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开课=表演秀?异化的公开课何以归真
本文约3800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公开课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常见的一种教研活动。2001年新课程改革启动后,公开课在宣传新课程改革理念、发现和培养新课程改革名师、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教育界对公开课的质疑、批判甚至否定之声不绝于耳。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痛斥:“公开课已经变味!”“公开课就是表演秀!”

本文中,笔者就从这一局面的成因谈起,论述在开展公开课活动前应明确的种种态度。

01

异化的公开课缘何而起


追求“完美”,以致严重失真。


公开课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供师范院校学生观摩学习的一种示范课。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基础教育界,目的是让更多普通教师通过观摩学习,领会掌握那些少数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不少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把课堂变成了“表演秀”:课堂流程环环紧扣,天衣无缝;课件制作精美,视频、微课运用得恰到好处;教师如优秀演员般声情并茂,学生热情饱满、积极互动,师生间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热烈;最后,教学任务圆满完成……这样精心雕琢的课堂看似精彩,却让观摩者有一种强烈的“看戏”感,不仅学不到任何经验,还会产生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失落感。有些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往往把学生当“道具”,反复“预演”“排练”,甚至有试讲20多遍者。更有甚者,竟然把优秀学生专门挑出来临时编班上课。这样的公开课虽然“演”得惟妙惟肖,却早已失真。

2019年初,笔者去西安某小学参加一堂公开课,学生对课堂上的几乎所有提问都对答如流,让人赞叹不已。这样的“理想”课堂给前来观摩的教师带来了什么呢?很多教师私下议论说:“一看就是假的。”其实,作秀式的公开课不仅让远道而来的教师大失所望,而且可能也会对参与“表演”的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还有一些传统名校,平时上课满堂灌,一遇大型教研活动或者上级教育部门督导检查,就开始“演戏”。2019年10月,笔者曾经参加一场在西安举办的全国性公开课展示活动,展示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思维型课堂。问从无锡赶来上课的教师,她说平时自己在学校根本不用这种模式上课,再问上课的学生,回答是他们平时也没有用这种模式上课。简而言之,这节课就是“演”给全国各地来学习的教师看的。笔者前几天问河南一位中学教师公开课如何上。她回答,他们学校有一种课改模式,教师只在上公开课时才会用,平时上课根本不用,原因是用这种模式完不成教学任务。山西晋中的一位老师坦言,现在大多数一线教师缺乏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学水平有限,确实存在应景作秀的问题。长此以往,公开课自然就变成了“花拳绣腿”。

耗时费力,难以常态化。


公开课与常态课最大的不同,就是授课教师要把自己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技能展示给观摩者或检查者,为此,授课教师难免需要做一番准备。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中西安一位中学教师说,他曾为了上好一堂市级公开课,查阅了大量资料,前后准备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成都的一位中学教师说,她曾为参加一堂国家级的公开课,集中准备了两个多月。山西晋中的一位中学教师说,自己参加市县级公开课,一般都要准备一个星期到半个月。新疆哈密的一位中学教师说,他参加校内公开课,一般需要准备两周左右。特别是一些省市级公开课,如果事关学校和地区声誉,校方和教研部门更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立专门的备课组,帮助授课教师进行精心打磨。如果一节公开课需要投入这么多精力,那么对于一位普通教师而言,到底该从中寻得什么样的借鉴呢?


功利主义倾向,致使本末倒置。


近年来,国家对课堂教学改革愈来愈重视,公开课的地位也愈发重要。不少学校和地区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开始把公开课与教师的奖金、荣誉挂钩,一些学校还将其作为晋职、评优、提干和调动的主要条件。教师只要在全国性或者省市级公开课比赛中获奖,就可以“一战成名”,从此平步青云、名利双收,学校也可以在对外宣传招生和各种评比活动中大打“名师牌”。因为公开课评比直接关系到学校声誉和领导政绩,所以一些单位将正常的教学研讨活动变成了争名夺利的角斗场,严重“玷污”了公开课的“清誉”。西安一所乡村中学的教师就告诉笔者,他们学校有一位教师,连续几年连高三都教不了,却热衷于上公开课,在省级公开课中获奖后,顺利调入市内一所名校。

评价标准固化,滞后于课改要求。


不同时代的公开课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公开课的使命在于宣传推广新课程改革理念,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但是,目前大多数公开课展示的都是传统课堂,许多公开课的评价者就是传统的教学名师,他们往往对新课程改革的接受程度还不够。

2019年5月,笔者应邀去西安一所名校观摩历史公开课。上课的年轻教师打破学校常规,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七八分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结果在专家点评环节遭到校长的强烈质疑,使所有观摩教师一脸茫然。无独有偶,陕南某县有一次搞全县公开课比赛,一位课改学校的教师因为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上课,也遭到其他以传统方式上课的教师的“群起围攻”。可见,不少省市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仍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甚至连省市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的评选依然看教师的传统讲课技能。这样的公开课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了不仅无用,还可能不利于课堂改革的进程。

02

聚焦教育中的真问题

虽然开展公开课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为了真正发挥公开课的示范引领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可以“表演”,但不能过度。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陕西省历史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周宏指出,所有课都会带有表演的成分,所以公开课上教师的表演无可厚非。一节公开课其实就是教师人生观、教育观、学生观甚至包括教学技术观的客观展示。如果一个教师连公开课都上不好,那么,谁还会相信他能上好常态课呢?因此,我们反对的是公开课“表演”过度,但并不反对表演本身。合理的、适度的表演可以增加公开课的感染力。这不仅有助于情境教学,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而且能够加深观摩者的印象,更好地发挥公开课的示范引领作用。


重视常态化教学,淡化功利主义色彩。

 
教师之所以对公开课趋之若鹜,公开课之所以遭到公开挞伐,其根源在于公开课被“有心人”异化为投机的工具。要改变这一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公开课“返璞归真”,成为教师研究教学规律、交流教学心得、提高专业素养的一方“净土”。事实上,公开课的功利色彩越淡,社会价值才会越高。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在进行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时不能过于强调公开课表现,而应重视考量教育者的日常教学及师德师风。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公开课在学校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最好的做法就是使公开课常态化、常态课公开化。

 

明确评课标准,顺应时代要求。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曾指出:“现在,全世界学校的课堂中都在进行着'宁静的革命’,全世界的课堂都在由'教授的场所’转换为'学习的场所’;从班级授课的模式转向合作学习的模式。”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站在讲台上灌输知识,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并能及时对此做出反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可以说就是课堂改革,在这种背景下,公开课的评价标准自然要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在教学理念上,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在教学模式上,从班级授课制转向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目标上,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明确表示:课堂教学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重视情境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这些都为公开课指明了发展方向。

公开课只有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在制定公开课评价标准时,必须打破传统标准,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要特别注重对高效课堂流程、导学案编写、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体系的评价,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否则,就容易让教师迷失方向,将教育改革引向歧途。

关注信息化和脑科学的运用。

近年来,国家对信息化和脑科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日渐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中,都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脑科学等领域前沿技术方法,核心目的就是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打造信息化高效课堂。与此相适应,公开课也必须重视对信息化和脑科学的运用,而不能把它们当成点缀或者哗众取宠的工具。这是新时代对公开课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落实,教育教学中的各主体若能克服实践中的短视行为及功利化倾向,让公开课聚焦教学中的真问题,真正为教师的教学需要服务,那么公开课仍将赢得广大教师的青睐,重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本文授权转载自“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
教育是慢的艺术
pinghaoke
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一堂好谭
课改误区误人子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