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改 | 从文化传承 课程建设 课堂落实三个维度审视学校,新课改需要系统思维
这是一个改革的时代,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里,无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选择以行走的方式,发现和见证中国教育改革的新气象,研究和践行新课改的理念与方法,探索和创新立德树人的基层方案,不断用务实的发展态度与超前的行动智慧丈量并展示中国课改的新风貌。
这场走过20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从国家改革意志全面推进的初始形态,到学校“单兵作战”、百花齐放的“上半场”,不断进入到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改革探索的“后半场”;从农村落后教育生存的被迫变革,逐渐进入到城市优质教育转型的主动谋变,再到国家与地方、区域与学校的上下贯通,线上线下同频、城市与乡村共进的课改新时代。20年后的新课改,必然会在科技与信息技术加持下,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中,在立德树人的核心追求中,走出更具系统思维、更显跨界思想、更重融合价值、更有现代意识的全面、均衡、多样态发展的新格局。
作为基层的区域和学校,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走好新课改的新道路,如何在共同追求中走出更具个性特色的改革之道,值得我们在迈向未来的新节点上以系统思维进一步分析研究,明确路径。
   从教育政策的落实到个体学生的培育,从系统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到师生群体的发展与培育,可以说,教育行动的扎实开展、育人工作的有效落实,最直接也最核心的单位便是学校。如果我们将新课改的观察视角放在学校,从学校文化传承、课程建设到课堂落实的三维角度分析,就能找到多年来新课改道路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这样的问题继续探索深化课改,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跳出文化的浅表化表达

实现儿童价值引领

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等的综合结晶,这种文化不仅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更在于不断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因此,学校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写在纸上的口号,而是内化于心的共同追求;不是一任领导轻易改变的制度条款、简单的行为约束,而是一种共同遵循的价值引领。它需要系统课程的支撑,也需要特色课程的彰显,但不会因为课改便能轻易叠加价值观,也不会因为增加课程内容便能丰富内涵。
因此,学校课改过程中,需要找到历史发展中那些与新时代新需求相关联的具有一致性的思想价值,需要从浅表化表达、简单化叠加的粗放型建设中跳出来,真正站在人的发展的角度,为立德树人找到更具学校特色的表达方式,为新课改提炼更具本土意蕴的文化元素,更具儿童价值的童年味道,进而形成新的发展状态下的价值引领,实现文化建设的整体提升和时代的价值引领。
这种文化应该具有童年味道和未来价值——有基于生命的丰富体验,有改造生活的生动实践,有创造世界的不断超越;有对接传统的传承,有立足当下的品味,有面向未来的创新——这是一种生活味、一种文化味、一种学术味、一种科技味、一种根植于儿童的“趣”味,一种培植生命的“真”味,一种不断超越当下的“创”味……如此,学校的课程才能“活”起来,课堂才能“高”起来,育人自然就“真”起来。从而在新的发展样态下“垂拱而天下治”,为培育时代新人走出新的发展道路。
跳出课程的单向度发展

实现特色整体建构

如今,在三级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发展千姿百态,一方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成效凸显,一方面地方和学校特色课程发展精彩纷呈。这些课程单独来看都具有相应的育人价值、特色体系,但如果放在学校整体发展的文化体系中来审视,往往又暴露出不少问题,这和课程创新发展的基础资源有关,也和创建实施的群体思考有关。
学校在所谓特色化课程建设中,往往基于现有物质和人力资源优势、基于学生特色发展需要等,做简单的加法,缺乏课程建设的系统思维和办学文化体系下的统整构建。这样的课程往往是阶段性的、是“游离”于学校体系之外,缺乏发展后劲,也无法真正承载学校的育人追求。这样的课程多了便有堆砌之感,无法形成统一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也就成了学校特色发展的“障碍”。
因此,学校课改过程中,要善于从文化价值追求出发拓展增量,从既有课程体系出发延伸增量,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整合增量,不断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个性落地方案,地方和学校课程的特色融合方案,进而凝练出具有学校文化品质味儿、时代发展现代味儿、学生需求的儿童味儿的课程系统,在不断深化课改中实现立德树人的学校价值。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成为研究学问的“学科专家”和研究儿童的“发展专家”,读懂教材、读懂儿童而且读懂课堂,从而不断突破学科、教学内容、单元章节的界限,整合重构教学资源,实现了从“教课本”到“教课程”、从“育知”到“育人”的华丽转身,把学生彻底由“听众”解放出来,变成了“主角”,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成长中来,甚至加入到课程建设中来,与教师一起构建更具儿童特色的课程,从而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跳出课堂的功利化实践

实现全面深度变革

新课改的理念要落地,思想要转化为行动,必然要从课程层面走向课堂实施,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呈现课改的深度和厚度。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区域和学校在探索课改路径、深化课改实践中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传统的知识学习和考试升学的功利思想未能相应改观,在“课堂革命”的轰轰烈烈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功利化的课改实践,以新的方式追求极致的教学效率、以考试的目标挖掘知识的现实功能,从而“伤害”了课改的积极价值。同时还有不少学校因为看到众多因课改而崛起的学校、因课改而提升的教学质量,从而选择投身到课改的行列中来,以简单粗暴的“高效”和成绩提升为目的,让课改走偏,也让课改流于形式,缺乏深度,难以持续。
   这种教学观背后是没有深刻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而是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看教师教授了多少知识,而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这种教学观背后也是对人的漠视和对生命的扭曲,没有从根本上对生命本身、对人本身的尊重和肯定,学生就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他们的道德、智慧、审美、批判性和创造性等也都无从谈起。
这就要求教师构建适于儿童立场、批判性思维提升、创新力培养的课堂文化场域,让课堂学习能够超越既定的知识和已知的学习,带来全局性的、有生命力的理解,让学习真正的生成且有创造。
这样的课堂,需要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和以生为本的师生观,建构更具科学性的学习模式,探寻更有思维含量的课改路径。以学为本,即目标上以学定教,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来确定学习目标;方法上以学促教,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上以学论教,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突出的“学”字,明确了学习主体和学习责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和结果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这样真正走向课堂深处的课改,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升学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代新人,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的现代公民。而在实施课改的学校里,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更为自信,更有活力,更加独立,更会合作,更有爱心……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新课改,正是在这条路上不断丰富实践、深化“课堂革命”的过程。
我们需要不断深化课改,始终坚守在课堂,在完整的世界里带领师生共同创建那个“神奇的梦工厂”,不断探索轻负高效的课堂范式,实现绿色高质的发展,从而成就每一个孩子的美好未来,让新课改在新时代释放出立德树人的新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书法走进校园,打造农村小学完美特色
校长说 | 开学第一课:过高品质的校园生活
思政工作或成高校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文化育人该如何做?
创新课堂教学研究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双减”后,思政教育更要“活”起来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