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做哪些工作(上)

班级文化建设,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在一个经常被忽视,即使是有的学校、有的老师重视,但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仍然突出的今天,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反思自己,立即行动起来,为“班级文化建设”做点文章,下点功夫。因为它真的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两大类。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即班级物质文化,或者说是环境文化;软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班级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硬文化陶冶人

硬文化是“显性文化”,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班级“硬文化”建设的一般要求是: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

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激活学生思维,融合师生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1.教室整洁。“整”是各种物品摆放有秩序,不乱;“洁”是干净。教室整洁是班级班风的缩影。干净整洁的教室不仅让人身心愉悦,而且对学生良好审美观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要做到教室整洁,需要班级每个成员都有主人翁精神,并能够相互监督、不断强化,以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

     图为山东省诸城市龙城中学把书香和绿色搬到了教室里

2.教室美化绿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疲劳。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教室布置可以设置出几大区域,如名人名言区、评比区、训导区、展示区、阅读区等训导区张贴班风、班训、班级口号等;展示区展出优秀作业、美术、摄影、书法、手抄报等作品;阅读区备有大书橱,摆上学生爱读的书籍和自学必备的工具书等。

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学生仪表美。仪表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仪表仪容,不但能展现个人的良好形象,而且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软文化培育人

文化是“隐性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分明感觉到,它包括班级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制度文化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能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再细化制定出安全、上课、作业、考试、课间、考勤、文明礼仪、早操等要求;卫生值勤、财产保护、住宿等制度;班级岗位责任制、班干部竞争上岗制、黑板报办报小组制度、“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制、学生及班委会考核奖惩制等。要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可以做。班级公约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应该由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自己的事情,他们是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制定和实施规章制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图为山东诸城兴华小学教室风景一角

1.规章制度制定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规章制度制定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班级实际状况。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展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来进行。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

2.依靠学校、家长、社会和其他老师的配合和支持。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等。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的生根、开花、结果。

3.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开始就要立下好规矩。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

4.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教师初步拟定学生讨论丰富修改、家长参与修改班委及班主任定稿、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5.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反复强化。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反复强化,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

6.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

7.建立多元化奖惩制度。班级制度的实施,必须要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只有严格落实这些奖罚制度,才能满足学生渴望公平的心理需求,起到公平的激励作用。惩罚是一种艺术,班主任在实施惩罚制度时要本着适度、公正、委婉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要以“ 制度” 为先,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行为。另外,班主任教育学生也要注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要有针对性,要因材施教。

(二)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班级精神文化从构成要件来说,一般是由班级舆论、班级目标,班名、班歌、班训,班风等组成;从具体内容来说,一般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活动等。

1.班级精神文化构成要件。(1)班级舆论。班级舆论是班级精神文化的核心,指班级中多数人赞同的观念、态度和意见,能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

培养积极的班级舆论,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班主任要经常通过晨会、班会、主题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和美丑观,为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打下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要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青少年道德修养等,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榜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号召力,引导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是形成积极班级舆论的有效途径。榜样可以是来自班级以外的先进人物,也可以是本班中的优秀分子。班主任要实事求是地树立班级中先进学生典型,引导学生向先进看齐。对取得优异成绩、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各种荣誉,如学习标兵、进步奖、运动健将、行为模范等等,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崇尚先进的良好风气。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校与班级的舆论阵地与宣传工具,扩大正确舆论的影响力。如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等,大张旗鼓地弘扬正气和健康的思想,批评歪风邪气和错误的思想行为,从而在班上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

      (本文节选自我的专著《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级文化建设初探演讲稿
班主任工作中的教室文化建设研究
完美教室之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凸显学校特色
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管理育人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