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研究指导┃​2023年10月15日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以数学学科课题的申报为例

朱宸材 杨峰

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


摘    要: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既是教学反思提升的需要,又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息息相关,于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质性的研究成为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围绕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找准研究方向,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形成研究思路,从而形成符合规范的课题申报书,成为课题研究的常规步骤.本文试图从数学学科的课题研究过程入手,阐述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关注申报过程中的切入点和关键点的把握,体现课题研究的系统性和流程性.
关键词:课题研究;数学学科;申报
作者简介:朱宸材(1980—),中学高级教师,硕士,无锡市教学能手,国家奥赛一级教练员,主要从事课堂教学与解题研究,近五年专业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
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立项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2021-R-9429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朱宸材,杨峰.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以数学学科课题的申报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2021(06):61-64.
点击免费查阅海量资料领研究手册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只有切实地把学生的成绩提高了,才是对学生最大的福祉.同时,教学管理者也会劝勉青年教师,把做研究写文章的时间多用到教学与管理上,教学成绩会有更大的提升.于是在这里,首先要讨论一个问题:教师到底需不需要进行研究?显然,答案是肯定的.教师不仅需要进行教学研究,更应该进行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的研究.面对不同的声音,教师应当静下心来思考“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涵义,让教与研有机的结合起来,让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变得复杂多样,教师的形象与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单一的教学实践者已经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的要求了,教师需要从习惯性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即从单一的教学实践者变成教学的研究者,这一角色转变也是适应新时期提出的立德树人教学育人的价值体系的。[本文由小课题研究公众号精选编辑,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免费查询6万最新课题参考选题]

二、问题的研析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源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整个研究过程就是寻找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真实进程,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课题的研究过程,需要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标,这个过程有时像是一个程序化的专题探索,更多时候却是非常规范的系统导航,随着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教师及其研究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要想取得研究成果需要研究人员在目的性、过程性和方法性(研究三要素)上下真功夫,才能在研究的课题上有所发现,取得突破,收获成果.

(二)研究的程序

课题研究虽然形式多样,级别和大小不同,但研究过程始终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过程,一般离不开以下一些常见步骤:确定问题(研究什么)——查阅资料和设计方案(为何研究)——实施研究(怎么研究)——整理分析实践(如何操作)——得出研究结论(有何成果).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根据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步骤又可能进行细分或者重叠交叉.

(三)课题的选定

选题是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选题的价值大小决定了整个课题研究的价值,它对于课题研究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课题具有研究价值呢?一般认为,一个好的课题应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价值导向。一般而言,选定的课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还要兼具应用价值,即研究的结论对某个领域或者某一类问题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中小学教师,可选择的研究课题比较多,可以是数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可以是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是自己任教班级、学生出现的困惑,也可以是整个学校或者一个地区正在推广的方法的效果与反馈研究.如“无锡地区公办学校七年级学生提升数学运算能力的研究”“初中数学游戏化学习情境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研究”“数学文化渗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案例研究”等等,这些课题都是一线教师在自身教学实际中提炼出来的有研究价值的好课题.

2.创新引领。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特点,如果在前人没有涉足的领域进行课题研究,虽然挑战很大,一旦获得突破,研究成果和价值都是巨大的.敢于提出一个别人还没有研究的课题是一种创新,将一种新的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实际中去也是一种创新,前者属于观念创新,后者属于做法创新.

3.贴近实际。教师的课题是从日常的教学问题中来,最终研究的过程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所以贴近教学实际是教师科研课题的主要特征.对于教师而言,课题的选择首先要建立在教育教学的经验基础上,然后再去考虑研究的方法和方向.

4.操作性强。这里的操作性实际指的是做本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一般分为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客观条件包括经费和技术保证,时间和人力支持,还包括进行研究所需要的资料准备等;主观条件指研究人员的能力、专长、经验等.对于一线的中小学教师,选择较强实践性方面的课题显然更加适合,也更容易进行课题的后期研究和评估.

(四)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

1.课题大小要适度

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课题选题时一定要避免“假”“大”“空”的研究,选题一旦偏大,针对性就变差,研究就会无从下手.如“素质教育下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实践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研究”等,素质教育下非智力因素涉及的情况太多,很难下手进行研究,而大数据又过于宏大,即便借助某些数据平台,仅凭个人或团队是很难完成大数据的完整收集的,这些课题研究面显然过大了.相反,有些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反思性小结的实践研究”“运用比较与讨论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教学研究”等课题,虽然做起来非常方便,极易上手,但研究范围显然太狭小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也不大.

2.课题名称书写要规范

课题名称属于高度浓缩的信息表达,需要具备以下要求:题意要一目了然,价值取向要鲜明,研究对象要明确具体,核心概念一般不能超过3个,标题字数一般在20字左右,其中核心概念是研究主题或主要内容的集中反映.以下提供一些程序化的课题名称的写法.

方式一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如:中学数学自学辅导程序教学的实验研究.其中,研究对象: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内容:中学数学自学辅导程序教学;研究方法:实验研究.

方式二 理论依据 具体手段 研究目的,如: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证研究.其中,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目的:激发学生兴趣;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方式三 理论依据 具体手段 研究目的,如: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研究,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具体手段:通过多元评价;研究目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方式四 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如: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研究,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研究对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内容:课堂教学模式变革.

3.课题的目标要明确

课题选择的问题需要具体化,界限一定要清楚明晰,不能含混不清,令人费解.如:学生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模式途径研究.这样的课题显然表意不准确,含糊其辞,令人费解.而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成因研究”则研究对象和目标具体,研究问题明确。[欢迎点击加入《中小幼教师如何做课题写论文》视频课程,零基础学习做课题写论文]
三、资料的查阅

教师在确定选题方向之后,需要查阅与选题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资料的研究,了解选题相关的前人研究进度和成果,根据自身课题的特征,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

(一)查阅理论依据,找寻研究方向

在开启课题研究之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围绕选题进行文献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在确定课题后,对前人的研究内容及程度进行梳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另外,若能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相当于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可以对课题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为明晰研究思路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也能使“问题”的呈现更加清晰.下面需要提及几个有关梳理文献的问题.首先,文献的来源值得关注.目前最常见的来源一般有中国知网论文库资源,相关教育类的书籍和课程标准等.确定课题后,申报人往往需要广撒网,尽量多的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然后对找到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分类,最好的方法是能够形成文献综述.撰写文献综述也有很多注意点,最重要的是需要与课题紧密联系,对主要的参考文献需要做到内容翔实、高度概括,另外综述不是原作者观点的简单罗列,最好能做到有述有评,可以适当的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如以“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为例,可以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进行知网检索,然后围绕关键词提出一些问题,如什么是学科融合?数学与信息技术如何融合?学科融合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科融合研究的一般途径是什么?围绕以上的一些问题可以进行二次文献的整理和归纳.接下来,需要对文献资料进行加工和处理,经历一番去伪存真、去粗留精、由表及里的过程,在前人基础上继续前行,在分析中继承并有所发展.当然,文献研究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方法,如按照类别进行横向比较或者按照时间进行纵向剖析,都是常见的文献研究方法,加上自身的感受,不断提升对资料的辨别内化程度,对课题的认识必将向前迈进一大步.[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查阅海量课题论文资源]

(二)构建研究体系,探寻研究要点

要形成系统的研究课题的方法,首先要找准关键点,也就是经常说的切口,以这个要点为中心,构建完整的研究体系,将内化的方法外显.课题需要研究的每个问题都理解清楚并把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厘清,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如课题“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基本课型研究”,研究伊始就需要从单元教学的角度对初中数学的基本课型进行精准的定位,如有教师从课题出发对基本课型进行了如下分类(1)章起始课;(2)精学课;(3)习题课;(4)整理延伸课;(5)章复习课.这里对课题的研究就需要进行结构化和体系化的建设,在明确单元教学视角的前提下,对每一类基本课题进行教学设计,形成课型之间的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同时,需要形成整体教学形式、方法和理念上的一脉相承的研究,体现单元教学的结构性特点和系统性原则。

四、方案的撰写

研究方案是对研究工作的整体设计和具体实施,研究方案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能否顺利的实施,并最终决定研究的成败得失.下面以笔者申报的省级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为例说明申报方案如何撰写.

(一)课题提出背景

有关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效整合的探索和试验正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开展.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信息技术在与具体学科整合过程中表现出的教学效果和遇到的教学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具体整合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整合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调动和启发,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疑为数学教师贯彻和执行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提供了新的途径[1].数学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变化情况,积极探索和比较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与整合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之间教学效果的差别.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强烈冲击了传统数学教育观念、教师课堂教学样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等,传统数学学科的教学方式已逐步被整合了信息技术的多元融合型教学方式取代.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已然成为数学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本课题着重探究在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现状,厘清信息技术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具体作用以帮助一线数学教师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论述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力求使数学教师在日常使用信息教学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全新的信息教学支撑课堂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水平.

1.加强学科融合的需要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和具体走向,课程改革强调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为了厘清影响初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关键问题,提升信息教师个人信息素养,促进课改的顺利推行.

2.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数学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其个人信息技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具体融合的效果,如何提升数学教师信息素养对于数学课程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如何推进数学教学信息化进程,及影响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重要因素,对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及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实践意义

(1)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数学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丰富了教育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当代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共生,不仅产生的是对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改变着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学习方式,其方式化变革将推动现代教育改革,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申请加入课题论文交流群]

(2)促进学科的大融合.课堂变革的产生使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孤立的一门学科,而成为了一种学习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灵活掌握,进一步应用于其他学科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形象化和动态的图形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同时,学科与学科之间也能通过信息化传递进行更为全面的互融,不久的将来大课堂的综合课也许会应运而生.

4. 理论价值

(1)丰富和完善了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性的研究理论,科学的分析了相关概念界定,有利于今后更好的把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关系,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相融合提供了科学依据.

(2)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是当代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课程改革要逐步脱去传统教学的弊端,将目标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与当下热点的信息技术结合,给学生营造新的情境来进行对数学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5.研究内容设计

(1)调查、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现状.

(2)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相关理论研究.

(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6.研究过程设计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进一步加强对数学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内容、要求、方法等方面认识,确定个案,并通过访谈、课堂观察、课件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并分析通过不同途径收集的资料,总结目前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情况及影响整合效果的因素.[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下载课题研究快速入门手册]

7. 研究方法设计

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内容和研究对象的性质来考虑选择哪些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在研究中如何科学安排,通过对它们的合理运用来达到研究的目的.

8.预期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及成果形式(略)

通过以上过程,笔者迈出了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完成了数学课题的选题与申报填写,后续研究将围绕申报材料进行.当然为了严谨起见,完成的申报材料还需要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直至梳理清楚研究的每一个细节为止.

五、结束语

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性、系统化的过程,课题研究能否收到效果,能否实现预期成果,与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固然相关,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扎实认真的科研态度[2].课题方案的设计过程,是研究人员科研能力的一个缩影,没有科学周密的设计,没有全面细致的材料梳理,没有课题研究前期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真实的科研活动的开展,更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质性突破的可能。

本文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2021(06):61-6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以数学学科课题的申报为例_朱宸材
我校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 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管理博客
子课题及微型课题选题参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
《数学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