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甘草汤方证

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本方为桂枝汤的简化方,即去芍药、大枣、生姜,增用量而成。去芍药、大枣则不治腹挛痛,去生姜则不治呕,但二味加重用量,则治气上冲力专。虽解外作用较逊于原方,但加重二物的用量,降冲镇悸而缓急迫则又远非原方所及,故特作用于心下悸欲得按者。

【歌诀】桂枝甘草汤方简,二味量大而力专。汗出过多心下悸,温阳降逆证能痊。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解读〗夺汗者亡血,发汗过多,血不足以养心则悸,汗多出于上体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导致急剧的气上冲出现,此时患者不得不交叉其手按冒于心部,抑制其心下的冲悸,对于这种情况,宜用桂枝甘草汤来主治。

前15条,有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的论述,后第65、第67、第117等条有“发汗后,其人跻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的论述,都是在强调用桂枝的适用证,这便是:桂枝适用于不论是汗、下、吐等各种误治造成的津液大伤,气上冲是重要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误认为桂枝辛温发汗,津伤后出现阴虚证,则不能再用桂枝,因而不会用桂枝,甚则不能真正理解《伤寒论》。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下悸欲得按而无里实证者。急性病可见于高热汗后、感冒后,慢性病可见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本方治疗心悸确实有效,但要注意,两味用量小则无效。当然外证明显时用于解外宜减量。如心悸明显者,桂枝多用在八两(24克)以上。如治验:李某,男,30岁。心慌惊悸已三四年,眠差易醒,常自汗出,舌苔薄白,舌尖红,脉浮弦数。证属心气不足,水气凌心。治以温阳降逆,与桂枝甘草汤加茯苓:桂枝30克,炙甘草15克,茯苓15克。结果:上药服3剂,诸症减,继服3剂,心慌、惊悸全消。

解读张仲景医学

经方六经类方证

第2版

主编:冯世纶,张长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桂...
《伤寒发微》太阳篇064~065
心阳虚 桂枝甘草汤证
降冲气,治心悸;若加苓,效更奇! 原文T064
孙艳玲:经方治疗心悸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