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协同发力、齐驱并进,将“五个课堂”融合成助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课堂 | 荐读

民小编说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重点任务。在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要实现高质量教育的目标,教室、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这“五个课堂”都要上好。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教学评一致性、大单元、大概念、学科素养、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一些教学新词不断涌现,需要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领会并实施。当然,新的教学理念要转化为教学行为实践,根本上还是要靠课堂来支撑实现。但是,这种课堂已不再囿于传统的课堂,而是教室、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这“五个课堂”都要上好,协同发力、融合共进,才能达成育人目标。

01

上好教室课堂,关键在教学方式升级

这既是狭义上的课堂定位,也是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阵地。当前,要落实学生中心,就要尽快实现从教走向学的转变,以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要为目标。在此指导下重新建构课堂,需要备课、学情研判、课堂实施、作业设计、评价等方面的一致性和一体化推动,建立起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范式。以此为背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导,合作探究、小组互助、教师引导等就会成为常态。

02

上好学校课堂,关键在学习社区构建

从育人的角度看,学校就是课堂,校长和教学管理团队是主导者,要当好学校课堂的课程设计者。每位教师都应思考如何用足用好学校内的各种资源。实验室要用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和参与机会;艺体教室要用起来,艺术课程对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重要推动作用,必须提高全体学生的美育质量;图书馆要用起来,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跨学科阅读等,都需要在这里进行;餐厅也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好场所,甚至医务室、保安室等,都可以作为真实情境下的课堂载体。

03

上好家庭课堂,关键在家校互促提高

亲子关系调适和家校协同育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至关重要。家庭课堂,开在每位学生的家里,但教师依然应该当好设计者和推动者。家长是参与者,也是家庭课堂的引导者和评价者。把家庭当作课堂来设计,科学规划学生时间,既能补齐学生在校学习的短板,也能拉长基于自身兴趣的优势。学校应设计更多亲子共读、亲子共做、互相促进的家庭课程,并通过成效展示、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演示、家长进学校等配套制度跟进。把家庭课堂开展好,是学习型家庭建设的需要,也是家校一体化育人的平台。

04

上好社会课堂,关键在育人要素聚集

对真实情境的强调离不开学生自身更广泛的社会体悟。对学校和教师来讲,直接用好社会大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前提是如何有效聚集社会上的各类育人要素为教育、为学校、为师生所用。首先,应基于学生成才需要,遴选一些社会机构,比如科研院所等,作为学校的社会课堂基地。其次,除了让学生在真实社会情境中体验、感悟并迁移已有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课题引领、参与社区活动、实践锻炼等,让他们更加直观感受真实的社会。开好了社会大课堂,坚持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等育人导向,自然就会成为真实可触的情感渲染和认知内化。

05

上好网络课堂,关键在未来数智转型

我们要培养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就离不开数字化素养的嵌入。技术升级迭代必将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改变,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况且,现在的网络课堂资源,既便捷又丰富。需要注意的是,要有科学的选择和判断,是借鉴而不是照搬,是加工再造而不是拿来主义。开好网络课堂,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成长、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能力的必然选择。

当然,这“五个课堂”,都要指向立德树人,指向核心素养,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上好这“五个课堂”,前提是要研究透学情,教师之间、家校社之间形成合力。将“五个课堂”融合成助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课堂,这才是我们期待的高质量课堂、高质量教育。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博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纯美基金”助力盛泽教育事业发展
数学学困生:成因研究 转化方案!
培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回不去了的时代——关于后疫情时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践行“生活教育”,优化作文教学
浅谈当前中学生不爱学的原因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