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好医案:中医精品病例医案学习(六)完结

病例五十一:风痰上扰证

陈××,男, 8 岁,患摆头运动症已 6 年,于 1976 年 4 月 18 日来初诊。其母云:患儿自出生后 4 月开始发现摆头,直到现在,日数次,每次发作头部所有摆动约 20 余次,两拳紧握,两手微搐,双目上视,神情呆痴。曾经某地区医院检查拟诊为:小儿摆头运动症?大脑发育不全?经使用镇静剂等西药治疗无效。患儿面色萎黄,神情痴呆,双目不灵活,胸脘痞闷,纳呆,腹胀便溏,体倦乏力,痰多,舌质淡红,苔厚而滑腻,脉弦细。乃为肝失疏泄,脾虚湿阻,风痰相搏之患。治拟平肝熄风,健脾燥湿化痰。

法半夏 6g 、陈皮 6g 、茯苓 12g 、甘草 3g 、钩藤 6g 、僵蚕 6g 、天麻 9g 、全蝎 1.5g 、白芍 9g 、龙齿 12g 、白术 9g 、菊花 9g ,每日 1 剂,水煎服。每日服 6 次。服 4 剂后,摆头运动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纳增,夜间能安静入睡,精神已不恍惚。继续服 12 剂后痊愈,至今未曾复发。

原按:本例摆头运动症系 6 年痼疾,经多方治疗无效。乃系胎惊所致,故用二陈汤加参、术以健脾燥湿化痰,用钩藤、僵蚕、全蝎、天麻、白芍、龙齿、菊花以平肝熄风而奏效。(饶宏孝,小儿杂病从痰论治的经验,新中医, 1982 ⑵:18 )

病例五十二:风痰阻络证

廖某,男, 24 岁,教师, 1958 年 2 月 17 日就诊。突然口眼喎斜,右眼闭合不拢,口角流涎,咀嚼障碍,舌质淡红,苔白润,脉细弦紧。风邪中络,挟痰阻络,法当搜风涤痰,牵正散加减主之。

僵蚕、制附子、制南星、钩藤、蝉衣、防风、当归各 10g 、川芎 5g 。连服 10 剂,口眼恢复正常。(浙江中医药, 1979 ⑶:69 )

病例五十三:痰火扰心证

曹某,女, 23 岁,初诊 1976 年 8 月 12 日。病发年余,神情呆钝,耳有幻听,舌体颤动,语言不清,口角流涎,心悸不宁,夜难入寐,舌质红,苔白腻,脉细数而滑,证属忧思损及心脾,脾失运化则生痰酿湿,心虚火旺又受痰湿阻遏,导致心窍被蒙,发为癫疾,拟宁心清火,宣窍化痰;

生铁落 60g 、制半夏 9g 、茯苓 12g 、炒白术 12g 、石菖蒲 9g 、淮小麦 30g 、陈皮 9g 、炙甘草 5g 、枳壳 9g 、黄连 3g 、礞石滚痰丸 12g (包煎), 7 剂后舌苔已退,舌红仍甚,流涎以少,舌少颤动,神志较清,偶有幻听。原方去白术、陈皮,加生地 12g 、百合 12g ,再进 7 剂。以后续诊曾用甘松、玄参、丹参、桃仁、磁石等加减。至 10 月 6 日症状完全消失。(《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茹十眉医案》)

病例 五十四: 燥痰阻肺证

王某,女, 45 岁, 1976 年 9 月 23 日初诊。哮喘从 1958 年开始,反复发作,年甚 1 年,常服罂粟碱、激素亦不能完全控制。前天又大发作,注射氨茶碱后觉恶心,无寒热,咳嗽,痰粘色白,纳差,大便偏干,脉数( 100 次 / 分),舌有裂纹,故予肃肺,润肺,化痰。杏仁 12g 、生甘草 4.5g 、炒黄芩 9g 、前胡 4.5g 、旋覆花 9g (包)、生地 12g 、全瓜蒌 12g 、炙紫菀 15g 、化橘红 9g 、海浮石 12g 、全当归 9g 、葶苈子 9g , 3 剂。

复诊:1976 年 10 月 8 日。服药后哮喘即缓解,停药又发,痰多如白沫,纳差渴不饮,大便已畅,脉弦细,舌偏红,苔少;前方尚合,加重化痰之药可耳。杏仁 9g 、生甘草 4.5g 、炒黄芩 9g 、前胡 4.5g 、大生地 12g 、化橘红 9g 、海浮石 12g 、全当归 9g 、葶苈子 9g 、炙苏子 9g 、姜半夏 9g 、白芥子 3g , 7 剂量。

三诊:1976 年 10 月 29 日。上药加减共服 14 剂,现在罂粟碱、激素已撤掉,哮喘大减,偶有小发作,时间也很短,胃纳增加,脉弦细数而不扬,舌色尚正,苔薄白,中心剥。续予清化痰热。半贝丸 9g (分吞)、炙苏子 9g 、葶苈子 9g 、白芥子 3g 、旋覆花 9g (包)、杏仁 9g 、前胡 6g 、化橘红 9g 、炒黄芩 9g 、炒枳壳、全瓜蒌 12g 、当归 9g 、北沙参 9g 、炙甘草 4.5g , 7 剂。用此方加减续 14 剂,哮喘完全控制,惟觉气短,嘱其常服冬虫夏草补养肺气、肺阴。至 1978 年 5 月随访,哮喘未再复发。(《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金寿山医案》)

病例五十五:痰湿流注证

邢某,男, 57 岁。本年 5 月左小腿患急性丹毒,经治 1 周而愈,其后约半月复发 1 次,先后共反复发作 7 次,局部肿胀不消,收住治疗。检查:左小腿内踝以上慢肿,界线不清楚,皮色暗紫,皮温稍低。双下肢血流图提示:波形基本对称,血图正常。脉象沉涩,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证属寒凝痰阻,脉络不通。

处方:鹿角霜 20g 、肉桂 6g 、熟地 15g 、炮姜 6g 、白芥子 5g 、麻黄 3g 、川椒 3g 、鸡血藤 30g 、川牛膝 30g 、炙甘草 10g 。头二煎温服,第三煎局部熏洗。服药 8 剂后,皮由暗紫转淡,肿胀明显消散,踝内皮肤已见皱褶,惟踝关节活动时稍有疼感。按原方加减又服 10 剂,皮温恢复正常,肿消痛除,停药观察。至今未见复发。(辽宁中医杂志, 1981 ⑸ :封三)

病例五十六:寒饮停肺证

哮喘发作 3 周,咳喘气急喉间痰鸣,不能平卧,甚则汗出淋漓,服氨茶碱、麻黄素等,效果不显。既往有哮喘史。初诊:咳喘气急。痰鸣,夜间甚,不得平卧,痰粘色白,面(造字 1 )白,形体瘦,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濡。检查: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肿大( +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并有少许湿罗音。X 线胸透:肺门阴影扩大模糊,心膈无异常,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属痰饮恋肺,肾不纳气。治以温肺化痰,摄纳肾气。

药用炙麻黄 4.5g 、杏仁 9g 、细辛 3g 、五味子 3g 、干姜 3g 、款冬花 9g 、制半夏 9g 、炙甘草 3g 。再诊:服上方 1 剂,症状渐减,纳食与二便正常,予原方去五味子,加葶苈子 9g ,第 3 天哮喘得缓解。再服原方 3 剂,诸症霍然。

病例五十七:寒饮停胃证

王 ×× ,秋深天气收肃,背寒咳喘,饮浊上泛。缘体中阳少振,不耐风露所致。最宜暖、护背部。进通阳以治饮。茯苓、桂枝、半夏、白术、苡仁、姜汁炙甘草。(《临证指南医案 · 痰饮》)

病例五十八:饮停胸胁证

张某,女, 21 岁。咳喘胸痛已 10 余日,午后发热,咯痰粘稠,入院后体温 38 ~ 39 ℃ 之间,胸部透视后诊为“渗出性胸膜炎”,经行胸穿二次,胸水未见减轻,转中医治疗。

病者咳嗽,气喘胸中引痛,脉滑实,此水积胸胁之间,病名悬饮,宜峻下其水,投以十枣汤。服 1 剂,泻水约 2 痰盂,咳喘遂减,体温亦下降,饮食增加。隔 3 日再投 1 剂,复下水甚多,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第二辑)

病例五十九:水湿内停证

鲁 ××,男, 11 岁。1975 年 4 月,患者乏力尿少,脘腹胀满,胸闷恶心,时或呕吐,便干或溏而不爽,鼻衄发热,患者已两日不进饮食,动则喘憋,于 5 月 17 日转我院门诊治疗。

主诉:精神萎靡,营养状态较差,巩膜不黄,左眼睑下有蜘蛛痣。四肢不肿,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胸右三肋下叩诊浊音,腹围 90cm ,肝肋下 4cm ,质中硬,脾扪及 3cm ,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X 线透视:“右三肋以下见均匀密度增高的阴影,心脏左移,符合胸腔积液。”肝功能检验:转氨酶 7400 单位,麝浊 4 单位,锌浊 18 单位。苔白,脉沉细滑。临床诊断:慢性肝炎,肝硬化,并发胸腔积液,辨证为湿热蓄郁,气滞血瘀,脾运无权,水湿停聚,上行犯肺。治法:先宣降肺气,健脾利水。


药用麻黄 3 g 、葶苈子 10g 、茯苓 25g 、泽泻 15g 、车前子 15g 、猪苓 12g 、通草 3g 、生石膏 12 (先煎)、生大黄 15g 、党参 10g 、陈皮 10g 、青皮 10g ,共服 7 剂。二诊为 5 月 24 日,药进 7 剂,腹胀胸满减轻,食纳渐增,腹围渐小。前方去生石膏加生芪 18g 、防己 10g 、椒目 3g 、赤小豆 30g 、茯苓 30g 。三诊为 6 月 24 日,服药 1 月,二便通利,腹围续减至 73cm ,胸腔积液已不明显,患者精神改善,胸闷好转,胀满已除,能随意自行活动,尚感乏力,舌脉同前,脾肋下一指许,肝肋下二指,肝功能恢复正常,前方收效,遂减麻黄、防己、椒目,加阿胶以养血调护阴液。(《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病例六十:食滞胃肠证

曹 ××,男, 1 岁。3 个月来纳差,腹泻日一、二次,伴有不消化食物。近来颜面萎黄,身体消瘦,头发枯燥,饮食不佳,便次增多日达五、六次,色黄,水样便。指纹隐伏,舌无苔,证属乳食伤脾,脾失健运。

治法:逐湿和脾,佐以调胃。党参 6g 、茯苓 6g 、白术 10g 、淮山药 10g 、炒鸡内金 10g 、神曲 10g 、使君子 10g 、雷丸 6g 、甘草 3g 。

服药 2 剂,腹泻止,大便成形,但尚有不消化样物,饮食仍差,汗多,舌净,指纹淡,再拟前法加减。使君子 10g 、炒白术 6g 、云茯苓 10g 、党参 6g 、炒鸡内金 10g 、炒谷麦芽各 6g 、猪茯苓各 6g 、雷丸 6g 、神曲 10g 、大枣 4 枚。共服药 7 剂,病痊愈。

按:本例由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故以健脾为主,佐以渗湿消导,收到满意的效果。(《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病例六十一:虫积肠道证

患儿孔某,男, 8 岁。体制素健,发育正常。于 1973 年 7 月 12 日始精神萎靡,智力迟钝,时而两目凝视,寡言沉默,一日 3 ~ 4 次,每次约 2 分钟左右。曾以多种物理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诊断不明。西医用安定冬眠:中医予以止痉诸法,住院 14 天,不但无效,且逐渐加重,抽搐频繁,腹胀大。经查:患儿面容消瘦,虫斑显然,精神萎靡,腹胀如鼓,扪按有积块;抽搐频繁,每隔半小时至 1 小时抽搐 1 次,是约 5 ~ 10 分钟,发作时,两眼上视,四肢拘急,项背强直,大便两日未解,苔薄腻,脉虚无力。

拟用杀虫攻积。槟榔 20g 、苦楝根皮 15g 、鹤虱、雷丸各 10 g (研末冲服)、芒硝 9g (冲服)、生大黄 9g (后下)。服药 1 剂,大便即通,泻下蛔虫 114 条,抽搐不再发作,病消大半。

2 天,再服 1 剂,又泻蛔虫 106 条,腹大尽消,精神不佳。后饮食调补康健。随访 9 年未复发,智力正常,身体健康。(薛中理,虫痉治验,伤害中医药杂志, 1983 ⑻:29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病例精选
水、饮、痰、湿乃四大阴邪诊断治疗方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太有用了,全是名医验案)
(九)四逆汤——虚劳吐血,咳血,虚喘,咳喘,胸膜炎
医案二七零:经方叠用治愈反复气短、喜长出气2年案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用药规律研究及临床验案举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