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看孔子热

近些来,孔子和儒家学说很热,许多学者在宣传、在研究,国家也在积极地倡导和推广。这是一件很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一个符号;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国文化的底色。近年来的文化热,最终转向了对孔子与儒家学说的“回归”,其实质是一种寻根的行为,我们的民族在为自己的文化寻找可以立足并发展的根基。

文化本身是一种承续的东西,要有深深的根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1840年以来,中国人在民族与国家衰落中,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批判自己的传统;在西方科学文化的巨大压力下,出现了比较强烈的否定传统的倾向。

传统是需要批判基础上发展的,而全盘的否定,则会导致失去“根基”的。一百多年过去了,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袭,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根基简单地情绪化的否定多于理性的批判继承发展,使得我们的文化出现了找不到“根基”的现象,非西非中的“浮萍”成为中国近当代文化一种现实。

现在人们想回到根基去,应当是一件好事。中国的发展需要传统的根基,中国人需要儒家道德与人生关怀的“终极目标”。中国人没有自己的普遍的宗教,但是作为人却不可以没有终极目标与关怀。儒家的道德传统在这一方面是有自己的独特有作用的,我们民族的复兴伟业需要这一厚实的文化资源,所以,对于孔子热和国学热我是从心底里欢迎的,并努力学习宣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静心学周易----儒家易学与道家易学区别
在中国为什么征服者会被被征服者同化呢?
既“杂”且“多”的传统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