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学习在于把握气机规律,就像抓老鼠,抓住老鼠就哪儿也不虚了

都说年底大瓜多,看到热搜上的章子怡,突然想起了多年前她发的一个微博,说是落枕去看中医,到了以后发现那里全是熟人。

可见这些需要时刻保持光鲜亮丽形象的明星们,对中医很是情有独钟。

不仅明星,很多普通人因为爱美、爱健康,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也都开始自学起中医文化。

但是有不少中医爱好者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尽管涉猎了《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经》等典籍,也认识了很多中草药,但仍然觉得自己独立运用起来不够得心应手。

究其根源是大家学的层次错了,陷在了各种辨证里。

有个朋友爱出汗,吃饭出、说话多了出、连一走路都出汗,她一会儿觉得自己阳虚,一会儿又觉着是气虚……实际上都不是。

大多数的自汗,是水液不能入里,向外反渗,表现出来就是汗。原因就是经络的回流受到阻滞。

然后看你是上半身出汗,还是头、后脖子,或者手心出汗?不同的位置,说明相应的经络堵塞,水液不能正常回流。

很多疾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气机紊乱。

就像屋里有一只上蹿下跳的老鼠,

这只老鼠一会儿打坏了花瓶,就说它是气虚;

一会儿打坏了脸盆,又说它是血虚;

它窜到桌子上啃咬书本,又说是阴虚;

啃到了你的脚趾,你说它是阳虚……

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这只老鼠!这个老鼠窜到哪儿,哪儿就发病。

只要把老鼠抓住,什么虚也都没有了。

学中医的要点就在于深刻得理解此气机,把握住了气机就是把握住了老鼠,就是把握住了中医的精髓!

中医文化是神、气文化的延续,如果只用形文化来处理,就是南辕北辙了。

神、气、形三个层次,它们互相影响,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完整世界。所有现象、事物都是以这三种存在为依托而演化出来的。

不仅形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学习,气的思维方式和神的思维方式同样需要学习。

打个比方:你在鱼缸里养了一条锦鲤,那么神气文化就是水,中医就是那条锦鲤。如果把锦鲤从鱼缸拿出来,它就死了;神气文化没了,中医也就无从谈起。

气机的规律把握好了,才是学好中医的根本。

不然学得再多,依然陷在各种八纲辨证,症型分辨里。

阴阳五行只是一个概念框架,涉及到具体疾病论治的时候仍然是气机辨证。

伤寒论是六经辩证,内经中有脏腑辨证,但它们都是以气作为着眼点。

脱离了气谈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就是无本之木。

气机的运行通道是经络,经络堵的地方不一样,程度不一样,决定了人的病法不一样。把经络打开,气机能顺利地转,啥病都没了。这就像内经上说的元真通利。

您的“关注”“点赞”“收藏”,就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

#得明理疗##中医#@得明健身有话说@得明产后@得明育儿#章子怡否认和汪峰离婚##什么习惯会让人长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大师陈玉琴健康养生大全----5
中医顺时养生
中医说体质
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1)_开篇
【转载】大千老师讲中药
过度大发汗,走向阎王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