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辨识中药】·海浮石 · 中医(专长)考核相关内容

      【中药名】海浮石 fushen

  【别名】石花、海石、浮海石、浮石,小海石。

  【英文名】Os Costaziae。

性味归经

     【药用部位】本品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的干燥骨骼,习称“石花”、或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浮石Pumex,主含二氧化硅(SiO₂),皆称“浮石”。

  【动物形态】脊突苔虫:固着生活的水生群体动物。雌雄同体。群体常呈树枝状。个体很小,为囊状。体外分泌石灰质及胶状物质,形成群体之骨骼。体前端有口,口缘有马蹄状的突起,其上生多数触手。消化管屈曲成“U”形,肛门亦在体之前端。

  浮石:原矿物为非晶质。一般为白色、浅灰色,偶而呈浅红色。具有标准的多孔构造,形似蛀窠,有时具管状构造。表面暗淡或具丝绢光泽。性脆。比重小,在水中可以浮起。为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主要由玻璃质构成,偶含少量结晶质矿物。

  【产地分布】常附着于海滨岩礁上。浮石产广东、福建、山东、辽宁等地。石花产浙江、广东、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浮石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多。自海中捞出,晒干。脊突苔虫的骨骼6~10月间自海中捞出,用水洗去盐质及泥砂,晒干。

  【药材性状】石花:呈珊瑚样的不规则块状,大小不等。灰白色或灰黄色,表面多突起呈叉状分枝,中部交织如网状。体轻,入水不沉。质硬而脆,表面与断面均有多数细小孔道。气微腥,味微咸。

  浮石:本品呈海绵样的不规则块状,大小不等。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具多数细孔。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疏松,常有玻璃或绢丝样光泽。气微,味微咸。

  【性味归经】性寒,味咸。归肺经、肾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浮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中药海浮石就是浮在海上的石头吗?
海浮石图片
浮石、海浮石、浮海石药材来源解析--亳州王永磊
海浮石
【海浮石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海浮石的功效与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