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行拳气贴背的惊人作用

作者马权友

练习太极拳,若能够做到"气贴背”,就能做到"力由脊发”的整劲,对实用防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练到"气贴背”,对排出湿毒、增强心肺功能,防治肺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含胸拔背气贴背

1、如何做到气贴背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牵动往来气贴背。”这说明"气贴背”在太极行拳中很重要。如何做到"气贴背”?一是在拳架外形上要体现含胸,从而拨背。含胸要做到两肩前裹,两臂前棚,有如杯中抱一个大球,要防止大球跑掉,就要用意前抱,这样动作就棚圆了。含胸的衡量标准表现为:在身前,胸要含在两大臂内,或说大臂在胸前,胸不外露;在身后,表现为拔背,感觉脊背向两边对拉对拔,背部发紧,使气贴背。二是通过呼吸配合动作,让前丹田的小腹存的内气走任脉上升,搬运到身体的后面,走督脉,气冲命门,气贯督脉,气遍脊背,形成"气贴背”。“气贴背"的感觉像有张纸贴在背部一样。

2、气贴背的效果

当做到“气贴背”时,后腰则有挺实的感觉,这就是“后撑命门”,也就形成了"身弓”,有了脊柱如龙的"身弓”,全身的整劲就来了。有了整劲,脚下一蹬,气劲上顶,节节贯穿,催脊背的内气前撑贯冲手臂,使内劲达到着力点。这便是《太极拳论》所说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所以,练太极拳保持并能运用"气贴背”,会使行拳饱满圆活,功力大增惊人,正如杨澄甫所言:“能拔背则力由脊发,力大无穷矣。”

二、肺病排毒气贴背

1、习练太极拳防治肺病

太极拳是一项适合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的极佳运动,对治疗肺结核病有积极辅助作用。打太极拳时,动作松柔舒缓,呼吸均匀,对改善呼吸功能大有裨益。呼吸功能的提高,有利于心肺的功能增强,这样自然就可以减少肺病的发作,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情。练太极拳能使肺气充足,从而还能达到美容的作用。因为肺主皮毛,气血的充足使人白里透红,气色极佳。这种自然美容气色的效果,是涂抹化妆品美容所不能达到的。

2、"气贴背”冲击肺俞穴排湿毒

人体后背的俞穴直连脏腑,适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症。脏腑有问题,后背就有反应,如压痛或有硬结等。肺俞穴是足太阳经上的俞穴,俞同输,因其内应肺脏,是肺气转输、输注和外输湿毒之处,是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穴位。我们经常看到有人按摩或拨灌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就是为排毒去火去湿,其中刺激肺俞穴是为排除肺部湿毒。而我们练太极拳,让内气贴背,气冲肺俞穴,是从内攻湿毒,相当于从内按摩肺俞穴,表现为汗流浃背而不累,从而达到强肺功能,起到排湿毒的作用。

总之,想让自己练的太极拳产功力,从而实用防身,就练到"气贴背";想排出身上的湿毒,就通过练太极拳"气贴背”。如果是防治肺病更要练太极拳,达"气贴背”,让后背出汗排出湿毒。(文/马权友)

别人尊重你,是因为别人优秀,而不一定是因为你有多棒,每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和称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
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
●肺病特效穴【咳喘穴】
【疗·太极】要肺不“废”,打太极就是个绝佳机会!
缩本《郑子太极拳十三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