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言文字规范常识(十四)二简字

二简字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1977年12月20日提出来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简化汉字。

“二简字”在书写上更加简单易行,但是后人认为它在构造上失去汉字造型美观的特点。自《人民日报》开始试用“二简字”后,社会上使用“二简字”出现了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字在国际语言中的形象,国内的很多专家和学者纷纷质疑此次简化。最后在1986年废除了“二简字”,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二简字”不属于规范用字。

由于曾经在社会上“二简字”被使用了一段时间,而且简单易写,废止后的“二简字”有时会出现在非公开的需要快速书写的文本如笔记、病历等,在公共场所也影响着现在的社会生活,市场、商场甚至路牌等重要场所都有出现二简字。比如:市场中“鸡蛋”经常被写作“鸡旦”,公共场所“停车”被写作“仃车”。很多媒体在推广汉语的节目中都以此为例。

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姓氏,只有萧姓而无肖姓。而二简字将“萧”简化成“肖”(在此前民间对于“萧”就有这样的简化写法),虽然二简字很快被叫停,但是这次更改在社会影响很大。此后在大陆的许多文献中两字几乎不分,比如:中国名将萧劲光在二简字后被写为肖劲光,现在的很多文章乃至很多人都分不清,甚至于一篇文章中同时出现萧劲光与肖劲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二简字”
歺和餐两字意不同、音也不同,歺的读音你知道吗
70年代汉字“二次简化”,不少人姓氏由此改变,看看有你的吗?
我国曾推行比简体字更简单的“二简字”,为何在九年后宣告失败?
“二简字”为何被废除?专家:和日本字相似太高,失去了汉字精髓
70年代汉字“二次简化”,许多姓氏从此发生改变,看看有你的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