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德修业、教化天下:《易》之教育思想初探

《易经》是殷周之际的重要社会史料集成,记载社会生活的面十分广阔。其于中国教育思想史也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据卦象论吉凶,还借象寓意,因象立意,后世不少教育思想都滥觞于《易》,特别是儒家的教育思想,几乎是对《易经》教育学说的发挥和发展。因此,《易》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巨大。

一、   教育目的论

  《易》提出了对民众必须施以教育,普及教育,以教育万民,化育天下的教育目的观。

  《序卦传》云“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对于幼稚的儿童,必须给予抚育、教养,这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的必要性问题,要让儿童成长成人,必须对其施加教育。蒙卦《彖》十分明确地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对于社会的发展,教育是功得无量的事业。

  涣卦六三爻爻辞“涣其躬,无悔”,借沐浴,引伸为“人之自新其德似之”,“自新其德者,当可无悔”。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个人主动的修养,达到自新、日新的目的。而“涣其躬”还不是目的,涣卦六三爻《象》说“'涣其躬’志在外也。”“涣其躬”的目的是“涣其群,元吉”(涣卦六四爻),即通过对个人的教育,进而教育群体,从而实现教育为国家政治统治服务的目的。这一思想是《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先导。

颐卦《彖》“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圣人不但要培育精英,更要普及教育,以教育万民,化育天下,这是更为伟大的事业。贲卦《彖》也指出“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也就是要以文明规范,以人伦来教化天下,进而达到治天下的政治目的。

二、   培养目标论

  “君子”与“小人”是《易》中一双对举的概念,培养“谦谦君子”是《易》所追求的培养目标。

谦卦初六爻爻辞,“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提出了君子应以谦逊的态度,不断陶治自己的修养,就能无往而不利。

乾卦九三爻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又有《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强健又谦虚的君子形象,是后世儒家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

如何成为君子呢?

1、要积善修身。《系辞传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噬嗑卦上九爻爻辞:'何校灭耳,凶。’”坤卦《文言》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都在强调,要积善修身,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育要造就君子,就应该促进人不断地积善修身。

2、要积小蓄德。恒卦九三爻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云“不恒其德,无所容也。”《象》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畜卦《彖》:“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升卦《象》“君子以是顺德,积小以高大。”这些论述都说明,积善修身是一生的任务,需要日积月累才能达到,因此,对君子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才行。

3、要以“常德行习教事”。坎卦《象》云:“水  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要求君子效法水滚滚而前的精神,不断进修自己的德性学业,学习教化他人的方法,以实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目的。

三、   教育原则论

《易》中有许多专讲教育的内容,其对教育原则的阐述,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1、教育应“有教无类”

蒙卦九二爻辞“包蒙吉”,包为包容之意,教育、启蒙应包容广泛的对象,包容教育对象的各个方面,也即要“有教无类”。蒙卦六五爻“童蒙。吉。”进一步指出,教育要从小抓起。教育既要从小抓起,又要普及,足见古人对启蒙教育的重视。

2、教育应严而有度

蒙卦初六爻爻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上九爻爻辞“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都是说,教育要严而有度。在启蒙教育阶段,必须制订严格的规范,以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严格的教育要求,有利于防止外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师卦初六《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更进一步强调了纪律、规范在教育众人过程中的作用。

3、教育要与实践结合

蒙卦六四《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告诫人们,脱离现实、好高骛远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教育必须与现实相结合。履卦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教育原则,初九爻爻辞“素履,往无咎。”只有不断地实践,坚持与实践结合,教育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应从实践和行为的结果来检查、评价教育的效果,履卦上九爻爻辞“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4、教育要循序渐进

无妄卦《象》曰:“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指出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施行,要“自然而然”,教育不可违背万物的本性。教育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恒卦初六《象》指出“'浚恒’之'凶’,始求深也。”渐卦《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这些论述都强调,学习、修养和教育都应当象山上的树木渐渐长成一样,要不断地蓄积;一开始就求深求高,教育是不能成功的。

四、   德育论

《易》关于德育的论述非常丰富,其德育思想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吸取。

1、德育应重实践,也要提高认识

乾卦《文言》“君子以成德为时,日可见之行也。”道德的养成、培养,要通过日常的行为,即应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培养德性。

蒙卦《象》“君子以果行育德。”道德修养的形成,应是在实践中完成的,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实践。

讼卦《象》“君子以作事谋始。”采取行动之前,一定要有所思考、有所打算才行,也即要“三思而后行”,有认识,有思考才可行动。大畜卦《象》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也强调了以提高认识,扩大道德学问为基础和前提,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

2、德育要防微杜渐、坚持不懈

坤卦《文言》“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告诫人们,不良的行为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教育必须及早,防微杜渐,对行为不断地进行反省,“君子以反身修德。”(蹇卦《象》)“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卦《象》)说得也是这个意思。

要防微杜渐,必须及时施教。噬嗑卦初九爻爻辞“屦校灭趾,无咎。”在教育中,对受教育者的缺点、错误、恶行,要及时地予以制止,以免扩大。为此,教育者应该提倡及时改正错误的修身好方法。复卦初九爻爻辞“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象》“不远之复,以修身也。”大畜卦六四爻爻辞“童牛之牿,元吉。”《系辞上》“无咎,善补过也。”等讲得也都是这个意思。

防微杜渐的本身说明,德育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升卦《象》“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渐卦《象》“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都在强调,道德教育应该从小事开始积累,积小蓄德。要养成高尚的德性,要注重积累,坚持不懈。

2、德育内容:仁、中庸

乾卦《文言》提出君子应“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要以宽厚的态度、仁爱的态度为行为的基本准则。坤卦《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就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师卦《象》“君子以容民畜众。”应当包容人民大众,在人民中蓄积力量,也就是说,加强道德修养,就与人民大众结合,要容民,要爱民。以上这些内容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仁”。

要实践“仁”,应该“克已”,小畜卦九二《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坚持中庸之道,自己就不会迷失;在合作中学习,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否卦《象》“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在道德修养中,要坚持俭朴的生活作风,这样才能顺利地成长。

实践“仁”还需坚持不懈,取道中庸。同人卦《象》“君子以类族辨物。”在处理事务时,应该求大同,而不可计较小异。豫卦六二爻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要象岩石一样,坚定不移,坚守中正,随时慎思明辩,才能吉祥。这已提出了道德修养上的中庸之道。临卦六五《象》则更明确地提出了“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系辞下》“其要无咎,其用柔中。”唯有实行中庸之德行是最适宜的。

那么,怎样实践中庸之道呢?小过卦《象》指出:“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即要克已,行为又要适中,不过分。

3、德育方法:人格感召、规范约束、蔬

坤卦《文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道德修养要以敬慎的态度,使内心正直;以正义的准则,作为外在行为的规范。

临卦初九《象》“咸临贞吉。志行正也。”教育人,应以高深的人格去感召、影响,要以身作则。为此应该“观我生,君子无咎。”(观卦九五爻爻辞)不断地反省自己,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为他人树立榜样。离卦《象》曰“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也要求君子以光明磊落的人格,照耀四方。

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还需要有道德规范为教育的依据。贲卦《彖》:“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育要以文明规范来规范人的行为,以伦理道德来教化天下,达成社会的秩序。家人卦《象》则提出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的要求,言要有物成理,行要贯彻一定的规范、原则。节卦《象》云:“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也强调了制定远东、标准,用以评价、规范德行的观点。

但仅靠规范约束是不够的,德育过程更应重视疏导。大畜卦上九《象》“何天之衢,道大行也。”指明了德育中,阻止不是最佳的办法,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疏导,唯有疏导才可以大行于天下。

《系辞下》对德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因穷而通,井居其所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这一番话从德育过程的实践、认识;德育方法的规范、坚持;德育内容的向善、谦虚等等范畴及其相互关系角度,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德育问题,在今天的德育中仍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五、   教学、学习论

《易》中有关教学、学习的思想很丰富,今天读来仍颇有启发。

1、教学、学习的时机

乾卦《文言》指出:“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学习、教育必须及时。怎样才是及时的呢?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教育应该是受教育者主动的求知的过程,而不应是教育者强行灌输的行为。“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蒙卦)首次发问,应给予指导,如果不经思考,再三地问,就不应该直接告诉他答案了。也就是说,学习中学习者应该主动思考,没有学习主体的主动思考参与的学习是无效的。只有当学习者有了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时,及时给予教育才是有效的。

2、学贵有疑,敢于创新

  乾卦《文言》“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坤卦“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坤卦《彖》指出“'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这些都指出,在学习中,要重视知识的积累,要有怀疑的态度,通过设疑、质疑进而明辨是非,增长知识。而要有疑,学习者就应该深入思考问题,临卦《象》“君子以教思无穷。”要教育、引导人们进行深入地思考。

  有了疑之后,则因积极进行探索,屯卦六四《象》曰:“'求’而'往’,明也。”学习中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不懈的追求,才能够明朗。

  明朗了问题之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则需要创新。同人卦初九爻爻辞“同人于门,无咎。”;六二爻爻辞“同人于宗,吝。”都强调了这样一个道理:固守成见,对学习和修养是不利的,只有摒弃门户之见,勇于创新,才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睽卦《象》也说“君子以同而异”学习应从同中求异,不断创新。这样才会学有所成,不断超越。

3、学习要谦虚,并积极进取

谦卦“谦享,君子有终。”初六爻爻辞“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学习应有谦虚的态度,再加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业才会有成。未济卦《象》“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学习应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学习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前进。因此,教学就要不断鼓励学习者进取、探索,蛊卦《象》提出“君子以振民育德。”教育民众时,要激励他们,振奋其精神。

学习中,在保持谦虚的态度的同时,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才能把谦虚精神落实到实处;只有在合作学习中,个人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兑卦《象》曰:“君子以朋友讲习。”就强调了这一点。

4、教学要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因材施教是《易》教学观的重要观点,观卦《象》“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教育应该根据民众的实际来进行,要因材施教。《系辞》下:“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里提示我们,教化民众的方法、内容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也即教育教学不能墨守成规,而应有变化,应通过适当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这样的教学效果才好。

与此同时,《易》还提出了因时施教的观点,随卦《象》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教学、学习都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按时作息。

  此外,《易》家人卦对家庭教育也有专门的论述。

  总之,《易》从巩固政治统治的目的出发,以培养君子为目标,总结了君子修业进德和培养教育的经验,对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其思想广泛而不乏深度,至今仍有启发。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伯昆主编.易学基础教程.九洲图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孙振声编著.易经入门.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4.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四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育教育是根本,做人要以德为本。
《易经》中的60条劝世警言
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传统
孔子的世界觀及其敎育方法 WORD
《易经》中的道德观
《大易未央》节选(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