草》云:松仁“主诸风”。《开宝本草》亦载:“主头眩。”虚弱眩晕者宜用松子仁同胡桃仁等量,捣研和匀后空腹食用。
    11、枸杞子
    性平,味甘,能补肝肾、明耳目,适宜肾精亏损眩晕者食用。《本草述》就有记载:“枸杞子疗肝风血虚,治中风眩晕。”对血虚眩晕或肾虚眩晕,民间习惯选用枸杞子30克,羊脑1副,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服食。也有用枸杞子30克,红枣10个,鸡蛋1个,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15分钟,吃蛋喝汤,对眩晕患者颇宜。
    12、天麻
    俗称水洋芋、赤箭芝。性平,味甘,善治各种眩晕症。古代医家张元素说它“治风虚眩晕头痛。”《本草汇言》亦载:“主头风,头晕虚眩。”明·李时珍还说:“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由于天麻有平肝熄风的作用,所以对眩晕、目花发黑、天旋地转、面色通红、头重脚轻等肝阳上亢和风痰上扰引起的眩晕症,最为适宜。对虚证眩晕,民间常用天麻同老母鸡,或瘦猪肉煨食,亦颇适宜。
    13、何首乌
    有补肝肾和养血的作用,对肾虚血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面色萎黄者,宜用何首乌粉,经常调服。亦可用首乌粉和山药粉一同食用。
    14、紫河车
    大补元气、养血益精,凡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或贫血,或白血球减少所致的眩晕症,最为适宜。对肝肾不足、神经衰弱的眩晕症,也十分有益。
    15、人参
    有大补元气,治疗一切虚损的功效。对气血不足的眩晕症患者,最为适宜。《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人参治男女一切虚症,……眩晕头痛。”但对肝阳上扰的眩晕,或是肝肾阴虚的眩晕,则不相宜。
    16、龙眼肉
    有补气血、益心脾的作用,气血不足的眩晕症,宜食之;贫血及神经衰弱的眩晕患者,亦颇适宜。痰浊眩晕及肝火眩晕者忌食。
    17、牛肉
    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中医认为它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韩氏医通》指出:“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医林纂要》中还说:“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对气血不足眩晕之人,常食颇宜。
    18、牛肚
    为甘温益气之品。能补虚、益脾胃,气血两虚型眩晕者,宜常食之。《食疗本草》中曾记载,牛肚“补五脏,主风眩”,实指气血不足眩晕症而言。
    19、狗肉
    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作用,唐代食医孟诜说它“补血脉,填精髓”。《日华子本草》也认为狗肉“补虚劳,益气力”。凡身体虚弱者眩晕症,皆宜食之。
    20、阿胶
    性平,味甘,有补血养血的功效。元代医家朱丹溪认为:“虚劳失血者宜用。”凡贫血之人头晕目眩者,用阿胶与大枣或龙眼肉一同蒸食,更为适宜。
    21、海参
    能补肾、益精、养血。《食物宜忌》中就说它“补肾经,益精髓”,《随息居饮食谱》亦称其“滋阴,补血”,凡体虚年迈之人,无论是气血不足眩晕,或是肾精亏损眩晕者,皆宜经常服食。
    22、鳙鱼
    俗称黑鲢、花鲢,能补虚弱、暖脾胃。《本草求原》中还说:“暖胃,去头眩,益脑髓。”因此,凡体虚眩晕者,宜食之。
    23、荸荠
    性寒,味甘,有清热、化痰的作用。《本草再新》也说它“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对实证眩晕,尤其是肝阳上亢眩晕及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尤宜。
    24、金橘
    能理气、解郁、化痰。《随息居饮食谱》说它“醒脾,辟秽,化痰”。《中国药植图鉴》还说“治胸脘痞闷作痛,心悸亢进。”这对痰浊中阻眩晕症者,食之为宜。
    25、橘饼
    能化痰、宽中、下气,痰浊中阻眩晕之人宜食之。另外,橘皮、橘红、橘络皆有化痰利气的作用,对痰湿偏重之人眩晕者,食之皆宜。
    26、萝卜
    有化痰热、消积滞的作用。《本草经疏》还说它“去痰癖,化痰消导”。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宜。
    27、枸杞子
    时令野蔬。能补虚益精、清肝明目。《药性论》中说它“能补益精诸不足”。《本经逢原》还说它“能降火及清头目”。对春夏之季,肝肾不足,肝阳偏旺的眩晕者,最宜食之。
    28、菊花脑
    性凉,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也能降血压。尤其是在春夏季节,血压偏高,肝火偏旺的眩晕者,食之尤宜。既可炒食,更宜煎汤食用。
    29、发菜
    俗称竹筒菜、龙须菜。性寒,能清热、软坚、化痰,这对痰浊中阻眩晕症,或高血压之人肝阳上亢的眩晕症患者,尤宜食之。
    30、马兰头
    性凉,能凉血、清热、利湿。对高血压之人头痛眩晕者,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眩晕症,食之颇宜,有平肝凉血的效果。
    31、荷叶
    能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医林纂要》中记载:“荷叶,多入肝分,平热,去湿,以行清气。”《滇南本草》还说它“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对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之人眩晕者,或是夏季炎热中暑头昏眩晕者,食之颇宜。
    32、灵芝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灵芝保神,益精气,坚筋骨”。《本草纲目》说它能“疗虚劳”。后人多认为灵芝益心气,补精气,并常用于治神经衰弱。因此,凡体虚之人眩晕者,皆宜食之。
    33、白首乌
    主产山东,又称山东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无毒,有滋养、强壮、补血以及收敛精气、乌须黑发的作用。据《山东中药》介绍:“泰山何首乌对某些虚弱病者的强壮作用,较之蓼科的何首乌为优。”因此,对气血不足眩晕和肾精亏损眩晕者,常食为宜。
    34、决明子
    能清肝热。《湖南药物志》中说它能“治昏眩”。尤其是对肝阳上亢眩晕者,包括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所引起的昏眩,最为适宜。民间也常用以炒黄,水煎代茶饮。
    35、驴肉
    性平,味酸甘,能补血益气,故凡体虚之人、气血不足而眩晕者宜食之。正如《饮膳正要》所言:“野驴,食之能治风眩。”
    36、鱼鳔
    又称鱼胶、鱼肚。有补肾益精和滋补强壮的作用,这对肾虚眩晕和产后血晕以及脑震荡后遗症的头昏眩晕者,食之最宜。如《岁时广记》曾介绍:“治产后血晕:鳔胶存性,酒和童子小便调服三五钱。”《常见药用动物》中亦载:“脑震荡后遗症出现的头晕耳鸣:制鱼鳔25克(豆油炸),白菊花15克,蔓荆子15克,水煎服,日服2次。”
    此外,虚证眩晕者还宜选食银耳、蜂乳、燕窝、猪心、猪肾、乌骨鸡、乌贼鱼、石首鱼、牡蛎肉、蚌肉、大枣、山药、荠菜、牛奶以及禽蛋类、鱼类、瘦肉类、豆制品类、食用菌类等;实证眩晕者还宜选食丝瓜、冬瓜、瓠子、黄瓜、莴苣、绿豆芽、金针菜、空心菜、茭白、槐花等。
    眩晕之人应根据各自症情忌食下列食品。
    1、蜂蜜
    性平,味甘,虽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但有黏腻壅滞之弊。因此,体虚眩晕者食之颇宜,但痰浊中阻眩晕之人则忌食之。
    2、大枣
    性温、味甘,能补气益血,气血不足眩晕者相宜。但大枣滋腻助痰。《医学入门》中认为"多食动风"。对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加重痰湿,故当忌之。
    3、辣椒
    《食物宜忌》说它"辛苦,大热",故易耗阴助热上火。《药性考》中指出:"辣椒,多食眩旋,动火故也。"这说明对肝阳上亢,肝火过旺,包括高血压病的眩晕者,应忌食之。
    4、荔枝
性温,味甘酸。《玉楸药解》认为:"荔枝,甘温滋润。"《本草纲目》中曾说:"火病人尤忌之。"古人还认为:食荔枝肉过多会醉人,有头昏、恶心、乏力感,这是由于吃得太多,在体内引起糖代谢紊乱。因此,对肝火眩晕和痰浊眩晕之人,法当忌食。
    5、黄精
    《本草便读》中记载:"黄精,为滋腻之品,若脾虚有湿者,不宜服之,恐其腻膈也。"《本草正义》亦说:"有湿痰者弗服。"因此,痰浊中阻,清阳不升之眩晕者,切勿食之。
    6、芥菜
    虽有豁痰利气作用,但易生热助火。《本草衍义》中说:"多食动风。"《本草纲目》亦云:"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因此,肝火内炽,肝阳上亢眩晕者忌食。
    7、槟榔
    为破气耗气食物。《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病属气虚者忌之。凡阴阳两虚,中气不足,……悉在所忌。"故凡气血不足,体弱之人的眩晕者,切勿服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味中药能补肾 让你气血充盈面色好
最补气血抗衰老的10大“灵丹妙药”,男人雄风再起
眩晕
眩晕的中医辨证论治
何首乌的炮制与功效
名医名方治风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