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儿劳动教育的特点与价值追求是什么?
教育的世界

[选最优之道  育至善之人]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的生活准备方面,明确提出了参与劳动的目标,细化了有关的内容要点。

2022年7月上海市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幼儿园要注重劳动意识启蒙鼓励并指导幼儿尝试生活自理,讲究个人卫生,初步了解常见职业的特点,懂得尊重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01/ 

幼儿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幼儿劳动教育的性质和价值缺少清晰的认识,劳动教育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经常被语言、健康、交往等教育活动替代、掩盖或冲击。
二是幼儿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缺少明确、统一的规定性,导致幼儿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要么被“拔高”,脱离幼儿发展实际,要么流于浅层次、低水平、碎片化、经验化,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三是缺少有效的实施方法和手段,很多幼儿教师未接受幼儿劳动教育理论和实操培训,开展起来显得“力不从心”,只得简单机械地实施,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效果。


02/ 

幼儿劳动教育的特点


(一)生活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并指出,“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作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 ”

从幼儿劳动教育来看,

主要目的是为了幼儿更好地适应生活,将来有更好的生活

主要内容也是幼儿生活自理、家庭服务、集体生活等技能和品质教育

其主要实施途径和方法借助幼儿生活,在幼儿生活中进行的。

因此,生活性是幼儿劳动教育最本质的特点。

(二)游戏性

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

幼儿劳动教育的游戏性

一是指让幼儿劳动教育过程变成游戏的过程,即设置幼儿学生可以达成的劳动目标与内容,激发幼儿内在的模仿、竞争等兴趣与动机、创设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二是指幼儿的劳动活动本身要具有游戏性或游戏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或者组织幼儿劳动时要赋予劳动游戏特质,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处于积极、快乐、真我的状态。

(三)隐蔽性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劳动的价值在于促进幼儿自身的内在成长和发展,与幼儿劳动相比,成人从事着具有显性的外在价值的社会性生产劳动”。

幼儿劳动教育的隐蔽性意味着让儿童参与劳动不是追求劳动的经济、服务等社会价值,而是追求劳动的启蒙价值、体验价值,在于培养幼儿的劳动情感、自信心及基本生活能力等。

同时,幼儿劳动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强调寓教于背景与环境中、寓教于游戏与活动中,做到润物无声。

(四)整体性

首先,表现为劳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要素紧密依存、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劳动教育行为。

其次,幼儿劳动教育要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幼儿大脑、眼睛、手等多种器官介入劳动活动,需要幼儿全身性投入。

再次,表现为幼儿劳动教育是教师、幼儿和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联合起来而开展的一个贯穿幼儿整个发展阶段、渗透在幼儿生命各个方面的教育。

最后,表现为幼儿劳动教育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能促进幼儿和谐、整体发展的教育活动。

03/ 

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1.增强自觉能力

幼儿天生“好奇”“好动”“好模仿”,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就让他去做。劳动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幼儿手掌和手指的精细小肌肉发展,提高眼手脑协调能力,还可以发展大肌肉动作,提高身体机能协调能力。

劳动,

一方面顺应幼儿的天性,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另一方面身体各肌肉组织都在积极活跃运动,得到充分锻炼。

此外,劳动中幼儿独立掌控自己的身体,随着劳动成果的不断产出,幼儿在劳动中会更加主动协调、控制自己的身体,极大增强对自己身体的自觉能力。

2.提高适应能力

劳动实践中幼儿常常面临一些困境,需要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完成这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恰好就着眼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同时也是增进身体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最佳时机。

如幼儿在劳动中需要主动适应物质空间环境,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适应季节,气温的变化,持续一定时间的劳动; 

此外幼儿也需要主动适应精神社会环境,如与同伴交流协商,合作解决劳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劳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适应能力,帮助他们主动积极应对遇到的各类外部环境条件。

3.丰富情感体验

儿童的身体具有一套专门的情感系统,劳动是儿童身体情感的生发途径,儿童身体情感经由劳动得以丰裕。

幼儿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亲身的活动与外界社会建立起相互联系,收获了关于劳动对象的真切体验,付诸努力后收获劳动果实又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喜悦,确证了身体在其中的作用,增进了对身体的理解。

劳动教育丰富了身体的情感体验,升华了儿童的身体理性,从而为劳动认知、劳动技能和劳动情感的生发夯实基础。

(二) 促进幼儿心灵的发展

  1. 1.强化自我认同

  2.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确证自我,强化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与周围世界互动后形成的有关自我意义和存在形式的认知。

  3. 幼儿进行任何一项劳动活动,都不仅在创造物质价值,更体现为创造自身精神价值。

  4. 幼儿通过不同劳动主体的感知,能够换位思考建立起个人意识,产生劳动同理心,在收获劳动成果时也会产生快乐感、愉悦感、成就感,伴随他人的肯定强化自我认同。

  5. 2.激发创造力

  6. 劳动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儿童的创造力会在劳动中得以激发,如当幼儿搬运重物时面临体力不够的困难,这就需要幼儿摆脱已有经验的桎梏,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尝试解决问题,比如合作搬运或是借用工具。

  7. 另外在劳动中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也会碰撞激发出更多的创造灵感与火花。

  8. 劳动教育是一种灵动的教育,它不需要固化为某种特定行为模式,而是要鼓励幼儿在实现劳动目标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激发无限的创造力。

  9. 3.促进社会性发展

  10. 劳动教育常在集体环境中进行,劳动能够促进幼儿萌发集体意识,理解团结的力量。

  11. 在劳动集体中,幼儿相互影响,彼此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激发自己的劳动意志。劳动教育对于幼儿而言不仅是“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理解他人的劳动,帮助他人做事”。

  12. 通过集体劳动的努力凝结出了共同的集体劳动果实,不仅能够养成幼儿自信、毅力、坚韧等珍贵的个性品质,更能培养幼儿热爱集体、尊重他人、乐于分享等良好的社会品格,为将来一生发展夯实基础。

资料来源:

[1]刘晶晶.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 教育观察,2021(5).

[2]陈虹利. 新时期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9).

[3]曾天山,顾建军. 劳动教育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4]颜晓程,吕立杰.劳动教育的身体意蕴及其省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20( 03) : 63-67

[5]何光辉.试论幼儿劳动教育的特点与策略——以幼儿劳动教育清单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3(01):65-69.DOI:10.16194/j.cnki.31-1059/g4.2023.01.005.

[6]陈琼,柳友荣.高质量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理路[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1(04):125-137.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需要怎样的学前劳动教育
如何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爱上劳动?学前劳动教育注意事项有哪些?
【热点问题】探索游戏与课程相互渗透之道
新入园幼儿家长我们对您说
为baby选择早教中心要 慎重!!!
沭阳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蒙大四班科学活动——《挖野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