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辣椒大棚栽培常见病害频繁发生,怎么预防大棚辣椒病害?
冬季在大棚种植辣椒的菜农比较多,虽然大棚种植辣椒产量很低,但是冬季辣椒价格比较高,一亩地冬季大棚辣椒远高于夏季,广大菜农朋友都知道冬季大棚辣椒管理很重要,管理跟不上辣椒产量和质量上不去,收入没有保障,冬季大棚辣椒病虫害比较多,今天我们与您分享一下大棚辣椒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对大棚辣椒种植户有所帮助。

辣椒灰霉病

辣椒灰霉病可侵染幼苗及成株,幼苗染病时子叶变黄,而后幼茎缢缩,病部易折断,致使幼苗枯死。成株染病,叶片腐烂或干枯,湿度大时生有灰色霉状物。茎染病时,出现水浸状不规则斑或条斑,逐渐变为灰白色或褐色,病斑绕茎一周,其上端枝叶萎蔫枯死,潮湿时其上长有霉状物,状如枯萎病。花器或果实染病,呈水浸状,有时病部密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
1.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棚内合理通风降温;
2.及时清除病叶、病株、病果,带出棚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3.重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适当控制浇水,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技术,禁止大水漫灌。

辣椒根腐病

辣椒根腐病多发生于定植后。发病初期,病株枝叶特别是顶部叶片稍见萎蔫,傍晚至次日早晨恢复。症状反复数日后,叶片全部萎蔫,但叶片仍呈绿色。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木质部。横切茎观察,可见微管束变褐色,后期潮湿时可见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1. 选无病土育苗若苗床带菌,可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平方米泼药液6千克进行土壤处理。
2. 合理轮作辣椒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为减少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有条件的最好进行水旱轮作,或者与非茄科蔬菜轮作至少8年以上(烟台宫家岛观察:轮作8年发病率仍为10%以上)。
3. 加强栽培管理据调查,同一块地高垄栽培比低垄栽培明显发病轻;用塑料薄膜覆盖发病轻。因此,灌溉时尽量不要大水漫灌,有条件的可进行滴灌并及时增施磷、钾肥,可以增强抗病力。
4. 药剂防治
(1)定植时用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浸根10~15分钟,防效较好;或用多菌灵、抗枯灵制成药土(每平方米用药10克,1/3下垫,2/3上盖)。
(2)定植后浇水时,随水加入硫酸铜溶入田中,每亩用量为1.5~2.0千克,可减轻发病。
(3)定植缓苗后,开始灌第一次药(不管田中是否发病),每株250毫升,每7天1次,连灌3次。由于根腐病是土传病害,一定要提前灌药、预防,如发病后再用药,效果甚微。药剂可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辣椒叶霉病

辣椒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面上初现浅黄色不规则形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不久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绒状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随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成花斑,严重时变黄干枯。见于为害棚室栽培的甜椒。
防治方法
1.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栽植密度应适宜,雨后及时排水,注意降低田间湿度。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成株叶片发病,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膜质,大小不等。干燥时,病斑多呈红褐色。该病扩展速度很快,一株上个别叶片或多数叶片发病,植株仍可生长,严重的叶片大部脱落。细菌性叶斑病病健交界处明显,但不隆起,别于疮痂病。
防治方法
1.与非甜(辣)椒,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
2.平整土地,北方宜采用垅作,南方采用高厢深沟栽植。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避免大水漫灌。
3. 种子消毒,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拌种。
4.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及时深翻。
5.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预防:从苗期开始细截30ml兑水15kg喷雾,5—7天1次。
治疗:使用细截50ml+大蒜油15-20ml兑水15kg喷雾,3-5天1次,连打2-3次,打住后转为预防。

辣椒青枯病

座果初期发病。发病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随后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发病初期植株中午萎蔫,早晚能恢复,拔出植株可发现多数须根坏死,茎基部产生不定根或不定芽,部分病茎可见1~2厘米 大小褐色病斑。纵剖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严重时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有异味,用手拔起,需稍用力。几天后全株死亡。死株仍保持绿色,但色泽稍淡。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实行轮作,与瓜类或禾本科作物轮作,坚持4年以上不与茄科、豆科作物重茬。最好是水旱轮作。
②清除病残体,有机肥要充分发酵消毒。增施钾肥有良好效果。
③适当控制浇水,严禁大水漫灌,高温季节应在清晨或傍晚浇水。
④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无病苗。
⑤植株生长早期应进行深中耕,其后宜浅耕;至生长旺盛后则停止中耕,以免损伤根系,利于病菌侵染。
⑥田间发现零星病株,立即拔除。
2.药剂防治:
新型药剂有康地蕾得,初期浸种,定植初期苗床泼浇,发病初期进行灌根。

辣椒病毒病

最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其一为斑驳花叶型,所占比例较大,这一类型的植株矮化,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叶脉上有时有褐色坏死斑点,主茎和枝条上有褐色坏死条斑。植株顶叶小,中、下部叶片易脱落。其二为黄化枯斑型,所占比例较小,植株矮化,叶片褪绿,呈黄绿色、白绿色甚至白化。植株顶叶变小,狭长,中、下部叶片上常生有褐色坏死环状斑(褪绿变黄的组织上由许多褐色坏死小点组成环状斑),有时病斑部开裂,病叶极易脱落。后期腋芽抽生丛簇状细小分枝。
防治方法
1.栽培防病:在辣椒定植后,开花结果初期,采取每隔4行种植1行玉米的间作方式。因为玉米植株高大,可起到诱蚜的作用,另外在辣椒盛果期正值炎热夏季,高大的玉米植株还可使辣椒免受烈日的暴晒。
2.选用抗病品种:一般早熟、有辣味的品种较晚熟、无辣味的品种抗病,如常种品种津椒3号、甜杂1号2号、农大40、中椒2号3号等。
3.种子消毒: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放入10%磷酸钠中浸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或用0.1%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再用水冲洗,或干热处理,80度处理24小时,70度处理72小时。
4.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早播,不要连作,多施磷、钾肥,勿偏施氮肥。清洁田园,减少菌源,将前茬作物带出田间,集中处理,挖坑深埋。
5.减少污染机会:病毒病多由于蚜虫传播农事操作传播,可采用诱杀蚜虫法防治。

辣椒白粉病

辣椒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老熟或幼嫩的叶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白粉状霉不明显,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较早脱落。比较难防治,这主要是由病菌为害特点所决定的。它属于鞑靼内丝白粉菌,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所以往往难以在早期发现,而一旦发现,再用药防治就困难了。
防治方法
1.预防方案: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枯草芽孢杆菌、矿物油稀释300倍喷雾、按奥力克—速净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
2.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按奥力克—速净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或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按3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种植技术】辣椒落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大棚西瓜霜霉病的防治 大棚西瓜霜霉病的防治
大蒜紫斑病
睢宁农业网::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有图有真相,史上最全铁皮石斛病害资料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