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心理学专家:通过“设问”“提问”,有效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思维
本文共3482字,仔细阅读需9分钟

问题的解决需要思维的发展

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只有20秒左右的时间,而长时记忆可以被当做一辈子的“仓库”。解决问题时,我们的生理机制需要从长时记忆里提取必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转化为短时记忆,做出对问题的反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要求我们做好知识的储备,增加长时记忆的质量和容量。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总结出评判“良好仓库”的三个条件:可利用度大,巩固度好,区分度好。其中,可利用度大是评判“良好仓库”最重要的标准。知识越抽象,可利用度越大,比如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正是因为它们的高度概括性,才使它们具备了广泛适用性。所以,抽象知识的储备在解决问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接受抽象化的知识。孩子思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刚出生时,以动作思维为主导,他们主要靠尝、摸等身体的感觉认识事物;四五岁之后,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这一阶段的孩子尤其爱看绘本和动画片;十六岁之后,他们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又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形式逻辑抽象,一个是辩证逻辑抽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人类思维的主体部分——逻辑思维。

不同阶段的孩子对抽象知识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我们教材中的相关概念、定义、问题等却多为抽象概念,这对于非抽象思维阶段的孩子来说较难理解。这样的不平衡就产生了对老师的需求,老师要把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把静态的问题动态化,把问题转化成日常生活情景,帮助孩子理解掌握相关知识,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而这一能力的养成需要思维的发展。落到实践层面,要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活中的问题,既需要从脑科学的视角厘清影响思维发展的核心要素,又需要让孩子能够“在思考中思考”。

思维发展的核心是神经元的发展

从大脑的机制来讲,学习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思维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促进神经元的发展。

那么,是不是我们让孩子读很多书、写很多字,就能够帮助他们发展呢?很多爸爸妈妈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强迫孩子把玩耍的时间用来学习,这样反而容易揠苗助长。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对父母提出了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如何科学有效地从神经元的角度发展智能,还需要通过实验来说明。

加州大学的学者分别以活动空间大小、玩具、玩伴为控制变量,将小白鼠分为五组,结果发现活动空间最大、刺激最多、玩伴最多的一组大脑神经元发展最快,活动空间较小、刺激较少、玩伴最多的一组次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大脑中神经元发展的第一因素为是否与小伙伴玩耍,第二因素是有没有刺激。

所以,我们在六岁前要让孩子放开玩,既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又能帮助孩子神经元发展。并且,要针对孩子各阶段的能力发展,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应刺激,比如在三四岁,孩子处于语言发展阶段时,要多和孩子对话、为孩子讲故事、鼓励孩子讲话,加强语言方面的刺激。

除此之外,加利福尼亚的解剖学家还发现,在品种、环境、食物等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打扫笼子时被轻柔对待的小白鼠,比被暴力驱逐、引起应激反应的小白鼠寿命更长、神经元发展更快,这说明孩子健康成长和思维的良性发展少不了“爱”。如果孩子能感受到稳定而持续的安全、爱与舒适,他们的大脑就能得到优良的发育。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使他们能感到安全和关爱的环境。其次,每天都要向孩子表达几次你对他的爱与关心。在积极、温暖和安全的家庭及学校环境中,居于常态和主导地位的是正面情绪和爱,不仅有助于孩子积极性格的养成,更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在思考中学会思考

除了从神经元的角度促进思维发展,“学会思考”也是培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早在1997年,第十一届国际天才儿童大会的主题报告“我们这一代人给下一代留什么?”中就提出,我们要教会孩子们“学会思考”。我们不能在机械的记忆中、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应该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学会思考的关键,就是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

在合理设问中培养思维 

思维是感觉、直觉、记忆的高级过程,而高级的过程离不开低级的基础。所以,想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首先可以通过合理提问,激疑激思,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比方说,我们让孩子找出相似图片的不同点时,提问方式最好由“找出这两幅图片的不同点”,变为“找出这两幅图片的五个共同点”。前几个较为明显的不同容易找到,孩子在寻找细微差别时就会遇到挑战。此时,老师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通过横向、纵向对比等方法寻找答案,让他们在过程中体会到观察要有序,更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

此外,父母可以进行开放式提问,问题的答案由一种变为多种,能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渗透多元思维。

例如,让孩子计算十以内的加减法,提问方式最好由“3 4=?”变为“?=7”。在这个过程中,将答案从0到7按顺序排列,引导孩子有规律地说出答案,能培养孩子的有序思维;问问孩子“为什么1比2小,但是1 6等于7,2 5也等于7?”,比较答案之间的异同,分析答案间的关系和演变过程,有助于孩子互补性思维的锻炼;将1和6、2和5等具体数字,提炼成一句话,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答案,能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这样一来,我们解决的不仅是数学问题,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培养。

提问对于孩子思维的发展来说不可或缺,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应重视提问方式,在问题中不仅要锻炼孩子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体验,将思维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

2


在主动提问中学会思考 

问题不能仅由父母提出,孩子的主动提问同样能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

想要教会孩子提出问题,家长及老师要先学会提问。比如,在亲子阅读中,最好让孩子参与进去,可以问问孩子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这个小动物,并和孩子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导孩子模仿自己提出问题。

培养孩子的思考与提问能力,还需重视以下三个技能的训练。

首先,老师、家长要会“听”,深入思考与孩子谈话的内容,反思性地倾听,从孩子的话中挖掘出隐藏含义。比如,青春期的女孩子告诉妈妈想去男孩家里写作业,并且不断地夸奖男孩的优秀,聪明的妈妈就听出了女儿恋爱心理的萌发。此时,不宜盲目拒绝,应该给孩子自由,但要求带上几个好朋友,避免单独接触,留下男孩家的手机和电话,并规定回家时间,巧妙地解决问题。

其次,“说”是交流的基础,我们应培养孩子敢说、爱说、会说的技能“三部曲”。演员杨坤就因儿子过于内向、不爱与他人交流,而辞职在家陪伴儿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善于表达自己。在训练孩子的表达时,应力求语言简练,提问一针见血。

最后,要让孩子“学会交流”。相互交流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合作交流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不一样,无论对错,都有值得借鉴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在交流过程中获得更多智慧。

如今,面对智能社会,我们应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而这些思维都与提问和质疑能力密不可分。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对前人的否定中发展的,我们不能盲目地用“听话”来评判孩子,应正面看待孩子对权威的挑战,帮助他们在主动提问中学会思考。

思考能力的提升是培养思维的关键,而思维的培养是问题解决的核心。我们只有通过思考、培养思维,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林崇德: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

胡卫平——为素养而教,我们需要思维型教学

胡卫平——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思维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将哲学思维渗透到数学教育中

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从思维教育开始

以思维为“核心动力”,这所学校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湖南湘潭九华和平小学丁素平:“学思维”课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思行合一”:这样提升专业能力才是当下教师所亟需的

“学思维”开学第一课来了!看看这些“玩”high了的课堂都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不知道提问,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44
聪明宝宝有哪些表现?0-3岁如何提高认知发展?
602常玉婷:大学生为何依赖搜索引擎回答课堂提问
教育儿童要会提疑问005
奇葩问题助孩子从小培养发散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