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科实践是体现学科精气神的学习活动
如果说2022年课标在课程内容上的突破与创新是突出了学科大概念,那么在教学活动上的亮点就是强调学科实践。学科实践要求通过“做”倒逼学生发现、使用和创新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过程。

那么如何理解学科实践呢?余文森教授的新作《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一书,可以带给您启发。









学科实践是体现学科精气神的学习活动

学科实践是指向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实践,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是在基于学科、通过学科和为了学科的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

(一)

学科实践是一种学习活动( 学习性)

学习活动相对于研究活动,犹如认识相对于实践学习活动具有研究性但本质上不是研究活动,学习活动的宗旨是实现学习者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研究活动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和创造成果。现在很多学校一谈到实践,都习惯列举各种各样的成果,而往往忘掉了实践主体身心素质的变化和发展。学科实践是一种培养人的学习活动,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是学生的一种成长历练。

学科实践是一种学习,相对于传统的认知学习,这种学习是一种学生在场的学习。具体而言,就是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的学习,也就是现代认知科学所倡导的具身学习。具身学习是学生身心全面参与的学习,它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经验。学生在学科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感受力、感悟力是极其宝贵的“个人知识”,没有“个人知识”,公共知识就难以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实践出真知”,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这个“真”就是学生的真实的理解、感受和见解,没有实践参与的学习往往获得的只是“假知”,即死记硬背的知识,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没有感觉的知识,知识对学生而言只是符号和概念。

总之,我们之所以强调学科实践,是因为学科实践被证明是一种更高阶的学习,是一种更丰富的学习,是一种更能激活学生活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总之是一种更能体现学习本质的学习,因而也是一种更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通过学科实践改造现行的学校学习,是当前育人方式变革的要求。

强调学科实践是一种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实践、基于实践、为了实践。毋庸置疑,我国现行的学校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认识有余、实践不足”。“认识”占据了教学的主要时空,成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并在根本上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实践”则只是教学活动的点缀,几乎无法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是对“认识”与“实践”的本末倒置。原本应该起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实践”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认识”的不断排挤、压制甚至于被取代,从而弱化为可有可无的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实在难以培养素质教育倡导和强调多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在实践和充满创新性的学习之中才能得以培育,离开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成了缘木求鱼。我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认识是基础,认识提高了,“双基”打扎实了,各种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这就是我们“坐而论道”的教学形态和育人模式的认识根源。现在走进了培养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这个问题就更加彻底地暴露出来。不解决这个问题,核心素养就会落空。

(二)

学科实践要体现学科的精气神(学科性)

学科实践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是以学科的方式进行的,可以说它是一种基于学科、通过学科、为了学科的学习。学科实践是学科(学习)的实践性与实践(活动)的学科性的有机统一。

学科实践之所以强调学科,一是要防止实践活动的泛化、浅化。没有学科元素的介入和参与,实践活动就可能虚化、空化。二是要凸显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学科实践是学科的一种育人活动,学科实践是以学科育人为旨趣的,我们之所以强调学科实践,就是因为我们认为只有学科实践才能有效地挖掘和展现学科的独特的育人价值,从而在学科层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一旦偏离学科育人价值,学科实践就会走入误区。也可以说,学科育人价值是上位的,是学科实践的方向和归宿。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科实践强调“学科性”,它要求用学科独特的方式方法来学习学科,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用数学的方式学习数学,用科学的方式学习科学,用体育的方式学习体育,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科味”。设想一下,语文课没有阅读鉴赏、数学课没有逻辑思维、科学课没有实验探究、体育课没有运动出汗,这种丧失学科特质的学习必然带来学习价值的丧失。正如崔允漷教授所强调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典型的学习方式,如果物理不碰物(物体)、化学不见化(变化)、生物不懂生(生命),用不言语的方式学语言,用不道德的方式学品德,用不艺术的方式学艺术,那么就只能学到学科的皮毛和符号。我们认为,尊重并彰显学科的独特性、体现学科的精气神,是学科实践进而是学科育人的核心要义。

从学科的角度说,学科实践是一种基于学科文化并体现学科精气神的学习活动,学科实践不是一般性的实践,而是在学科理论引领下的有针对性和教育性的实践。学科实践是以学科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这意味着不同学科的实践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必定有所不同。那种学科特有的实践活动是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和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路径。


本文节选自《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文森: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构建实践型育人方式
刘长铭:为什么考试最优秀的学生常常并不是最出色的| 思享
郭华: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改进
【思政教学】范竹发丨议题式教学的意蕴之美
干货来啦:王蔷教授的阅读教学培训笔记(很多段落可以作为写论文的理论支撑)
专题: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标研究 | 论义务教育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