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文访学 | 创造“适合的学习”新样态,浙江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小学部课改三部曲,走向新学习时代
从学习内容的重构,到学习空间的再造,再到学习方式的拓展,浙江省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小学部针对办学难点与痛点,不断探索适合学生适性发展的学习方式革新和教学革新,在改革不断深化中追求学习内容的特色自选,学习空间的需求自定,学习伙伴的积极自组,学习节奏的按需自设,最终达成“课表各一、人人成功”的学习新生态,为新时代小学教育变革提供了实践范式。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因为喜欢的选修课太多,无法作出选择竟然急哭了;三年级学生因为数学“吃不饱”,可以申请单科跳级到五年级学习;五年级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研制的“决策垃圾桶”,被市政府选为科技创新项目应用于景区和居民生活……
因为学力、兴趣差异,同样的时间段,学生可以自设学习节奏、自选学习内容;因为学生的认知偏好和特长发展需要,同样的语文课可以上出辩论、相声与习作等不同方向;因为追求适合的学习,学校专用教室变身“学生研究室”,学生当起“小导师”,与教师一起研究课题、参与教学……
这样的学习,走向了“个性化定制”,也走向了有意义的创造性生活。在自选学习内容、自定特长发展、自选学习伙伴、自设学习节奏的多元模式构建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真实发生。
这样的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通过建构丰富的学习内容、无边界的课堂和多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经历真实的学习中培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从而实现“个个不一样,人人都成功”。
这样的变革发生在浙江省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小学部(简称“育华小学”)。这种“适合的学习”新样态已经探索了近20年。
 


“多元·选择”——提供丰富学习内容
 
刚入学时因为选修课太丰富而急哭的小李,如今是三年级(2)班的学生。小李一年级选修了舞蹈,二年级又选修了体操。三年级(5)班徐晗和(7)班郁嘉珞都喜欢英语戏剧课,因为他们“在戏剧课上可以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四(2)班孔牧洲同学作为学校“苏醒乐队”的一员,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中,“拥有了最好的童年”……
与这些学生一样,如今走进育华小学读书,首先面临的“困难”便是根据自己的学力、兴趣等自选学习内容,体验丰富多元的班本、级本、校本三个层级的选修课程。
育华小学从2003年创办时,锁定“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愿景,针对课程单一、课堂固化、教学刻板等教学问题,学校先后进行课程、课堂、学习改革,让每一位学生能根据学习个性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校长陈啸剑回忆,为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学校曾做了全员调查,发现学生对“自选学习内容、自定学习空间、自组学习伙伴、自设学习节奏”的学习需求强烈,而“提供足够多、可选择的适合的学习内容,是满足学生适合的学习之基础保障”。于是,育华小学率先从学习内容入手,对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进行改革,建成了结构化、多样化、可选择的学习内容。
学校基础性必修课程改革的方式其一是“同级走班”,设计同级横向必选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整合国家课程内容后,在同一年级开发拓展性、挑战性课程。其二是“项目轮学”,设计跨级纵向必修课程。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整合实施国家课程后,每周一节校本必修课程。学生经历音乐、体育、美术三科六年学习,就能习得六项特色项目的知识和技能。
校本拓展性课程改革则采用“顶层设计,一体建构”的策略,从知识拓展、才艺拓展、综合创新等方面共开发130余门选修课程。每周一、周二下午,设置60分钟的长课开展拓展性课程学习,让不同年级的学生上同一门课程,形成了基于“混龄走班,兴趣发展”的学习。
育华小学副校长曾水清进一步分析说,学校在部分学科课程校本化设计时,实施了基于人力资源优势的班本细化课程。以“英语ABC”班学习为例,在平时行政班的基础上,将一个行政班拆分成三个不同层级内容的班级进行学习,学校增配两位教师进行教学。除了“英语ABC”班外,在复习期间的“数学123”班、阅读和习作等都有动态分班,保证学生学习的适性发展。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在完成一张参考评估测试后,选择合适的班级进行学习。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学习主题内容的不同学生可以重新选班学习,尽可能找到合适的学习节奏学习。
学校科研室主任徐严兵多年来深度参与学校课改科研与实践,他发现,教师理论的更新,教学行为的改进,引发的是学生的改变与成长,让学生沿着自己的学习轨道,创造属于自己的舞台。
如此一来,育华小学学生仿佛提前进入了“大学”,每天在选课走班中“紧张、高效”学习,在兴趣的培养与个性的张扬中享受童年。难怪谈起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滔滔不绝;讨论课程,每一个学生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灵动·多维”——再造学习新空间
 
转学到育华小学的章一茗和父母都很吃惊,这所学校的教室没有讲台,还被划分为“教学与学习区、讲演示范区、作品展示区、成长故事区”,师生同在一室“生活”;学校里有“学生研究室”,不少学生小导师和老师一起“上岗”辅导学生;学校篮球馆、美术馆等变身“项目俱乐部”,师生共同竞选俱乐部主任,带领会员共同开展场馆学习……这样“科幻”的学习场域,让章一茗迅速喜欢上了学习,与同学一起沉迷于多维的学习空间,周末都不想回家。
令陈啸剑欣慰的是,学校从建校之初就以超前理念设计校舍、场馆,才为后来从学习环境变革入手,打造资源化、学本化、可移动组合的“灵动·多维”学习空间奠定了基础。
如今,学校基于“整个校园都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空间”的理念,从空间变革入手,将固定的、单一模式的、带讲台的、教师主导的、赋权于教师的空间,变革为灵动的、可组合的、去讲台的、以学生为中心、赋权于学生和教师共同拥有的空间,从而实现“教室”变“学室”,“专用教室”变“学生研究室”,“专用场馆”变“项目俱乐部”,进一步夯实课程改革成果,实现了同班选区、同级走班、全校走班的组织形式,让适合的学习在自由的空间里真实发生。


记者在育华小学看到,学校的学室不仅有四大功能分区,班主任、教师在学室办公、辅导、协同教学,学室内还设置了自主学习中心、互助学习中心、学习支持中心等。学生根据学习节奏、学习前测、基础学力、学习偏好等,分别进入自主学习中心、互助学习中心、学习支持中心进行自主选区学习。可自由组合的空间设计,辅以量身定制的协同教学策略,满足了儿童交往和互动的社会性需要,促成了适合的学习。
这样的空间设计学生能够同班选区学习,满足了他们的差异学习需求。曾水清颇为自豪地表示,这样基本实现了同步学习、协同教学,适切差异、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学校开放专用教室、专用场馆,让学生成为和教师一样的场馆主人,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学习。如此,五年级(5)班诸姿辰通过申请成为戴园美术工作室的学生导师,除了优先在美术“研究室”自主学习外,还兼做“小导师”,辅导前来学习的同学。五年级(4)班学生吕忱陈则参加了足球俱乐部,成为校队的一员,每天都可以自由享受场馆训练的“特权”。据介绍,每天中午或课外活动时间,学校30余间专用教室和场馆全部开放,近百名学生“导师”和更多的俱乐部成员在“研究室”或俱乐部“自定节奏,自我发展”。
为了拓展学习空间,学校场馆还与社会场馆建立了联动关系,阅读中心与浙江图书馆建立联系,成为电子联动馆;儿童美术馆与浙江美术馆建立友好关系,成为浙江美术馆的流动展览馆,从而让学习从校园场馆拓展到社会场馆,从学校资源延伸至城市资源,从固化的实体空间整合向网络空间,真正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陈啸剑告诉记者,“将学习空间接轨生活,接轨社会,会让学生学习更具有持久价值,并认识到学习本身的魅力”。
“学校在学习空间、学习内容上大胆探索,尤其是无边界学习空间的架构,为小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为他们把握自主学习节奏提供空间。”长期关注学校变革的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俞晓东曾这样评价。


 
“自主·交往”——体验多元学习方式
 
创造性学习的惊喜总是不断涌现。育华小学开展“西湖水资源污染”项目化学习时,五年级(5)班6个学生调查发现西湖水污染与景区的垃圾分类做得不好有关,于是逆向思维,从改变垃圾桶入手,制作了一款能自动分类的垃圾桶——决策垃圾桶。随后在浙江大学教授帮助下,成功设计制作出产品。该成果被杭州市政府确定为科技创新项目,还受邀参加“全国DIA2020年创意大赛”获创意奖……用陈啸剑的话说,“学生在真实情境学习中培养了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这只是育华小学持续研究、深化改革后学生发展系列亮点之一。用校长陈啸剑的话说,这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培养了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伴随课堂研究的深入,学习研究成为中心问题。学校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探索了凸显“自主·交往”特征的预学翻转式、单元统整式、项目探究式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中经历学习,在学习中自然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学习方式的革新,主要是让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以记忆、认知等为主的低阶思维’为'以分析比较、综合评价、批判创造为主的高阶思维’的学习。”曾水清介绍说,预学翻转式学习在语、数、英等学科实践运用,核心为“四步学习,六环指导”。其学习流程为:自主预学—讨论合学—反馈展学—巩固拓学;指导流程为:确定预学主题(预学前)—审阅预学,提炼主问题—巡视合学,关注真实学习参与(合学时)—及时发现归纳,针对展学进行指导(展学时)—提供拓学内容(拓学前)—评价拓学成果(拓学后)。


单元统整式学习则在语文、数学等所有学科中广泛运用。“基于现行教材,从学科视角、学段视角、单元视角解构教材内容,再通过调整、拓展、整合等方式重构学习内容,以链接预学、搭建支架等变构学习设计,课堂教学时,运用反复比较、多元勾连、项目群学习进行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建构学习。”曾水清解读其教学流程为:单元整体,解构内容—调整组合,重构内容—链接支架,变构设计—比较勾连,建构学习。在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场面描写”学习中,教材原本设定的《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顺序被调整为先学文章再学诗歌,易于把握“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之语文要素;同时拓展了《老残游记》《红楼春趣》,进行内容重构设计。课堂教学时又勾连五年级上册《摔跤》《两茎灯草》,形成复习、过渡与提升。这样的单元统整式学习更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关注了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
语文教师孙桂霞和学校的其他老师一起,在实践中尝试过单元内统整、跨单元统整,甚至课内外统整,从而让内容学习更有效度、内容个性更有厚度、内容范围更有宽度。
“我们小组给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设计一个不会呛到的饮水器吧!”
“我们小组给一二年级学生设计制作一款有趣的桌游吧!”
……
这是学生从真实问题出发,进行调查、归因、发现并给出定义的发言。在项目探究式学习中,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语文、数学都有项目式学习内容,如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广角等;科学、设计思维、创客等,均采用项目探究式学习。
此外,育华小学还开展个性定制学习等,对单科学优生,经“申请—测评—批准”后进行跳级或走班学习。三年级(6)班学生李兆哲数学学习能力强,跳级到五年级(6)班学习……还有六年级学生利用学校九年一贯办学的优势,跳级到初中学习,真正满足了学生“学优发展,特色成长”的需求。
 


“在线·互动”——拥抱学习新技术

如今,育华小学进一步从学习时间方面进行了两大变革:建立学习援助中心和在线学习中心,让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和校园。
学习援助中心集中安排多学科骨干教师承担学习援助教学,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学习援助。学生进入学习援助中心不需要预约,带上相关书本、文具等就可直接到学习援助中心学习。在这里,学生除了获得即时评价奖励外,还会获得一些特殊奖励,由学校在该学生的学习评价中进行奖励加分或者单项奖励。
学校还利用网络的便捷性、随时性等特点,设置“在线学习中心”,每个学生都有用户名和专用密码,多学科教师在线上进行在线答疑解难。同时,也邀请优秀学生在线答疑。这为时间不凑巧、性格偏内向、有临时突发性问题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这样的学习不仅具有针对性和私密性,参与过“援助”或者在线“补学”的学生还可以进行满意度打分,保证学会的权利。
科学教师汪桥勇表示,“学校构建了教师、学生、资源的共同体,以全人发展为核心,学生获得了自信,教师收获了成长,学校也取得了不断发展。”从教20余年的教师汪烜中从“广种薄收”到“精耕细作”,在学校改革中受益,优质课、学术研究以及带班质量,均不同程度上收获成功。
育华小学坚持科研助推,研究成果先后荣获浙江省教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出版相关研究专著3本。多年来,学校毕业学生参加区域学业素质测试一直名列前茅。曾经单科跳级的四年级(5)班张心研的话,便是这样高效高质教学成果最好的印证:不是因为感到快乐而学习,而是因为学到知识而感到快乐,“这让我每天都很珍惜时间,激发了我更加学好知识的兴趣”。
不仅如此,学校还连年举办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会、创课博览会,利用集团办学优势、城乡结对学校等平台,公益推广交流研究成果,省内外多所学校也因为“适合”受益。
从绿城课程到绿城课堂再到绿城学习,育华小学完成了“三部曲”,搭建了全面育人的新舞台。长期关注和研究育华小学的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盛群力认为,“走向个性化学习”的育华小学正在致力于实现学生“个个不一样,人人都成功”的全面发展图景,真正做到了“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协调,“共同发展”与“差异发展”并举。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不仅要“适合现在”更要“适合未来”,不仅要“适合个体”更要“适合全体”。陈啸剑表示,这是学校深化改革的价值选择,而育华小学正在“适合”的路上走向个性化学习的新时代。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看待小学生恋爱。。
以柔性管理变革化解刚性制约
混合式学习
减负增乐!原州区大武口区中小学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国内首个七年制中学亮相 五年级学生可报_
我的读书生活(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