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拆书法把知识变成能力——以《读懂一本书》为例


两类学习

大部分小伙伴都说的自己。其实答案不一定。上学的时候,我们学习更多的是知识,进入职场后主要就是自己了。也就是说有的学习要以知识为中心,而有的学习要以自我为中心。那什么样的学习要以知识为中心呢?

举例1:我在IT行业工作了7年,对自己进行探索分析后,发现自己更喜欢教育行业,于是准备转行当人民教师,入行我需要教师资格证,为了拿到这个证,请问这个时候我应该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自己为中心进行学习?

举例2:通过努力,我正式进入了教育行业,发现管理课堂存在很多问题,我就去请教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师,老师告诉我要多鼓励学生,多设计课堂活动,并推荐了我一本高效管理课堂的书,其中有一章就讲了如何有效地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请问这时我应该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自己为中心?

前者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后者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

所以,学习至少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主要是记忆理解知识,结果常常是通过考试或拿到证书;

另一类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通常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的,也就是学以致用,这也是我们成人学习应该主要采取的方式。我给大家介绍的拆书法就更适用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

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这两种阅读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区别就在于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有一位同学问到:“该如何拆解医学专业的工具书?”这就取决于你的学习目的。如果你是想考取《医师资格证》,或者通过其他考试,就必须按照考试提纲和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如果你是以解决问题提升能力为目的,我们的拆书法就比较实用。

学习现状

请大家先回忆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 你想读书,但是没时间读?
  • 有看书,但却读不懂或者记不住?
  • 家里有看不完的书,并对此心怀愧疚?

01 没时间没精力

关于没时间没精力读书?大家觉得这是借口还是事实?很多人说这是借口,其实这也是事实。

就你现在所在的行业,最近几年就业压力是不是越来越大了?很显然,外部环境对你作为从业者的门槛、成长和改变的要求都已经越来越高,这样留给你去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会越来越少。

既然现实存在矛盾,那我们阅读是应该追求效率还是效能?很显然应该追求效能。

有没有人以读书的数量作为阅读的衡量标准的?比如规定自己2020年要读100本书?

我之前也是这样,2017年的时候规定自己一年要阅读完60本书,结果读是读完了,但也都忘记了。

如果每本书的知识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变为能力,再多的量也是一种沉默的时间成本,对吧?

02 读不懂记不住

读不懂记不住的问题,对于学院式的学习比较致命,因为考试很可能会因此而通不过。

但对于成人学习却不一样,成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提升能力解决问题,用一个字说就是“用”。记住了又怎样?能够用得上吗?

我们应该要找能够用得上的书来读。如果用不上,那就放弃这本书;如果用得上但还是看不懂,那就换一本同类更简单的书来读,等我们的学习能力提升之后再啃更难的书。

03 看不完的书

为什么大家每天都能爬起来上班?尽管很多人不喜欢但也一定会去上班?不可否认,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然而看书不像钱,读书很难很快给我们正面反馈。

总觉得有很多没读完的书,主要是我们不清楚想读的书的价值,没有以“用”为目标。就像樊登老师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有很多人想他继续讲亲子类的教育书籍,实际上现在樊登读书APP里面已经有很多这类书籍。我们不应该通过不停地读书来安慰自己,而是应该把书中的知识拿来用,改善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阅读应该主要关注书中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这样,我们其实不用读完所有的书,不用读完全书,只要去关注书中有价值的点,看看能不能用上就好了。

我们可以通过书中的知识有没有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改变来衡量,这样就能更快地看到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正面反馈。

所以,读书重要的不是记忆理解知识,而是内化和应用知识。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拆书法,就是一种引导大家内化和应用知识的工具。这种方法源自于拆书帮的创始人赵周老师的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这里的拆书呢,不是把书拆散,而是把书拆为己用。

拆书阅读

拆书阅读法是有前提的,它要求我们读的是一本致用类的书,也就是说读它是为了解决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具体的问题、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能够应用到实际中。

拆书法的好处有很多,这里我总结了三个重要的好处:

01 把书拆薄

拆书法强调的是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中,都有很多知识,但其中有相当多是我们不需要学习的,可能与我们无关的,我们只需要关注那些我们现在用得到的知识。

用拆书法阅读,每次只要阅读书中对你有用的片段就可以,能够大大缓解书太厚读不完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02 攻克难点

用拆书法阅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书中的知识,从而更有效地处理书中晦涩难懂或重要的地方。

通过多次反复地练习,我们就能够通过拆书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下次看更难的书会感觉没那么难了。

03 以用促学

使用拆书法拆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思考知识和自己的关系,这会让我们更聚焦于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

其实对于一本书来说,如果我们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书中的任何一个点,那么这本书就已经非常值了。这也就是猫叔常常说的:“践行,才是改变的根本。” 接下来详细介绍这种方法。

我们说的拆书法指的就是RIA便签学习法,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RIA。

  • R:Reading阅读拆页,也就是阅读原文
  • I:Interpretation重述信息,也就是解释原文
  • A:Appropraation拆为己用,也就是应用知识

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会划线会做笔记,还会记作者的原话。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RIA便签说的是当你读到书中让你心有所动的内容时,不要摘抄,而是要拿出三张便签开始书写。这三张便签是什么?

  • I便签,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 A1便签: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 A2便签:规划未来自己怎么应用

这里提到阅读的时候要准备便签,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比较麻烦,或者有时身边会没有便签。我想说的是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便签。你可以在笔记本上写,也可以在手机上、在电脑上记录。不要因为觉得便签麻烦,而给自己找借口不用这种方法。

便签阅读法

接下来详细介绍便签阅读法。

第一个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这里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不要摘抄原文。因为摘抄原文运用的是我们的短时记忆,很快就会忘记。而用自己的语言重述,我们要先理解,才可能重述。所以,重述的过程就是作者的知识到你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当然会理解得更深入。

第二个A1便签: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我有类似的经历吗?听说过、或者见过哪些相关的情况吗?然后把回忆到的经验写下来,越具体越好。

第三个A2便签:以后怎么用。A2说的是目标和行动。也就是问自己这种方法能够解决我的什么问题?我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我们再来看一下A1和A2,这里A1指向我的过去,A2指向我的未来。

这就是强制用工具来帮助你、来限制你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到哪个知识或者作者的概念或者案例上。

等我们读完一本书后,就可以把书中所有的A2便签都拿出来,贴在自己的书桌、办公桌旁,提醒自己去践行,这样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有人可能会问,对自己感兴趣的书可以用这种方法吗?我们读一本书,可能把它当成小说,放在枕边,放在厕所里,随时读,其实这时只要你觉得好玩、开心就好。

当然这时你也可以用便签。你可以把了解到的内容作为谈资,中午吃饭的时候跟同事分享。比如说你看了《谷物大脑》这本书,就可以跟同事分享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面食吃得太多容易得阿尔兹海默病,也就是老年性痴呆,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少吃点面食呀?

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一部分知识重述一下,增加了谈资,同事们与你的关系更好了,不也很好吗?这个分享的过程其实也用到了I重述信息,那这到底叫不叫拆书阅读法呢?其实无所谓。

所以说,你感兴趣的书不妨还是跟着兴趣走。我们先用特别明确的有清晰目标的致用类图书来训练自己用便签法进行阅读,培养这种拆书的思维方式。

这样的话,对于专业书籍和感兴趣的书,我们都能做到游刃有余。需要的时候用,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性一点。

刚刚我们介绍了RIA便签法,它是一种把书当成医生,开出药方指导我们应用知识的具体操作。能够帮助我们真正把书中的知识、方法践行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真正把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能力提升了,把自己变得更好了,很多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这也就体现了猫叔的智慧:“把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就以《读懂一本书》为例,一起来看便签读书法该怎么应用。

书籍介绍

《读懂一本书》是讲书专家樊登老师的积淀之作。 这本书主要讲了樊登老师对于读书的看法,和自己走上讲书人的经历。

对樊登老师来说,他用读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因为阅读因为讲书,樊登老师创立的樊登读书会现在已经拥有2200万精英会员,帮助3亿人养成了阅读习惯。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知识传播者”。

《读懂一本书》向我们传授了樊登老师选书、解构书、组织书稿的经验,内容都是作者多年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书中的方法都有大量的案例描述,非常通俗易懂。

关于读书,我们能够用RIA便签法有效地解决读不懂记不住这类问题,能够有效地把书拆为己用,自己理解书中的内容之后,我们可以如何把书中的内容分享给他人呢?分享什么书合适呢?

《读懂一本书》从如何选书、如何解构一本书到如何组织讲书稿,手把手地告诉了我们讲书的动作要领。

今天,我会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中的1个核心内容:选书的原则。我们都知道选择一本好书,是讲书分享的起点。

开始阅读第一个拆页之前,我们来看一下之分享之前大家做的自测题《你平时都是怎么选书的》的结果。

一共有47位小伙伴参与问卷调查,平均分29.23分。令我非常开心的是第6题是最高分,很多人都会看这本书能不能解决我当前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拆书法强调的以用促学。

有几名同学总分在35分以上,说明你平时就比较会选书,可以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能不能对你有新的启发;大部分小伙伴的总分在14-35分之间,我们的平均分也在这个区间,说明大家的平均选书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有时会选到好书,希望今天学习的方法能够帮你更有效地选书;总分在14分以下的小伙伴,相对来说,你可能没有关注过如何选书,相信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一定会对你选书有所帮助。

接下来就请大家花2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拆页一。

I:重述信息

TIPS是什么意思?
大家知道英文单词Tips的意思吗?小技巧,小贴士。这里讲的就是选书的小技巧。

T工具指的就是有具体的方法,比如我们刚刚看的TIPS方法就是选书的方法。

I是新理念,也就是会对你有新的启发。很多人选书会看一些类似的书,从中寻找认同感,还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书中观点跟自己不一样的,新遇到的内容才更需要关注,这才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开阔,提升学习能力。就像《读懂一本书》里提到的“沉浸式讲书法是能力的加速器”,不仅要读还要讲,这就和别的书不一样,这也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P实用性,这跟我们拆书的理念拆为己用是一致的。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成人学习应该主要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中心。这一点也说明TIPS原则更适合选择致用类的书。

S科学性,这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地方。所谓的科学性,就是能够拿出证据来。樊登老师的这本书,我们都知道作者本人就是讲书专家。他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讲书经历写成的这本书,用了大量自己阅读讲书的经验证明了阅读方法的有效,就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再来说一个例子,大家有没有看过《刻意练习》这本书?这本书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的研究。

他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杰出医生等等。

然后得到结论,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的原则,他将这种通用的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这样得出的结论就非常有说服力。远比自己没有经验就出书的作者写的书要更科学。

科学性就代表完全正确吗?不一定对吧?但科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也许我们现在不是严谨的科学,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离科学越来越近。

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极致的科学性。但是我们在选书的时候,都应该看这本书或者这本书的作者,是不是在朝着科学性的方向努力。这样的书才更有价值。

TIPS原则是万能的吗?当然不是,主要适合致用类的书籍,比如你想在哪个领域深耕,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挑选相应领域的书籍。

具体怎么落实这个原则,我们可以用自测题里面的内容作参考。因为一家好的出版机构会对自己的品牌负责,结合具有学术背景的作者,有影响力的推荐人等等这些因素,更能够帮助你找到工具性更强的、有新理念、更具实用性、更具科学性的书。

刚刚讲的I部分就是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所有会用一些例子来帮助大家进行理解。以下是我的简单版的I便签,供参考:

大家在写I便签的时候要注意4个点:

01 诠释: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要用原文。

02 准确:对知识点解读准确,不要脱离原文意思。

03 清晰:逻辑清晰,更容易理解。

04 致用:总结或加工成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

A1:联系经验

接下来,问大家一个问题(A1):你最近阅读的是什么书?你为什么选择这本书?有没有体现TIPS选书原则?

以下是我的A1便签,供参考:

大家在写A1便签的时候也要注意4个点:

01 鲜活:要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认知。

02 故事:能清晰地体现起因和结果。这样比较生动,能更有效地激活自己的经验。

03 对应:与I相对应,要有贴切的案例。

04 反思: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都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加深对原文信息的认识。

A2:规划运用

我们刚刚讲了选书的原则,具体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呢?接下来,请大家完成一个作业(A2):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请大家利用TIPS选书原则列出自己这个月计划阅读的书。如果你已经列出书单,请用TIPS选书原则对照,看是否符合,再做调整。

以下是我写的A2,供参考:

大家看我的A2便签,有没有注意到我写的关键词?是的,我写的关键词是目标和行动。这三个便签中,最重要的就是A2便签,这也是把书拆为己用的关键。

大家在写A2便签的时候同样要注意4个点:

01 目标:是否有目标?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

02 行动:具体的行动步骤是什么?什么时间完成?

03 关联:与原文信息或者I便签相关联。

04 可控:都是自己能做到的,可以量化的。

为了加深大家对A2的认识,我给大家讲一个不合格的A2便签:

不合格的A2:以后每次选书我都要用TIPS原则。

这里的以后是非常不确定的,要知道很多以后都没有以后了。我们跟自己说的以后太多了。我们应该给自己设定具体的目标,然后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完成。

刚刚我们就用RIA便签法阅读了拆页一,我们来回顾一下拆解的流程:

最开始我们讲了自测题,这里的自测题也属于A1,联系自己的经验;接着我们阅读了TIPS原则,并进行了I便签的讲解;然后通过A1的提问让大家联系自己的过去经验;最后通过A2的引导帮助大家规划如何应用TIPS原则选书。

小结

刚刚我们以《读懂一本书》为例,讲了拆书法如何应用。

有了拆书法,我们就可以用碎片的时间来阅读了,这能够大大缓解我们没有大段时间进行阅读的问题。因为拿出一个你中意的片段,就可以开始应用RIA便签阅读法开始拆书了,自己阅读自己应用,快的话一个拆页十分钟就能搞定。

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拆书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你要读的是致用类图书,这是拆书法的适用边界;

第二步,快速阅读全书,寻找对自己重要或有用的拆页;

第三步,用I便签重述相关信息,可以是总结自己得到的启发和有价值的提醒;

第四步,联系自己过去的经验,完成A1便签;

第五步,规划今后如何应用,完成A2便签,尽可能想清楚自己的目标,达到目标的行动;

第六步,把所有的A2便签拿出来,贴在显眼的位置,用A2便签提醒自己落实行动。

拆书法其实不仅适合于拆书,很多学习都能用上。比如说我听课也会用拆书学习法,最近学习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就有用到这个方法。

其中有一节课让我有幸认识了一位美国的教育家马文科林斯,然后我就有了这样的A2:

我的A2:把马文·科林斯列为自己的人生榜样,并购买她的书《马文·科林斯的教育之道》,学习她积极与学生相处的方法,提炼出自己的教学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1天主题拆书营
这样读书才有用——RIA便签阅读法
拆书训练营
写作、拆书、复盘 如何用好三大学习工具,打造你的一技之长
便签学习法:培养全新的思维模式
怎样读书才能学以致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