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如何最后提升30分?强烈推荐收藏!
播放GIF

中考最后时刻该如何“临阵磨枪”

各科复习时该注意啥

中考答题又该注意啥......

针对各种疑问,小编收集了深圳“四大名校”的名师进行支招,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考前复习要点&答题技巧

【语文】

限时做套语文试卷“找感觉”

1、建议考生根据中考语文科考试时长100分钟的限定,去限时做一套语文试题,其中基础题、作文各分配50分钟作答时间,并且自己严格批改,“要争取选择题不出错,基础题分尽量不低于52分,作文分在30~36之间”

2、其次还建议考试前一晚,考生可复习曾经做过的阅读题、典型题型、回顾一下作答方法、要点以及往日错漏的地方,避免考试时再出差错。

3、语文是中考的首门科目,考前半小时,学生科再重点回顾下“成语、诗文名句、病句题型”。

4、考试时拿到试卷后应先全面的看一遍,做到“心里有底,做题不慌”,“可以先看看作文题,但不要先写作文,因为也许在做题基础题和阅读题时,就会有作文思路的灵感闪现”

5、对于选择题,尽量边答边涂答题卡,默写题一定要用正楷字体写清楚、写规范;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如果纠结时间超过2分钟,建议放弃,继续往后答题,不要因为0.5分而耽误了后面的阅读题与作文;

6、作文要记得写题目,特别是半命题作文;交卷前5分钟,建议考试要检查下作文首尾部分已经诗文默写,尽量不要在纠结、修改选择题答案,“要相信第一感觉。”

【英语】

“笔尖答题”划出信号词、信号句

1、建议考试按题型复习,会看做过的卷子。同时,整理和罗列易错的知识点和曾经做错的答题思路,避免考试时再出同样的错误。

2、考完一科忘一科,不要受上门考试的影响,马上投入下科考试的准备。具体的规划要因人而异,每个人需要查缺补漏和自我提醒的内容不同,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不要在刷题,“主要是整理和回忆。”

3、考试时对所有题目,尤其是语法填空题型,可以进行“笔尖答题”,划出信号词或信号句,因为信号词或信号句是正确答案与题干之间最直接的关联,不管是在意思层面还是结构层面,都给足了提示。

4、对于选择题,尤其是阅读理解题,建议要-比较选项,从选项的差异中找到最佳答案,知识上若掌握不牢固,我们的‘第一语感’通常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是仔细比较选项能让我们暂时摆脱惯性,客观全面的思考。

5、提升考生要认真书写,保证卷面整洁干净,保证自己清晰美观,书面表达应打草稿,按实际情况分段,誉写到答卷时,要注意字母大小和斜度一致,单词间的间隔应适中。

【数学】

1、建议考前复习不要做难题、新题、重点复习错题本,查阅容易丢分的同类型题目,在对数学知识框架及体系进行记忆,不要担心部分难题,以及没有复习到的内容,难题大家都难,能做多少做多少。

2、用45分钟时间把简单题做完,争取获得70至80分,然后用剩下的一半时间进行难题,如果用一分钟时间,还没有看清、看懂题目思路,那就可以果断放弃,继续做后面的题目。

【物理】

1、将自己的错题本浏览一下,确保自己之前暴露的知识漏洞已经修补好,吸取之前的教训;

2、将初三复习阶段测验过的测验过的模拟题浏览一遍,让自己对常考知识点保持一个熟悉度,可以提高考试时的答题速度,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处理陌生题目和检查。

3、考试答题时,可以一边读题一边在试卷上勾画重要条件,确保读清题意,遇到自己没有思路的题目要果断跳过,保证会做的题目全部拿到分数,余下时间在处理难题和检查。

【化学】

1、考前可翻阅化学课本中有关化学实验、各个单元插图的内容,如果有网络条件,还可以观看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视频,此外,也可以翻阅错题本进行查缺补漏。

2、考前背诵答题模板也很重要,可研究备考时所用资料书的参考答案,寻找‘一句话’的答案,中考化学非选择题中,最大文字量的填空也就仅仅是一句完整的话,如果考前能把那些‘一句话’的答案背诵下来,可以节约因组织语言而浪费的时间。

3、中考化学科目占理化考试40%的时间,共计36分钟。建议考生30分钟以内完成所有题目,考试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配好各部分题目的完成时间。结合题目难度,一般而言,选择题约7分钟,推断题约8分钟,实验题约7分钟,计算题约8分钟比较合适,剩下的时间应检查试题或投入到物理的题目中。

【历史】

1、掌握好知识点是客观题得分的保障,靠前要重温一遍考试大纲和历史题材,看看有没有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及时发现及时补漏。

2、材料题和论述题需要一定的解题技巧,考前可以通过回顾以往的题目重温答题要领。遇到材料题,首先应看材料上面的主题概述,把握证整道大题的主题,随后审小题题目,看对应的材料,根据每个小题的分值落体答题。

3、材料题答题策略,题目若出现‘根据材料回答......’,答案从才材料中来,在题干没有特别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的情况下,考生可以直接摘抄材料原文作答;题目若出现‘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生要审请材料,联系所学的知识作答;题目若出现‘综合上述材料......’的启示、建议等开放性题目,可参考整道大题的主题,或者每则材料的主旨思想进行解答。

3、考前接的要多关注时事热点,历史考试材料经常从当下的时事热点中来。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考场,

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必要前提。

但是并非所有同学平时学得好,

考试成绩就一定高,

这里有临场心理问题,

有考试方法问题。

因此,了解和改进应试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考前心理及认识调整

1.克服心理和生理难关

应考时,思想上不要把考场看成多么特别的地方,想一想我们都“身经百战”,这次考试不也是我们经常经历的考试中的一场吗。答题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遇到难题时若已仔细读题三遍还没一点思路,就应跳过去做下一道。答题间隙也可看一看窗外景色,调节一下紧张的情绪。若一道题花了10分钟还做不出来,那就放弃,因为你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扔一道题没什么。最后当其他题目均已完成时,还可以换一个角度重读一遍该题,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2.正确对待第—科考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科考试,无论你考下来的自我感觉如何,过早的喜悦和泄气都是非常有害的。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马上转入后面的考试才是正确的策略。就像我们在群岭中爬山一样,刚刚越过的那一个山头的险峻已经不十分重要了,因为无论你是从顶峰越过还是在山腰绕过,都已经落在了我们身后,重要的是面前的这座山该怎样去攀登。

3.答题时的几个怎么办

①解一道题时中途难住怎么办?有时,看似容易的题目,解到中途却被难住了,这时,应断然丢开,赶快改做其它题目,最后有多余时间再解决它。

②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办?有的题目并不难,甚至平时做过,但就是回想不出来。这可从与它有关联的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事物,或性质相似、形状相同的事物,或有因果关系、从属关系的事物开始回想。

③当二者选一拿不定主意时怎么办?一般而言,最先想起来的是正确答案。记住了的某件事总是一下子浮现在脑海,紧接着出现在脑海里的东西牵强附会的可能性比较大。

④遇到全然不懂的问题怎么办?要镇定不乱,战略上藐视它。如果其它题目都做好了就向它发起总攻。任何难题都不会超出所学知识的范围,首先想这道题跟学过的哪一类题有关?思考一下,这一内容大致在教科书的哪些章节?已知哪些条件?由这些条件可想到什么?再反过来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有些试题貌似很难,其实平时已学过,只是改变了原来的形式,若能深入分析,其“庐山真面目”终会出现。

4.考完即考好

交卷后不要立即对答案,发现错误不但无济于事,而且会影响下一场考试的情绪。即使有点错误也是正常的,考满分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何况是对错还未有定论,别自己吓自己。在考试结束后,尽快离开考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应对过多的“考得怎么样”的提问,而更主要地则是避免有同学找你“对答案”。考试已经结束了,成绩已成定局了,至于考的好坏,此时只不过是一个自我感觉问题。

5.考间复习

考间复习指的是两门考试之间的休息时间内进行的复习,分为中午考间复习和晚间考间复习两种。考间复习的任务并不是准备下一门考试,主要是忘掉上一门考试。考间复习是整个中考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

考生在中午的考间时间最好能安排一个小时午睡,适当的午睡将能使考生的体力和精力得到恢复;如果做不到,索性就复习一下下午考试的科目。不过,应该告诉考生:不要为中午考间复习定什么任务、指标,只需随便拿一本教材、笔记或做过的卷子看看。

相比之下,晚间考间复习要困难一些,因为时间比中午长。所以,父母的责任就重起来了:有时候,父母就是要陪着孩子消磨时间。父母最好能陪着孩子进行复习:可以给孩子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某个公式定理。当然,如果父母对教材不熟悉,考间复习最好还是让孩子独立进行。

考前相关准备

1.考试前一天下午到所在考点看考场

①计算从居住地到考点骑车或步行所需要的时间(按一般速度),要把“红灯”考虑进去;

②到考点后要看好考场位置、厕所位置、洗手池位置、交通工具存放处和学校集合地点;

③带少量钱以备急用,检查交通工具有无隐患。

2.考试前一天晚上

①准备好第二天考试用的物品:透明文具袋(不要有杂物、去掉有字的纸片等)、中性笔(小漫妮推荐最好0.5mm黑色笔芯,太细了怕扫描到电脑不清楚)、2B铅笔(两头削好)、圆规、三角尺、卷笔刀、橡皮、手绢或纸巾、清凉油等。

②电子学生证、准考证等证件类请大家一定要妥善保管,准考证每年都会有小小的状况发生,建议大家跟考试文具放在一个透明文具袋里,或者也可以单独做好标识,把准考证放在透明证件袋里,把准考证挂在脖子上,以防遗忘丢失。

3.考前生理准备

考试前一天晚上适当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起特别早。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

4.考前心理准备

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5.中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

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

6.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

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7.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

如,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习;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

8.进考场前10分钟

在考室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设法避开聊天。

9.入场前提醒自己做到“四心”

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10.见老师,问声好

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

11.不要一心想得满分

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的同学来说,一心想得满分是大忌。当然,应该得的分一定要得,该放弃的要敢于放弃。

考试期间注意事项

面对中考,很多考生第一次面临如此重要的考试,不免会因紧张而出现一些疏漏。

(一)临场考试对策

1.稳定情绪、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

考生在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阅读试题或答题,而要检查试卷是否有漏页、漏印、破损、字迹不清等问题,有问题的要立即报告监考老师。在指定位置规范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然后利用开考信号发出前的空余时间快速浏览试题,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答题。

2.答卷开始后

考生在答题时可按照个人的答题习惯先易后难,答题时要注意稳扎稳打,对绝对有把握的题目要确保拿满分;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要争取拿高分;对把握不大的题目则可暂时跳过,待做完其他题目后再作答。

①要特别重视前40分钟的高效、合理使用:考生的思维状态和能力、头脑的灵敏度和计算的准确率,在前40分钟都是最高的;②建议前40分钟不可在自己一时感到困难的试题上冥思苦想,一定要暂时放下,而应以可能的高速度,把有把握、较熟悉、解法思路明确的试题,不论顺序一口气写完,这段时间保证顺利解题,失误必然最少,得分最多。

3.第2个30分钟

从头开始去做自以为困难的试题,不要在原思路下一味苦想,而应重新读题,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由于此时心中已有底了,还未被自以为的难题打击信心,未造成慌乱紧张,心理正常,在心情稳定的情况下,冷静思考,为思维灵感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此时很可能发现难题不难了,这段考试时间内,仍可把暂时无法求解的题目,再次放下,选难中之易者,从读题开始,改变思考角度、转化已知条件,试用数形结合等不同方法,深入探索这一命题,这使一部分难题又得以攻克。

4.第3个30分钟

对仍未解出的题目做'死马当活马医'式的最后一搏,以决定应否放弃,如是选择题,考生可运用排除法或逆向思维法排除错误答案,剩下的答案即使一时难以定对错,也比胡乱填写的命中率要高,如果还不能确定答案就相信第一直觉,经验表明,最初直觉的答案往往准确性更高。对于一些问答题,即使不会做,也要把相关的知识点罗列上去,尽量不要留下空白;对于把握不大的题目,要善于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到解题信息。

5.最后10-20分钟留做复查

①应把试卷看作是他人的,想方设法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尽量避免陷入个人解题的原思路和过程中去,那样将很难发现失误;②修正答案要理由充分,似是而非,两个答案难于取舍时以不改为宜,切忌将正确答案改错;③要检查过程是否严谨,所答与所问是否一致;④一题两问的有无漏做,有无整页未答的情况;⑤最后一项要检查姓名、报名号等是否按规定填好了。

6.每科出考场后要做到

不回忆考题,不讨论答案,不估算成绩,别人问就说'感觉良好',要信心百倍地全身心投入未考科目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高考各科答题时间分配及最优策略,转给高考生!不看吃亏!(5科全)
【政治】三个角度助你考场上超常发挥
这25个“怎么办”随手转发~会有很多人感谢你
CIMA答题技巧:教你如何蒙对选择题!
高考地理:不可不知的答题技巧
中考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