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跨学科学习:类型与关系

——读夏雪梅《跨学科学习》一书学习体会之三

在本书的第一章,夏雪梅博士通过“水果”的隐喻,提醒读者要关注不同学科知识的组合状态,组合的方式不同,会呈现出或拼学科、或多学科、或跨学科等不同的样态。拼学科和多学科的区别,在与学科之间是否具有联系。拼学科是以某一主题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拼凑在一起,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传授,这些知识之间没有相互的、内在的联系;多学科看上去和拼学科有点相似,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科知识的整体会带来学生新的认知体验。

从“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设置的要求看,拼学科的设计,通常很难实现课程的目标的,在教学设计中要尽量避免此种类型的学习活动。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类型

那么,哪些类型的学习活动属于新课标、新教材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呢?

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从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可以将其分为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三种类型:

多学科学习,指的是学习过程会涉及到几个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科都保持其相对独立性,但它们共同协作,让学生进行不同层面上的思考和理解,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形成超越单一学科的新认知。

跨学科学习,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利用跨学科方法或知识,跨越学科的界限,去解决特定的问题。它不仅涉及相关学科的合作,还要求整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形成一个新的视角或解决方案。

超学科学习,这样的学习没有很鲜明的学科痕迹,往往立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综合性、协同性地运用知识,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整合和创新,跨越多重界限,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在具体的实践中,多学科学习往往比较容易上手。在开始阶段可以此作为桥梁,边实践边摸索,逐渐找到跨学科学习的门道和路径。超学科学习实践起来难度较大,对老师的要求较高,开始阶段应该谨慎探索。跨学科学习是实践和探索的重点,夏雪梅博士的《跨学科学习》一书,就是围绕这种类型的学习展开的讨论的。

跨学科学习学科之间的关系

跨学科学习至少会涉及到两个学科,学科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多元的,比较常见的关系包括:

1、主从型。在学习活动中,某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学科提供支持或补充。

2、并重型。涉及到的几个学科的知识都很重要,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或被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或模型,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或被“织”成了一张网,知识和信息在网络中流动,促进了创新和发现;或存在着互惠的关系,每个学科都能从其他学科中获得新的见解和方法。

3、互补型:不同学科提供互补的视角和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共同解决复杂问题;或者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互相影响。

4、动态型: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问题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说开始是A学科占主导地位,慢慢地B学科开始引导了;或者开始是主从型的关系,后来变成并重型了,等等。

5、中介型:在学习活动中,某些学科可能充当中介,连接其他学科,促进知识和方法的交流。

6、边缘型:有的时候,跨学科学习发生在某个学科或两个学科的边缘,这些边缘区域是新知识和创新的肥沃土壤。

7、竞争型:在某些情况下,不同学科之间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例如在资源分配、学术认可或研究优先级方面。等等。

明确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很有意义,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跨学科学习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帮助我们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大的角度看,上述学科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归类为主从型、并重型两种关系,本书的作者就采取了这样的归类方式,帮助老师们更加方便地理解。

相关的学习建议

主从型跨学科学习。这是以一门学科为主导,其他学科则作为辅助或从属,共同支撑学习活动开展的跨学科学习。学习通常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发展。

案例:城市绿化的策略探究

主导学科:生命科学。

辅助学科:地理,结合城市绿化规划的空间定位、气候、社会人文等因素;

艺术,空间美学、结构美等。

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城市绿化的意义、方法和提升策略,综合运用生物、地理、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建议:

1)明确学科角色: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明确哪些学科扮演主导角色,哪些学科提供支持。主导学科应与学习目标和核心问题紧密相关。

2)整合课程内容:确保主导学科的内容得到充分展开,同时辅助学科应与主导学科形成有机联系,共同促进对学习主题的深入理解。

3)设计合理活动:设计以主导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同时确保辅助学科的活动能够增强主导学科的教学效果。

4)情境创设: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实际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情境中应用跨学科知识。

5)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教师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营造深度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探索不同学科知识如何共同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

6)持续反馈与改进:跨学科学习的设计和实施应是一个持续的反馈和改进过程,需要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

并重型跨学科学习。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重要性和贡献是相等的,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不同学科相互协作,共同为解决复杂问题或完成综合性任务做出贡献。

案例:以“家乡”为主题的学习

涉及学科: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美术、科学、音乐等。

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综合性寒假作业,记录回乡路线、拍摄新旧照片对比、搜集民间故事等,整合各学科知识来探索和表达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

学习建议:

1)平等的学科地位:确保所有参与的学科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具有大致相等的重要性。

2)共同设定目标:各学科教师要通过合作,共同确定学习目标,确保这些目标反映了每个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技能。在此础上设计跨学科学习的大概念。

3)体现整合特征:设计学习方案时,要注重寻找不同学科间的交集点,创建一个整合性的学习框架,让学生能够看到不同学科知识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见解。

4)协作教学: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加强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方案的规划和实施,以确保学科间的顺畅过渡和整合。

5)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教师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营造深度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探索不同学科知识如何共同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

6)持续反馈与改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收集各类学习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

本主题相关链接:

跨学科学习:内涵与进阶

跨学科学习:价值和意义

《跨学科学习》一书共读活动开场讲座20日举行,欢迎您的加入

《跨学科学习》一书的共读计划来了,请收好!

《跨学科学习》一书共读活动即将启动,您来共读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
张华:论理解本位跨学科学习
【聚焦语文真问题】“如何在语文课程中开展跨学科学习”之一|刘丰、徐鹏:高中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探...
跨学科实践性研究型课程开设的几点思考
聊聊2022年版课标之跨学科学习“是什么”和“为什么”
学习|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解读与实践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