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年2月27日┃论文写作┃数学教学论文撰写的六个视角及其基本框架


数学教学论文撰写的六个视角及其基本框架


万荣庆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数学教学论文是数学教师在教学思考与教学实践后的书面表达.数学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应从自己每天的教学思考、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中提炼观点,并按一定的框架进行规范表达.
关键词:基本框架;教学论文;六个视角

教师的工作是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进而逐步清晰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观点.这种经验与观点的提炼需要教师及时用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教学思考,但往往不知道如何将它转化为一篇高质量的数学教学论文.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阅读数学杂志及撰写论文的体会,谈谈数学教学论文撰写常见的六个视角及其基本框架。

一、教学设计类
教学设计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研究性与创造性,因此必定带有教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育理念.数学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数学素养的理解,往往会融于教学设计中,融于教学设计的对比分析中,如果能及时将这种设计或设计对比的“素材”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即可形成数学教学论文.
(一)某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基本框架:
主标题:×××
副标题:“×××”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1教材与学情分析
2教学目标分析
3教学设计与分析
环节一:×××
活动1,活动2……
设计意图分析:
4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说明:“标题”的确定一定要反映作者对该节课教学设计独特深刻的理解与思考,即论文的观点.这种理解与思考可以从教学方法视角或素养渗透视角出发.比如,对某课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任务驱动推进学习,多样方式展开过程”的教学方法视角,突出以任务驱动为学习推进的路径、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开展过程学习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或从“基于学生经验,渗透几何直观意识”的素养渗透视角,突出以学生的经验为出发点、以强化几何直观意识渗透为落脚点进行整体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观点明晰,这种观点描述就可以作为教学论文的标题.当然,还可以用能反映论文观点的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如论文《任务驱动推进学习,多样方式展开过程》的标题,可以用“让学生有意义地动起来”这样能反映论文观点的通俗语言来描述.(以下不同视角教学论文的标题拟订都可以这样思考描述)
“设计意图分析”就是讲清楚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是如何体现作者的观点的.如论文《任务驱动推进学习,多样方式展开过程》,从教学方法视角进行分析时,每一环节的设计是否体现任务驱动及多样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设计意图分析”必须紧紧围绕任务驱动、多样化学习进行观点与论据的描述.在具体描述时,可以先下位观点描述:本环节围绕观点是怎样设计的.再进行上位论据描述:这样设计的观点是否符合课程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或认知特点,是否符合某一教育教学理论,这些上位描述就是支持论文观点的论据.当然,在具体描述时也可以先上位论据描述,再下位观点描述.(以下所涉及的教材分析、课堂实录分析、功能分析、策略分析等都可以这样描述)
“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一般从教学设计的宏观视角,围绕论文标题中的观点进行描述(以下教学建议等也都可以这样描述).具体撰写时,如果在设计意图分析时描述比较详细了,那么这部分内容可以不写,或用一段突出观点的归纳性话语作为本文结束语.

(二)教学设计对比分析
基本框架:
主标题:×××
副标题:“×××”课的教学设计改进分析
正文:(开场白)“×××”内容的教材简要分析与活动简述
1原教学设计与分析
1.1原教学设计简述
1.2原教学设计分析
2改进后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2.1改进后的教学设计简述
2.2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分析
3对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说明:这类文章有时可以直接用副标题作为论文标题,直观明了.有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师目前的教学设计与几年前的设计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差异,或者两位教师在同课异构时对教学设计有不同的理解,这种不同的理解表现在教材文本上、学生认知上、教学方法上等,那么就这些方面或某一方面进行两种设计的比较分析,教师可以整理成教学论文.
上述基本框架是极端性分析案例框架,也就是说上述框架只分析原来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后设计的优点.但事实并非如此,往往不管哪份教学设计都有其好的方面或需改进的方面,因此应分别分析两种教学设计中各自存在的问题与优点,然后提出对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

二、教学过程分析类
教学设计仅仅是一种基于教学经验与思考的教学预设,并不能完全反映这种设计是否真正符合教育规律,因此要论证文章的观点还必须经过课堂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过程分析能为教学论文的观点提供实践的佐证.
(一)一堂完整课的教学实录分析
基本框架:
主标题:×××
副标题:“×××”的教学及分析
正文:(开场白)描述教学这堂课的背景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目标分析
4教学过程及分析
第一环节:师生活动真实场景实录或简述
教学过程分析
5教学建议

说明:课堂实录分析是用翔实记录师生课堂活动的方式描述、分析、论证文章的观点,具有现场感.有时为了突出对数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及对教学难点的处理,对师生活动过程可以进行整合简述,重点放在教学分析与教学建议上.

(二)课堂教学的问题诊断分析
基本框架:
主标题:×××
副标题:对“×××”的教学分析
正文:(开场白)描述这节课的教学背景
1教学问题1的诊断、改进分析
(教育教学理论依据、具体改进策略)
2教学问题2的诊断、改进分析
(教育教学理论依据、具体改进策略)
说明:这类教学论文就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逐一诊断,并对改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依据及改进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让读者通过论文能把握该节课的整体方向与实施策略.

(三)课堂教学片断分析
基本框架:
标题:×××
正文:(开场白)描述教学这节课的背景.
1现象呈现
2现象分析(围绕观点分析)
3改进策略与重组
说明:课堂教学片断分析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如情境导入环节、过程中某环节、课堂小结环节等进行分析,也可以是对一节课的两三个片断就某一观点进行重点分析,让读者通过论文能把握课堂某个环节的实施方向与实施策略.

三、教材分析类
教材分析类论文撰写的领域比较宽,可以从新旧版本教材的整体结构或某一意图的编排、某一领域或某一章节内容结构编排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从现行版本教材的某一栏目,如情境导入、阅读材料、数学实验、例题和习题编排、学科整合、某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素养的落实、某一单元的结构等视角分析现行版本教材的特点;也可以从某一具体的课时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其中,教材整体对比分析、教材特点分析类论文教材编者撰写的比较多,普通教师要撰写这类论文所花费的精力较大,并且要深刻领会教材改版的历史背景,新版教材的意图,因此这对一般教师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下面仅以某一课时内容的教材分析为例.
基本框架:
主标题:×××
副标题:对“×××”一课的教材分析
正文:(开场白)说明“×××”一课在教材具体的章节安排
1教学性质分析
(课型类型及其教学策略)
2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版本、前后编排及关系,后续或高学段相关内容分析)
3认知基础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等)
4重、难点分析
(重点是针对教材内容的;难点是针对学生认知的)
5教学目标分析
(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核心素养进行描述)
6教学内容的逻辑路线分析
(该课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什么)
7要素分析
(就知识点、基本经验与数学思想、核心素养要点等进行分析)
8重、难点破解分析
(如何破解重、难点,其教学策略是什么)
9例题、习题分析
(例题、习题的功能价值及处理分析)
说明:(1)针对某一课时内容教材分析的论文撰写,一定要基于理解教材的意图,明晰教材编排的教育教学价值,同时对部分环节要有自己在实践与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独到的理解与教学建议.
(2)在具体分析时,上述几部分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可以对其中某几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四、课例点评类
教师对同行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分析,一般会采用面面俱到的通评式评析,这种方式在平时的交流活动中可行,但要转化为论文,因观点较多、较散,不易描述清楚,因此课例点评类论文往往可以从课例特点的某一视角(明确论文的观点)进行撰写.
基本框架:
主标题:×××
副标题:对“×××”课例的点评分析
正文:(开场白)简述“×××”课堂教学活动背景
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2某一观点的描述
3评析
教学环节1分析(围绕观点)
教学环节2分析(围绕观点)
4教学建议或改进(围绕观点)

五、典型题分析类
教师往往会在教材、单元检测、中考、学业质量检测中遇到一些典型的数学题,它们具有结构的典型性、教育价值的特殊性,特别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曲折性、解决方法的多样性等,值得教师对其进行深度分析.
基本框架:
主标题:×××
副标题:对一道数学题的功能分析与教学建议
正文:(开场白)说明该数学题的研究背景
1原题呈现
2原题的结构分析(或学生结构认识的现状分析)
3原题的价值分析(或学生解决过程的曲折与方法的多样分析)
4原题的教学实施分析(或教学建议分析)
说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教材例、习题的功能挖掘和教学实施”主题征稿及“中考频道”栏目大多数的论文属于这类.

六、课题研究类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研究或课题专项研究时,会形成很多研究的经验与策略,将这些内容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好的数学论文.当然,课题研究的中期或结题报告本身也是数学教研论文.这里仅从课题研究中的调查报告与研究形成的策略视角进行说明.
(一)调查报告
基本框架:
标题:对××的调查分析报告
正文:(开场白)描述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通过调查达成怎样的目标
1制作怎样的调查方案
2具体调查的过程描述
3调查情况的汇总分析
4得出调查的结论
5提出建议

说明:这里的调查是针对影响数学教学或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相关调查.这种调查报告可以以文献综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例观察调查、自我调查(反思)等方式进行.
这是一种基于数据的研究,所以在论文中要关注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样本的科学性,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直观描述与科学分析.
(二)研究形成的教学策略
基本框架:
标题:提高××能力的教学策略
正文:(开场白)介绍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1研究的背景分析
1.1课程要求
1.2国内外研究
1.3××能力的现状
2××内涵的分析(概念界定与价值)
3××教学策略分析
3.1提高××能力的策略1
3.2提高××能力的策略2

说明:上述基本框架是针对某单元、某教学领域、甚至整个教材体系中提高××能力的教学策略描述,有时以某节课为例按教学环节分析教学策略,教师更容易下笔.

有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在撰写教学论文时,往往从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的课题专项研究类视角撰写策略性论文,撰写时要么泛泛而谈,要么无话可说.因此笔者建议:刚刚工作的教师可先抓住某一节课,从该课的教学设计分析与课堂教学分析视角撰写数学教学论文;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从一堂课的教材分析、课堂教学分析、课例点评视角撰写数学教学论文;而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可从研究的调查报告、研究形成的教学策略等视角撰写数学论文.在具体撰写时,切入口要小,往往以某堂课为例,以小博大.本文只是从数学教学论文撰写常见的六个视角及其基本框架进行说明,以这样框架搭建的论文仅仅是“毛坯”,接下来还必须对“毛坯”从逻辑结构、提供的佐证材料、文字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反复推敲修改,这样才能形成一篇好的数学教学论文。
本文来源:《初中数学教与学》2021年第9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9月课改新课标教材高中数学教学框架及教学内容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参考论文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模板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情学情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第46篇:教研有感∣教材分析类论文写作指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