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好的教育,就是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方法超简单,一看就会做!

这是亚东的第220篇原创

Part1

在跟很多家长交流时,问到最多的、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让孩子有内驱力,如何能够让他们变得自觉、主动、不用催促。

这当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估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内驱力很强的孩子,学习不用催促自觉这样就不用天天跟孩子斗智斗勇

很多时候父母为了孩子写作业,一催再催,催少了不管用,催多了孩子又烦,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有的时候你想让他读点课外书,总是要各种威逼利诱苦口婆心地劝说。

Part2

为什么现在孩子普遍都缺乏内驱力?

北大心理学的博士教授徐凯文在2016年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空心病,用来描述那些经常感觉没有意义,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心理状态。

他在报告中指出,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和研究生,其中30%的人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40%的人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

之所以空心病整天没动力,蔫头巴脑无精打采重度厌学的现象也跟我们当前的教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在当前这种教育环境和教育制度下很多时候父母也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也是身在其中、身不由己被卷进去,不得逼迫孩子学习,这种强压的方式都属于外部驱动它无法激发孩子内心的真正的动力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上有一个德西效应指的是一个人在做自己本来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获得了外部奖励,反而会降低对这件事情本身的兴趣和动机,也就是说一件事情的外部动机会挤出它的内部动机

这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家长迫于这种生活压力竞争压力,不得不内卷、去逼迫孩子学习,一方面这种逼迫强制外部巨大的压力反而让孩子越来越缺乏内部动机,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发展自己原本对于学习这件事情本身的兴趣

结果就导致了孩子普遍厌学,没什么内驱力没什么动力,无精打采,经常需要反复催促才勉勉强强完成学习任务。

埃隆马斯克在演讲中说令人忧虑的是今天孩子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几乎全部来自外在的压力和奖励结果就是他们既不会有宏伟的目标,也不会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的未来我都不愿意去想象,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内驱力,普通人也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就

Part3

父母面对这种现状,能做些什么?

内驱力或者叫做内在动机,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做某一件事这种动力从何而来?需要怎么培养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在1970年代初期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一个人行为的核心动机主要有三种自主性胜任感连接感或者叫安全感,这三者共同构成了驱动一个人行为的三驾马车”,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都非常重要

首先是自主性也就是一个人能够自我选择做决定的权利

托马斯杰弗逊说如果没有选择的可能没有机会进行选择,那人将不再是人,而是一个成员,一个工具一样东西

奴隶是几乎没有自主性的,在奴隶制被废除之前,奴隶是被当成主人的私有财产物品来对待和交易的

一个人内驱力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自主性,他对这件事情能不能掌控,自我控制,能不能自我决定,是不是他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不是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

这一点其实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其实没有太多的选择你无法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只能是学校教什么你就学什么,就连你什么时间写什么作业都被安排的明明白,一个学生每天基本都是在按照时间表做事,几乎没有任何自主决定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习方面,很多时候老师是满堂灌,孩子就像机器一样被动接受,几乎没有时间思考,就是不断的重复抄写题海战术等等

那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对于学习肯定是感觉是被迫的,是不情愿的。当一个人感觉自己而是被强迫的时候,他往往会有一种逆反心理,更不用说有什么兴趣了。

父母能做的可能就是尽量给孩子尽量多的一些自由的选择和空间比如说报什样兴趣班,经常跟孩子讨论一下习的目的和学习的意义对将来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而不是说一股脑逼迫孩子去接受,必须要学,不得不学,学不好就不行。

经常去跟孩子探讨觉得能够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哪里?让他意识到说自己学的东西还是有用处的,当孩子有了一些自主性的,他可能会逐渐对学习有点兴趣

其次是胜任感是一种我能行的感觉,是一种效能感,是一种自信的感觉。

当一个人做某件事能够体验到价值感,被别人认可肯定鼓励赞赏,他就会越来越想做这件事情,他就会有发自内心的动力相反如果做这个事情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经常被批评,经常被打击,他就很难培养出兴趣

为了让孩子学习有价值感,就要对他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认可,多一些肯定

当然这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他过去的经历当中发现他确实做得很好的地方,比如某次考试可能分数也不是很高,比如70分,那就多问一问他这些是怎么做到的?发现他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对他进行鼓励,同时也适当的提一下,怎么样在那些其他的方面能够做得更好

就是父母要多鼓励,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做的好的地方,发现孩子他过往的经历当中的一些内在的资源,从而激发他对这件事情的自信心和价值感,他会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有动力。

第三,是归属感,或者叫安全感连接感,是一种很好”的感觉

归属感是一个人被家庭被父母所接纳的感受,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归属感之后,他就会一往无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他都依然会有勇气再次出发,因为他知道不管自己做的好与不好,总有人会接受他在家里永远有他的一席之地,所以他就相当于没有了后顾之忧就会永远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和面对挫折的信心

一个孩子只有确定他随时可以回家。他才会义无反顾的向前走,这是对归属感最好的诠释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孩子走钢丝的场景如果说他所在的环境是松弛的,包容的,安全的,相信自己不管走得好不好都会被接纳,他是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那么他就会淡定从容,能够正常发挥或者超水平发挥他知道不管如何都会有父母在后面托底,这是他信心和底气的来源而如果一个孩子所在的环境是紧张的,高要求的,充满了指责和批评,他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这就是归属感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能够接受孩子可能最坏的结果,比如说考不上重点的高中,考不上重点大学经常告诉孩子我们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爱你的,你是很好的,你是很优秀的那这样的话孩子安全感会很强,就会有再次出发的勇气那相反如果说一个人没有这种归属感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好的,是不是会被接纳的,他可能经历了几次挫折之后,就会自我怀疑就很难再一次鼓起勇气再次出发

台湾著名的漫画家、作家蔡志忠说,在女儿小的时候,他每年都要讲一遍:“你是我的女儿,我是你的爸爸,无可选择。你就像我的左手小拇指,就算你犯1 00万个错误,也不会不是我的小拇指;如果这个小拇指断了一半,我会更加爱护它。即使你犯了错误,也不要怕我知道。全世界有60多亿人,最可以帮助你的人就是我。”

归属感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心理资源,就像电车的电池一样如果电池充足一个人就可以一往无前会非常的勇敢,非常的自信,不会有太多顾忌的,可能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会担心自己的电池是不是会没电,他就要经常返回出发点去充电去确认“我是好的,我是可以的”;如果一个人长期“缺电”,可能充电都复原不过来,他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担心自己能不能回家,这种担心会严重影响他探索能力

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如果说父母能够接纳孩子说真实的样子可能努力之后还是普通那孩子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就会充满勇气,继续向前

父母经常要从日常的细节中给予孩子归属感、安全感,不要总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要说一些过激的话,比如“考不好你就别回来了”之类的话,经常让孩子在家里感受到温暖和安全,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Part4

总的来说,父母可以通过几种关键方式来帮助孩子培养内在动机和内驱力。

首先,增强孩子的自主性,给予他们选择和决策的自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学习和生活的控制权。其次,通过认可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胜任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能够取得成功。最后,培养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他们知道无论成功与否,家总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我们不能为孩子避免所有困难,但我们可以为他们装备好内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他们的内在动机和驱动力,这不仅能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更能使他们在生活的各个阶段都能自信且坚定地前行为他们的整个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自驱型成长(六)
希望孩子自主学习,父母要做好这几件事!
你的孩子有没有安全感,一眼就能看出来(附解决方法)
今天,你哄骗孩子了吗?
毁掉孩子的做法第七类:假装抛弃孩子
你的孩子未来是积极上进还是厌学叛逆,取决于你对这几件事的态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