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养为纲课程内容的结构层次

素养为纲的课程内容其结构有三个层次(据陈华、吴刚平的观点整理,2022):

一是课程内容包含对象性内容

课程的对象性内容主要是精选的学科知识,是可以计划和预设的课程内容。

学科知识从其产生过程角度看却是主观的、动态的、内在的,是已知的系统。

但是课程中的学科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客观内容、外在内容、静态内容,是未知的需要学习的系统。

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如果把这些知识作为“客观事实”来对待,就可能导致学生学习过程的“异化”——以客观、外在、静态的方式教知识。

二是课程内容包含过程性内容

课程的过程性内容是真正的学习过程中的整体的获得,它包含有学会学习,学会与对象性内容打交道的方法和能力。

过程性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具身性和体验性,它能让学生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收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和提升。、

落实过程性的内容,需要实践性的学习,学生在过程性内容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会学科内容,还应当学会学科实践活动,学会学习,学到知识和学习的内核意义。

三是课程内容包含结果性内容

课程的结果性内容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收获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意态度、正确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等。

这些课程素养的整体性的获得,需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体验、交往等建构性的活动过程。

素养为纲的课程内容在结构上应该是对象性内容、过程性内容和结果性融合为一体的结构。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建议三者合一的设计思路是这一结构的体现。

素养为纲的课程在组织形态上特别强调精选精简强有力的知识,创设真实学习条件和情境,培育更有后劲的心智灵活性和可迁移性(高通路迁移)。

素养为纲的课程,在课程内容结构化设计方面,强调课程核心素养为主轴,构建、大观念、大概念或大任务、大主题等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课程内容结构单位和教学单元组织形态。

素养为纲的课程坚持以课程核心素养为引领,把学科核心知识融入学科或跨学科主题、观念或任务学习活动,形成横向关联互动、纵向进阶衔接、纵深意义增值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新课标的结构化,到课堂学习的结构化
新课标,你读懂了吗?名家齐聚盘点各种“新”…… | 头条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落地:从“学会学习”开始
核心素养要落地,学习方式必须变
实施实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基本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