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利涛:四诊心法要诀注释(白话解)25、脉诊,辨别寸关尺

下卷 脉诊


脉为血腑,百体贯通,寸口动脉,大会朝宗。

【注】经曰:脉者,血之腑也。周身血脉运行,莫不由此贯通,故曰百体贯通也。


《难经》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寸口者,左右寸,关,尺,手太阴肺经动脉也;为脉之大要会也。故曰:寸口动脉,大会朝宗也。


【张注】

腑,府也,内空可盛物之地,此处引申为气血所居之地,气血在脉内,所以说“脉为血”。 

百体贯通”者,《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气篇》曰“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此言宗气(水谷精微之气与肺内呼吸之清气)以及营卫气血,从肺行于经隧,周流全身者,即书云“肺朝百脉”者也


所谓“大会朝宗”者,盖十二经皆有动脉,肺之动脉在寸口太渊穴处,营卫气血及宗气皆从寸口行百脉后,复会于寸口。


寸口乃太阴肺动脉,其营卫气血之盛衰皆可于此考量,《难经》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此之谓。

诊人之脉,高骨上取,因何名关,界乎寸尺。


【注】凡诊人之脉,令仰其手,视掌后有高骨隆起,即是关部脉也。


医者复手取之,先将中指取定关部,方下前后二指于寸,尺之上。病人长,则下指宜疏;病人短,则下指宜密。因其界乎寸,尺二部之间,故命名曰关。


【张注】

笔花医镜》曰:“切脉下指后,高骨定为关”,即直指高骨为关之法,又曰:“寸脉量鱼际”是寸脉的部位, 又曰:“尺脉准臂弯”就带一些夸大了,没有人的指头会一尺那么大,取你无名指能触到的就行了。

古人说的寸、关、尺,就是指在寸口取一寸,用九分,分三份,每份各三分。

至鱼一寸,至泽一尺,因此命名,阳寸阴尺。


【注】从高骨上至鱼际,长一寸,因此命名曰寸。从高骨下至尺泽,长一尺,因此命名曰尺。


寸部候上,故为阳也。尺部候下,故为阴也。


【张注】

难经》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始终,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阳寸阴尺者”者,盖寸在前,尺在后,脉气从尺而上寸,《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故阳从阴出,是以寸为阳,尺为阴。

右寸肺胸,左寸心膻。右关脾胃,左肝膈胆。

三部三焦,两尺两肾。左小膀胱,右大肠认。


【注】右寸浮候胸中,沉似候肺。左寸浮候膻中,沉以候心。右关浮以候胃,沉以候脾。左关浮候膈胆,沉以候肝。两尺沉俱候肾,尺浮候小肠,膀胱,右尺浮候大肠。


膻,膻中即包络也。五脏皆一,惟肾有二,故曰两尺候两肾也。


然《内经》言腑不及胆者,以寄于肝也。


不及大,小肠,膀胱者,以统于腹中也。不及三焦者,以寸候胸中,主上焦也;

关候膈中,主中焦也·尺候腹中,主下焦也。此遵《内经》分配三部诊脉法也。

至伪诀以大,小肠配于寸上,以三焦配于左尺,以命门配于右尺,其手厥阴包络,竟置而不言,悉属不经。

滑寿以左尺候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候大肠,后阴之病,可称千古只眼也。浮外候腑,沉内候脏之说,详于卷末。

【张注】

左右寸关尺六部分属脏腑,明确提出的还是《难经》、《脉经》,《内经》的三部是指大三部九侯的遍诊法,此后被寸口脉法的小“三部九侯”汲取并替代。

从历代左右寸口分六部,配合五脏六腑分诊的观点看,主要分歧在六腑的分配上,五脏分属:左寸心,左关肝,左尺肾,右寸肺,右关脾,右尺命门。

六腑的胆附于左关,胃附于右关,这从经脉配备、功能配备、脏腑配备都能说得通。

主要分歧在大小肠和膀胱三焦的归属上,有把大小肠归于双寸的、双尺的,有把膀胱、三焦归于左肾右名门的,纷乱不堪。

从临症实际出发,有心包为心之外围,代君行令之说,心智昏聩的疾病很多也可说成心包受邪,也是在临床上验证过的,心包就属于左寸了;

三焦是运行水、气、血、精微之道,受命门之气,归属于右尺。(一说:三焦分属寸关尺);

至于最麻烦的还是大小肠。从脏腑配备要分到双寸,但是临床上大小肠病变经常在双尺表现出来,只能用大小肠是至阴之类,腑气宜通不宜实,通下为之功能的主要特点,经气宜清不宜热,肾脏司二便,至阴在下,归属于左右尺,左为膀胱、小肠,右以侯大肠,经络配备就归于双寸。

用以上说辞很难绝对解释,但是大致不差。再者大便干结右尺确实滑实的多,小便问题左尺相对表现明显一些,有些口疮的用导赤散,大肠闭结的用开利肺气都会有效,这也进一步说明寸关尺的脏腑配对不是绝对的,还要审证求因。

另外《脉要精微论》还提出“上竟上,头面咽喉中事,下竟下,腰膝腿足中事”的方法。

不过这已经超出了六部分配脏腑,属三焦配三才法为了,属于尺肤诊法一部分,后被移为太渊脉法的理论依据之一。

简单实用一些,

左寸:心、心包、膻中、小肠经 

右寸:肺、胸中、大肠经 

左关:肝胆 

右关:脾胃 

左尺:肾、膀胱、小肠腑 

右尺:命门、大肠腑、三焦。

双寸:心肺、胸及胸以上部位;

双关:肝胆脾胃肠、膈腹及胁肋;

双尺:子宫、膀胱、肠、肾、少腹、小腹、外阴、腰、胯、股、膝、胫、足。

我采取的就是这种。

至于《褚氏遗书》不可为法。

命门属肾,生气之源,人无两尺,必死不痊。


【注】两肾之中,名曰命门。命门居两肾之中,故两尺属之。命门之少火,即肾间动气,是为生气之源也。人若无两尺脉,则生气绝矣,病者必死不能痊也。


【张注】


双侧尺部无脉,或下焦邪盛,气血痹阻;或元气已丧,根本已失,人之将死。或阳气骤升,气血逆行于上。三者,其症大为不同。


拙着《脉法传珠》中论根一节,转录于此,以资参考:“所谓“根”,就是如同树木之有根,也就相当于人体的自己生命力,简言之就是“神机”,根的问题自古以来论述的不少,《难经》有:“上部无脉,下部有脉,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这是指的肾气为根本。

《难经》还提出一种“浮分侯心肺之阳,沉侯肝肾之阴”的方法,这里沉侯肝肾,就是把肾当根本讲的一种,大家都知道浮脉如果沉侯不见或者十分微弱,那就不是浮脉了,应该叫“脉浮欲脱”或者“脉散似浮”。

现在就出现两种“根”的理论,这就牵扯到应用和病种的问题,比如大家经常见到的急性腹泻导致的休克,一般寸,关会很弱,尺脉相对强一些,这些就很好治疗,如果尺脉也很弱,那就十分危险,顷刻就会厥脱昏迷危及生命。

如果阳气渐耗的慢性疾病,如虚损、虚劳,这些脉本身就偏沉、弱一些,在疾病发展的明显的时候,审查尺脉的有无就不十分现实了,要查沉分的有、无和神气,更要结合尺脉的有、无及尺脉沉分的有、无。因为尺脉的沉分可以当成根中之根来看。

经常见到妇女妇科病出现尺脉微弱之极的,这是病邪郁闭下焦,或者下焦虚寒过甚导致的,并不是危险衰竭之证。

因为判断病危还要看胃气是不是存在,能吃、能消化吸收就是好现象。

诗云:“尺中弱甚似无根,能吃能喝眼有神,大便如常小便长,若死才是见鬼神”。可见胃神根是以胃、神为本,根为从,胃既是神,神即是根”。

文章摘自:《四诊心法要诀》注释 张利涛著 感谢张利涛老师授权,我们连载老师的书稿,希望能给大家的中医之路带来助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寸口脉所主脏腑的几种不同见解
微观脉寸关尺分候脏腑之法,既不实用,也不可取
古本难经阐注
女人有孕,如何按脉知男女
古文里的中医丨寸关尺三部,分诊脏腑
中医脉诊与经络 - 任之堂主人(飘蓬居士)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